獨木舟
海上划船只需一隻槳,陸上行舟卻是工程浩大,

海洋學/獨木舟不是一艘船,它是一所學校

文/攝影 陳藹文

由海洋公民基金會主辦、馬公高中協辦的獨木舟體驗,四月中旬在澎湖白沙鄉中屯舉行,講師呂逸林和領隊老師何建興抵達室內課場地永安社區活動中心時,裡裡外外都沒找到要用的船,怎麼回事?船沒有備妥嗎?

正準備電話詢問,一輛吊車穿越社區小巷緩緩開進來,先轉了個彎,再倒車至海岸邊,車上裝的正是上課需要的十四艘獨木舟,色彩繽紛,體型瘦長,疊在一起看起來很壯觀。

沒多久,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郭致伶和馬公高中三位來當助教的學生到了,一一把船卸下放在堤防邊,然後,吊車開走。其中一艘抬進室內,槳、救生衣、防水裙、排水器材、浮力袋…等,也在旁邊備用。

大貨車
要靠大貨車才能載運的獨木舟
獨木舟
海上划船只需一隻槳,陸上行舟卻是工程浩大

陸上行舟很困難

載運獨木舟的吊車好大,從未想過移動獨木舟需要動用這麼大的車,船是屬於馬公高中的,原以為會儲放在海邊方便使用,看到吊車的瞬間才懂,顯然馬高是把船放在學校裡,要用的時候再運送到目的地。此刻,感受到在陸地上移動船隻的困難。

從馬公市區運送到白沙鄉,即使是一艘單人操作的獨木舟,也得有夠大的車裝載,何況這天要用六艘雙人艇,和八艘單人舟,每艘船三十公斤跑不掉。每次上課或辦活動都得請大貨車來搬嗎?一趟車少說要三千元吧,看來,獨木舟活動比想像中麻煩許多。

室內課程進行時,講師示範每一樣裝備該怎麼使用,分配單、雙人舟後,就到戶外讓大家著裝,由助教幫忙檢查,指導每個學員坐進船艙和調整腳踏板的方法。接著,高中生助教們還幫忙把船扛下海。

獨木舟真的很重
獨木舟真的很重!

船好重,女生想單手提起不管是船頭還是船尾的繩把都非常吃力,兩個人抬著船走時,中間最好再有一個人協力支撐,這是使用前;等最後船划回來要上岸,船艙裡剩著些沒排完的水,疲累的身體用最後的力氣把船往上拖,更覺得沈甸甸。

接近黃昏,船還在返航的海面上時,已經可以看到之前那台吊車又開回來了,司機站在車上主導把獨木舟一艘艘搬上車疊好,助教整理各項裝備收納放上車,緩緩離去。

但,還沒完!

助教指導學員
高中生助教一一指導學員
領隊老師示範坐入船艙
領隊老師示範坐入船艙

航行之外

獨木舟體驗的重點,自然是航行在海面的部分,那時,每個人拿著槳順勢就划起來,慢慢看教練、看助教、看其他學員的做法便能前進後退轉彎,控制好方向,愉快抵達目的島嶼的沙灘上,坐下來休息、享用麵包點心,再一起回來。這些,是活動過程不難想像的部分。

學員們沒看到的是,助教們騎摩托車在貨車後面跟上,回到馬公高中學校裡幫忙再度卸船搬運,把船洗乾淨、清理裝備,基金會工作人員致伶說她也去一起忙到晚上八點多才收工。

前前後後的準備和收拾的工作,活動參加者知道的極少;一次體驗活動能成,獨木舟要走的「實際的路」有多少?參加者很難想像。

馬公高中何以能提供船隻?出動三位助教來協辦活動、背後經過怎樣的校園訓練課程?獨木舟運動在澎湖走過「歷史的路」又有多少?才發展至今天讓一群毫無經驗的人有啟蒙的機會。

澎湖其他學校也有獨木舟社團嗎?非營利組織所做的「獨木舟學校」與一般戶外運動業者做的有何不同?澎湖還有誰在用獨木舟認識海洋、認識島嶼?原來當天還有家扶中心的工作人員也來體驗,他們與海洋公民基金會合作,準備帶大專生四月底划到大倉島,五月要划到員貝嶼露營與淨灘…。

抵達目的島嶼
抵達目的島嶼

想要擁有一艘獨木舟有多難?

看著載運獨木舟的車後方,像開了一朵色彩繽紛的花,好奇心自此展開,忍不住問起,想要擁有一艘自己的獨木舟會有多難?

才知道原來不一定要花錢買,當天來協助領隊的五德國小何建興老師正在推造舟課程,準備手工打造獨木舟。而基金會也已邀請台北的造舟老師大沐來澎,有機會就要推廣做自己的船!

在澎湖習慣把獨木舟視為海上休閒運動,是遊客來體驗的項目之一,但其實,海洋獨木舟是適合從一個島到另一個島交通使用的,獨木舟是一艘船,能划動它的人,就能以它為交通工具。

相對於人類規劃硬梆梆的道路,海水柔軟許多,只要不害怕在海水裡游泳,遇到狀況掉進去也不像摔在馬路上那麼疼。而澎湖有非常多島,有非常多海水,島際移動本來就仰賴船,只是是交通船、漁船、快艇、輪船,甚至帆船,這些造價都很高,一般人很難擁有。

澎湖人會開玩笑說有車沒什麼了不起,真正的澎湖男人就是要有一艘船才行;辦活動需要包船時,都是數萬元起跳的,人數不足的話各人分擔的交通費很驚人,如果誰家有船可支援,便讓人感動不已。總之,對一艘船的擁有,非只虛榮,更多時候是實用。

IMG_20170415_143349

最小也最大的學校

當然,事情沒有陸地上騎腳踏車那麼簡單,不是有錢買船就好,還要有地方放,有力氣搬動,有車子載運,或有在海邊的房子方便讓船下水,這還不是困難的部分,「獨木舟的重點並不是船,而是海」講師呂逸林說,海洋獨木舟用來在海上移動,出航,是必須認識海的!

海流、海相、天氣、潮汐、各地海域的不同,遇到狀況時的應變能力,長途划船時對自己身體的掌握度,要到另一小島露營的話設備物資如何規劃儲存…。獨木舟不是一艘船而已,它是一所學校。

難怪海洋公民基金會把「獨木舟學校」列為一個大的工作項目,原來不是為學「獨木舟」而已,希望推動的其實是「海洋學」。

一個準備從獨木舟視角看世界的人,要認識海洋,認識島嶼,明白生態環境,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角色。

一艘小船,不只是能把人帶去探索其他小島的交通工具,可以說是在最小的空間上,就讀一所全世界最大的學校。

再搬上車回去清洗
活動結束要再搬上車回去清洗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