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改場呼籲 紅棗根系淺 應草生栽培,土壤有機質可高出1%

文/苗栗農改場

紅棗是苗栗縣的特產,栽培面積約50公頃,多分布在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福基村等地,該地區土層淺,加上紅棗根系也淺,對環境的耐受力差,近年因極端氣候影響,往往造成裂果等嚴重問題,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紅棗農戶採取草生栽培,提高紅棗對氣候變化的忍受性。

苗改場調查,紅棗栽培區之土壤性質,經長期採草生栽培之農田,土壤有機質含量可達3.4%,相較於未實施草生栽培之農田高出1%以上。土壤有機質可緩合逆境衝擊,搭配良好灌溉管理,有助於水份控制,減少裂果發生率,且肥效更容易發揮,土壤養份平衡性佳,提升果實品質。

紅棗園草生栽培情形
紅棗園草生栽培情形

紅棗園適合草種:蠅翼草、馬蹄金

草生栽培可以選擇適當的草種,抑制其他雜草的生長,減少除草的人力成本。紅棗園以覆蓋力強之匍匐低矮草種最適合,例如蠅翼草、馬蹄金等。此外,苕子、虎爪豆、埃及三葉草等豆科綠肥適合於冬季果樹休眠期栽培,作為基肥使用,補充有機質並減少肥料用量。

另外,草生栽培可提供生物性天敵之棲地,強化生物多樣性,並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為友善農耕的重要一環,因此紅棗園實施草生栽培,真是好處多多。

若有進一步問題,可直接洽詢苗栗場作物環境課(037)222111轉358。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