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農夜行俠 百萬年薪勤勞入袋 好生意可惜缺人進場

端午節前夕,宜蘭員山氣溫23度,已經連續飄了好幾天的毛毛細雨,「竹筍最喜歡現在這種天氣,稍微潮濕、不要太熱。」員山麻竹筍農已陸續出動,套上雨鞋、在泥濘的筍園中穿梭,不時用銳利的目光探測冒筍的跡象,「其中一個跡象就是『露珠』,清晨的露珠會聚集在筍尖,只要觀察土丘上哪裡有露水聚集,就可能有竹筍;另外也可以觀察,如果土丘出現龜裂裂痕,也可能是要發筍了。」筍農李文發邊說邊折下一枝帶有幾片竹葉的枝條,插在土丘上,「這是記號,今晚循著這些記號,就能迅速找到竹筍。」

果不其然,在月黑風高的夜半凌晨,李文發才剛跳下發財車、點亮頭燈,就長驅而入竹筍園,迅速移動腳步,一面左右掃視下午留下的記號,一鎖定目標便在土丘前稍作停留,一刀下去,「刷」一聲,一根白胖的麻竹筍得手,又立馬轉身搜尋下一根麻竹筍。整個夜裡,竹筍園中只聽得到輕微的腳步聲、簌簌的竹葉摩擦聲、以及一連好幾聲的「刷、刷、刷」。

由於竹筍一旦出青就苦了,因此竹筍一採收下來就必須搶時間、直送批發市場,為配合開市時間,麻筍農們各個都是「夜行俠」,必須在深夜出動「打竹筍」,「竹筍大出的時候,大概半夜十二點就要上工,一路採收到凌晨兩、三點。」李文發表示,「最高記錄是一天採了1,600斤的筍子。」往往必須全家總動員採筍才來得及。

YouTube video

今年筍子好價,可惜來不及端午節大出,筍葉也是寶

今年適逢「閏六月」,李文發表示,閏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對筍農都好,大出時剛好是竹筍價格最好的端午節,「端午節前,竹筍批價大約落在一斤55元(註),端午節時,筍子一斤可能來到65元,但端午節後,筍價就會慢慢下滑到一斤27元左右。」今年碰上「閏六月」,預估竹筍要等到農曆五月中旬才會大出,但屆時已過了價好時期。

雖然今年宜蘭竹筍大出時趕不上端午節的好價時期,「但今年竹葉的價格破天價!」李文發指出,往年一斤竹葉大約80~90元,「剛剛接到消息,今年竹葉批價一斤飆破280元。」足足漲了三倍之餘,推估可能因為「閏六月」,竹葉產量偏低,但端午包粽又有需求,才會拉抬竹葉價格。

在李文發眼裡,「竹葉」也是個寶(攝影_賴郁薇)
在李文發眼裡,「竹葉」也是個寶(攝影_賴郁薇)

對此,農糧署主秘翁震炘也解釋,今年竹葉價格確實飆高,而原因大概不脫「閏六月」及「去年梅姬颱風影響」。翁表示,包粽葉一定要是新吐葉,大概都要等到清明節過後才會開始長,「但去年颱風一掃,竹子都被搖倒,導致竹葉數量不多。」

「竹筍價格這幾年都蠻穩定的。」李文發表示,基本上價格最好的時候都維持在每斤65元左右,甚至幾年前還有出現每斤批價75元的好價格;也因此,筍園防竊工作不可少,為掩人耳目,李文發往往會在即將發筍的土丘上鋪個棉被,不僅能夠保濕、避免竹筍因直接冒出頭而直接出青變苦,「也可以多少遮一下,不然引來別人偷挖筍就糟了。」會如此小心不是沒有道理,畢竟過去就曾發生過「整園竹筍被偷挖光」的慘案。

筍農趁下午先確認竹筍位置、做好記號,以利半夜採收,並先把快出尖的筍子用棉被蓋起來,掩人耳目(攝影_賴郁薇)

筍農趁下午先確認竹筍位置、做好記號,以利半夜採收(攝影_賴郁薇)

蓋棉被防竹筍賊(攝影_賴郁薇)
蓋棉被防竹筍賊(攝影_賴郁薇)

竹筍價格穩定,年收入破百萬,面積卻逐漸下滑

但既然竹筍價格穩定,李文發也表示,自己單靠竹筍園,年收入就能突破兩、三百萬,為何竹筍種植面積仍在萎縮?翻看農委會竹筍統計年報,雖然近十年竹筍種植面積維持在2萬7千多公頃,麻竹筍大宗產區雲林、嘉義一帶種植面積也各維持在3、4千公頃;但宜蘭竹筍栽種面積卻一路從民國95年的311.36公頃下滑至民國104年的248.23公頃,李文發指出,這全因一個「累」字。

「其實麻竹筍還算好照顧,但累就累在『採收』。」翁震炘解釋,由於綠竹筍大多走高價餐廳通路,營業時間大約都在中午,因此還能在白天採收;但麻竹筍大多走批發市場通路,一定要在半夜採收才趕得上開市時間。不少人聽聞「半夜採收」便就此止步,遲遲不願意投入種植竹筍,這十年來,全台竹筍種植面積已減少六百公頃左右。

「說到底,還是『工』的問題,年輕人不做,麻竹筍產業就會萎縮,否則這幾年竹筍價格多好。」翁震炘大嘆;對此,李文發也同意,認為這確實是導致不少員山麻竹筍園越來越做不下去的原因,「沒有人要種麻竹筍,老筍農只能把筍園賣給有餘力經營的人。」於是李文發今年又多了八分地,竹筍園總面積達四甲,「因為週邊的人知道我們家有能力、有人手可以處理這些筍子。」

採筍三部曲:利眼找筍、迅速砍筍、整理挑筍

半夜找竹筍(攝影_賴郁薇)

半夜採收竹筍的筍農(攝影_賴郁薇)
半夜採收竹筍的筍農(攝影_賴郁薇)
整理採收下來的竹筍(攝影_賴郁薇)
整理採收下來的竹筍(攝影_賴郁薇)

筍農李文發:從小在筍園長大,做到有感情

別人做不下去,為何李文發做得下去?「畢竟從小就在筍園長大,對這些竹筍有感情了,也越做越有心得。」他表示,自己家裡早從阿公那代就在種麻竹筍,因為從小就跟竹筍相處在一起,慢慢看得懂竹筍傳遞出來訊息,「像是葉子偏黃,就代表營養不良,要施點肥,施台肥43號可以『顧大支』,施氮素較高的台肥1號則能讓竹葉展得漂亮;如果葉片偏乾,就灌點水。」倒也不會難照顧。

在李文發眼中,筍園的一切都是寶,竹筍、竹葉能賣錢,長得不夠漂亮的筍子也能加工成酸筍、筍乾,而竹子雖然不會拿去賣錢,但還是能拿回家,丟到大灶裡當柴火用,「因為都是寶,所以我差不多每天都會來竹筍園巡巡看看。」李文發笑道,就連過年也不例外,「泡到我的小孩都說要跟竹筍園吃醋了!」

麻竹筍農李文發(攝影_賴郁薇)

麻竹筍(攝影_賴郁薇)

(註)雖然蔬菜產銷資訊整合查詢平台上的交易價格與李文發轉述的批價有些落差;但確實,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每公斤麻竹筍交易價略低,約落在40元左右,直到五月下旬,麻竹筍交易價才爬升至每公斤45元。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