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的糧食計畫如何納入綠色飲食觀念?資深登山嚮導林乙華在親自下田務農之後,更體會到在登山活動中落實永續環保、在地食材的重要性,而山上的飲食方式,正充分反映了一個登山者的身心面對自然山林的尊重態度。從糧食計畫中每個小細節的關注與追求,登山者得以更貼近山,也更貼近自我。
有著一身小麥膚色和專注大眼睛的林乙華,是台灣首登南美最高峰的女性,登山嚮導資歷14年。近年來她除了持續帶隊爬山,也在學校教授「高山學」課程,帶孩子體驗高山之美,並且在台東開始以自然農法務農,忙碌穿梭於山林與田野之間。
總是能在山上變出營養美味餐點,卻又處處在乎節能、省水、減垃圾的林乙華,是如何在高山上有限的資源當中,周密設計出兼顧熱量、口味與環保理念的糧食計畫呢?她慨然分享多年來累積的經驗心得,其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所有帶上山的,都要帶下山!」
糧食就是登山效率!水源是關鍵
「你的糧食,就是你的登山效率。」因為所有維生的糧食都必須要自行背負上山,必須精準拿捏重量與熱量的平衡。林乙華先歸納出登山糧食計畫的幾個考量重點:活動天數、料理時間、水源、攜帶鍋具、營養口味、和垃圾廚餘。
首先,登山的天數先決定了食材和燃料的份量,路線的難度高低也關乎體力與熱量的消耗。一般而言,每人每日的總食物量,大約0.8-1公斤。選擇容易煮熟的食材,可以減少燃料的重量(瓦斯或去漬油)以及料理的時間。預計每餐烹飪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最好半小時內就可以完成。
再者,山上水源是否充足,也是一大關鍵。林乙華指出,水源不足時,可多煮湯麵,同時吃到水份和主食,因為所有有限的水都要以飲用為先,不能浪費在清潔鍋具上頭。如果水源充足,才能比較寬裕地煮飯、配菜和湯,她建議先煮完所有菜後,不需洗鍋,最後一道煮熱湯,這樣才能用最少的水洗淨鍋具。「至於湯好不好喝,就取決於你的菜單功力囉!」
說到高山上的水源,林乙華慎重其事地說,因為山上水源非常少,「水就是資源,跟燃料一樣,水沒有倒掉這件事,絕不能浪費任何的水。而且山區的水都是源頭,如果作任何污染,就是直接污染水源。」所以通常不用清潔劑洗鍋,而是以熱水洗鍋,洗鍋水當湯喝掉最好,否則也必須在遠離水源的地方挖個洞倒掉。
登山綠色飲食考量:新鮮在地、巧妙延長保存
而在營養與口味的考量上,常見兩種迷思。一是認為登山總是吃得克難,泡麵和罐頭就方便打發一餐。二則是完全相反,許多登山團體把提供豐盛的幾菜幾湯作為服務內容,卻容易製造過剩廚餘,影響高山環境生態。
林乙華的作法則完全打破迷思:首先,她認為登山也能吃得新鮮、安心又健康,不一定要依賴速成食品。再者,避免垃圾和廚餘的產生,必須是思考糧食設計時的首要考量。
「買新鮮在地的食材,少買進口貨,也許重量會增加一點,但同時思考讓食物減少碳里程,跟登山活動是更好的結合。」新鮮的東西也具備更多元的營養,有益於登山時的健康維持。重點是,登山者必須懂得妥善調配食材使用順序,要知道每種食物的保存期限,前面幾天先煮新鮮食物,譬如嫩葉蔬菜、鮮肉,耐放的食物可放在後面。
林乙華傳授延長食物保存的小秘訣:
1.蔬菜洗過後要先風乾水份。綠色蔬菜如青江菜、高麗菜、花椰菜、四季豆,常溫耐放的根莖類如洋蔥、紅蘿蔔、馬鈴薯,菇類如杏鮑菇,都是理想生鮮蔬菜。
2. 肉類可在山下先做一些加工,譬如把肉燙熟後用鹽醃過,在攝氏10度以下的高山,放到第二天、第三天都沒問題。
3.善用真空包,譬如滷豆干、燻肉、起司等,易存放又即食。
4.好用乾貨如香菇、金針、蝦米、小魚乾,重量輕且滋味濃郁。
糧食太豐盛反遺留廚餘垃圾,嚴重破壞生態
上到高山地區,所有帶上去的東西,都要背下來,包括果皮,和使用過的衛生紙。」這是林乙華一再強調的基本原則。
一般民眾可能會認為,果皮紙屑在自然裡會腐爛、還可作為肥料,但其實大謬不然。林乙華解說,「在高海拔低溫環境,東西要腐化需要很久,而許多登山路線使用頻率非常高,來不及腐化的果皮菜葉,會引來很小的蒼蠅和飛蟲,以前在兩千公尺沒有的,現在接近三千公尺都看得到。」
登山團體遺留的廚餘也是大問題,除了環境污染,更造成動物行為的改變。現在高山山屋附近常有老鼠、黃鼠狼,甚至黑熊出沒,就是被廚餘吸引而來。「山上的金翼白眉也都越來越不怕人,見人來就飛到旁邊,因為有登山客會餵食。」林乙華憂心地說。
露營不該是把都市舒適圈搬到山上
常到國外登山,林乙華發現,西方人的登山糧食通常都很簡單,可能麵包夾火腿、起司,配上一杯熱茶,就是一餐。台灣人則習慣煎煮炒炸,所以攜帶的糧食和燃料都是別人的好幾天份,也需要更多料理時間。
不同文化的飲食習慣自是大相逕庭,無可厚非。但談到目前最夯的露營活動,林乙華卻有話要說。
「現在很多人露營,舒適程度已和在城市裡一樣,只是把家裡的東西移到草地上,所有習慣並沒有改變,依然耗能、浪費。」
林乙華認為,來到野外,最重要的是用全副身心去感受整個自然環境。「現在所謂野餐,重點還是在餐,不是野。野外露營,應該是要欣賞黑暗的星空,聆聽蟲鳴鳥叫的聲音,呼吸自然的空氣,可是你卻放了音響,帶了很亮的營燈,吃很豪華的食物。依然還是活在自己的舒適圈。」
登山的啟示之一,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在你的肩膀上。減少對物質的倚賴,才能深切感受自然。
「在有限物質下,如何滿足體能需求?所有一切都要變得很精簡。而且爬山的時候是更需要食物的,可是你能取得的食物卻局限於自己的體能。」林乙華指出,因為現代人平常生活太便利了,在登山的機會中才得以重新看待學習,原來自己只需要多少就夠了。
放下物質與便利,向獵人老師學自然
穿梭山林十多年的林乙華,認為人的身體原本就存有生活於山野的記憶。於是她帶著生長於都市的學生,向原住民老師學習「獵人生活課程」,擺脫便利,重新看待人與自然的關聯。
從零開始,學習採集、砍柴、生火、煮飯,學生們的心得果然非常深刻:「獵人老師們到哪都可以睡,整個大自然都是他們的家,而且只要帶著兩個大臉盆就可以煮飯炒菜,超酷的。」「甘甜的山棕,苦炸的狼牙棒(黃藤),好喝的水藤,還有會流血的血藤……」「沒有我想像中的這麼恐怖,雖然還是沒辦法真的脫離舒適圈,像是不能洗澡……之類的……」「早早起來賞溪發呆,覺得這種感覺很舒服、很放鬆……」
學生們也練習在山林之中整理出一小塊空地,作為棲身一晚的營地。林乙華說,在城市便利生活中,人們必須透過運動和休閒來增強體力,但在野外環境,則必須透過勞動才能獲得生活便利的空間。透過體力付出才能獲得舒適安全,讓人們得以重新學習看待物質與勞動的關連性與意義。
林乙華坦言,其實現代人登山,已不可能完全拋卻山下的物質與科技,而先進的登山裝備,反而能讓人更往荒山野外中去。但自始至終,懷抱著對自然尊重虔敬的心情,則是親近山林時不可磨滅的中心思想。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 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其實倒油水很可怕,極有可能因爲看不到而輕忽它對地面下水源的污染。我們習慣的作法是盡量用報紙或餐巾紙或衛生紙吸,剩下的油搜集於保特瓶背下山。分享之,大家一起愛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