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栗農改場
紅棗是苗栗縣的特產,栽培面積約50公頃,多分布在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福基村等地,該地區土層淺,加上紅棗根系也淺,對環境的耐受力差,近年因極端氣候影響,往往造成裂果等嚴重問題,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紅棗農戶採取草生栽培,提高紅棗對氣候變化的忍受性。
苗改場調查,紅棗栽培區之土壤性質,經長期採草生栽培之農田,土壤有機質含量可達3.4%,相較於未實施草生栽培之農田高出1%以上。土壤有機質可緩合逆境衝擊,搭配良好灌溉管理,有助於水份控制,減少裂果發生率,且肥效更容易發揮,土壤養份平衡性佳,提升果實品質。

紅棗園適合草種:蠅翼草、馬蹄金
草生栽培可以選擇適當的草種,抑制其他雜草的生長,減少除草的人力成本。紅棗園以覆蓋力強之匍匐低矮草種最適合,例如蠅翼草、馬蹄金等。此外,苕子、虎爪豆、埃及三葉草等豆科綠肥適合於冬季果樹休眠期栽培,作為基肥使用,補充有機質並減少肥料用量。
另外,草生栽培可提供生物性天敵之棲地,強化生物多樣性,並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為友善農耕的重要一環,因此紅棗園實施草生栽培,真是好處多多。
若有進一步問題,可直接洽詢苗栗場作物環境課(037)222111轉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