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下游記者蔡佳珊、孔德廉、賴郁薇。製圖/編輯部
端午過後第一波梅雨襲來,暴雨卻造成全台多處淹水,連帶也造成農業災情,據農委會統計至今日下午為止,災損預估達5,752萬元,其中以雲林縣受災情形最為嚴重,作物部分則是西瓜受損比例最高、一期水稻更有1340公頃遭暴雨淹沒。
截至6月4日下午17時,農業災損累計5,752萬元,雲林佔42%
據農委會統計,截至今天(6月4日)下午17時為止,全台農業災損從昨日的2150萬元上升至5,752萬元,其中農產品損失為3,912萬元,雲林縣損失2,421萬元(占42%)、新北市損失1,333萬元(占23%)、南投縣損失958萬元(占17%)、嘉義縣損失423萬元 (占7%)較為嚴重。
另外新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雲林縣農田因流失及埋沒9.36公頃,也預估有近八百多萬元的損失,該部分金額可能還會在淹水消退後向上攀升。
受損作物:水稻、西瓜、落花生都很慘
在農作物被害面積部分,統計是2,734公頃,損害程度11%,換算無收穫面積295公頃;受損作物主要為一期水稻,被害面積1,340公頃,損失金額1,181萬元,次為西瓜、食用玉米、落花生及其他葉菜等;其餘畜產損失預估為802萬元,以有色肉雞及鵝產業為大宗,漁業損失部分則是鱒魚及鱘魚為主,金額約176萬元。
水彈炸入雲林重災區,稻米蔬菜花生都淹沒汪洋
連續兩天的滂沱大雨,如同水彈一樣炸在雲林重災區,即將或正值收成的農作包括稻米、蔬菜、西瓜、花生,通通淹沒在汪洋中。
雲林虎尾種有機蔬菜的青農盧傳期就受災慘重,他的農田就位於大排旁邊,洪水倒灌入田,水位淹到大腿根,只能不斷抽水。「三分地農作加上溫室內器材設備,可能損失三十幾萬。沒料到水這麼大,機器都來不及收全部泡水,要等乾了才能發動看看有沒有壞掉,」他無奈說道。
盧傳期目前只能搶收白蘿蔔,否則會爛在田裡。「昨天連水稻也看不見葉子,玉米都倒了,瓜果類像小黃瓜、大黃瓜也很怕水,如果接下來出大太陽,根系就會馬上死掉。」
雲林虎尾種番茄與小黃瓜的女農蔡琇佳冒雨出門送瓜,猶如水中開戰車,聽音樂壯膽前衝(影片提供/蔡琇佳)
連土都沖走,西瓜復耕無土可種
濁水溪上還沒採收完的西瓜也難倖免。雲林二崙西瓜農廖本源表示,「很久沒有在端午節期間做大水了,瞬間雨量比颱風雨還大!」因濁水溪暴漲,大雨沖走還留在田裡的西瓜,幸好大顆的差不多都收了,剩下比較小的,損失約莫2成。大水還連帶把肥沃的河床土壤也沖走,瓜農原本接下來即將要種美濃瓜和西瓜,卻面臨無土可種的窘境,預計種植數量大概會減少3-5成。
在崙背種溫室洋香瓜的農民李應期也表示,洋香瓜還好已經收成,但剛種下的美濃瓜小苗,泡水後情況不樂觀,可能得重種。
花生最討厭雨,命運未卜
雲林另一特產花生,預計再過10-20天就能收成。二崙農民楊協翰一早就去買了一部抽水機,前往花生田抽水。太太鄧素珠憂心地說,「以前都沒用過抽水機,這雨來的真不是時候,花生最討厭雨了。」
北港花生農蔡仲智倒是樂觀地說,「今天至少有看到花生葉子了,昨天整個都沒看到。」他認為如果今天水能退掉就還好,但是雨後比較會有細菌感染,「我做無毒的又不能噴藥,可能會爛掉一些。」
影片提供/蔡仲智
專家:災後噴藥要小心時機
農改場專家表示,災後首先就是要趕快把水排掉,再把腐爛的枝條和葉片趕快清出田間,以免病菌滋生。還可以搶收的趕快搶收,可降低損失。立瓜栽培的瓜果類,也是把受損枝條修掉,固定好枝條,會比較快恢復生長勢。
雲林農民林佳新表示,蔬菜產區大多都還泡在水裡,但為防雨後病害蔓延,部分農民今天已經趕緊到田裡噴殺菌和開根的藥,同時也以清水洗葉面,因為沾到泥沙,不洗乾淨會爛掉。接下來災損是否會繼續擴大,還是要看天,若馬上出大太陽,稻米會發芽,蔬菜會老化。
不過專家提醒,由於植株已受損,噴藥必須更小心,如果沒有拿捏好,反而會傷到植株,最好等植株生長勢恢復再噴藥。葉菜類如果受損嚴重,等到氣候穩定,災害過去後再整個翻耕。
荔枝農友:唉,今年本來就結果少,如今又更少
大雨也對正值採收的果樹造成衝擊。高屏地區玉荷包正在大出,中部和嘉義地區荔枝也預計在六月中、下旬出產。面臨暴雨突襲,高雄大樹果樹產銷班班長黃慶順大嘆,「今年就沒什麼結果了,再來一個雨,收成直接再少一成。」他無奈表示,照顧了整年的荔枝一下就沒了,現在訂單都不敢接,怕到時候沒荔枝就麻煩了。
高雄大樹區農會總幹事張清榮也指出,若今天雨就停的話,影響有限,但若再連續兩三天就不妙了,「荔枝不能遇到連續下雨,否則就要擔憂影響品質。」
農委會:六縣市列災區,可向農委會報災損
為協助一線農友重建,農委會於今 (4) 日公告新北市、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及嘉義縣等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受災農民可自公告救助日翌日起 10 日內(6月5日至14日 ) 向受災地鄉(鎮、市、區)公所提出申請。
此次受損較嚴重農作物,如水稻的現金救助金額為每公頃1萬8千元;西瓜為每公頃6萬元;落花生為每公頃2萬4千元;食用玉米為每公頃3萬6千元;蔬菜依不同品項分為每公頃5萬元、3萬6千元及2萬4千元等不同救助額度。
至於低利貸款部分,農委會表示,低利貸款年息為1.04%,稻米及落花生貸款額度為每公頃15萬;食用玉米及蔬菜類貸款額度為每公頃37萬5千元。
農委會表示,農民除可申請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外,尚可申請國產有機質肥料補助每公頃1萬2千元;另有關稻作受災部分,該會農糧署亦將視實際狀況啟動災害穀收購作業。
農糧署:今日蔬菜每公斤交易上漲12.4元,明可望回穩
農糧署表示,今(4)日臺北果菜市場蔬菜交易量1,250公噸,較昨日1,544公噸減少320公噸,平均每公斤交易價格35.9元,較昨日23.5元上漲12.4元。主要係昨日豪雨侵襲彰化、南投及雲林等國內蔬菜主要產區,影響農民採收,加上山區道路封閉,夏季高冷蔬菜未能運出,致到貨量減少,價格上漲。
農糧署說明,明(5)日臺北果菜市場休市,後天開市,因降雨情形已趨緩,桃園、宜蘭、高雄、屏東及高冷蔬菜產區受雨災影響較小,農民恢復採收供應,且山區道路逐步開通,運輸恢復,該署評估到貨量將逐漸回穩,請消費者放心。
另外,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也強調,目前農民團體庫存根莖類等冷藏蔬菜超過15000公噸,現在也已採用滾動式倉貯完成夏季蔬菜的儲備,如甘藍與結球白菜有3000公噸備用,根莖類蔬菜如胡蘿蔔、洋蔥及馬鈴薯也有600公噸,將密切掌握市場供需及價格情形,適時調配穩定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