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人的地方就是機會│空姐、台大生化所碩士改行 當農業師傅

為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問題,農委會招募「農業專業技術團」訓練農業師傅,提供缺工農場人力需求,今年4月試辦反應良好,6月新增彰化、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宜蘭、花蓮、臺東等八技術團,訓練240名農業新秀,將於8月1日開始正式派工,協助改善農業缺工問題。

台大生化研究所畢業,劉誌富:「缺人的地方就是機會」

「農業技術團」瞄準高經濟產值農業,前景看好,薪水加獎勵金每月待遇上看5萬,吸引不少有志從農青年參與,6月報名人數高達581人,最後錄取240名,將實際進入農場工作,期能改善釋迦、高接梨、葡萄、文旦、蓮霧、芒果及棗子等果園缺工問題。

臺大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畢業四年的劉誌富,原本在藥廠研究工作,卻離職報考「農業師傅」,劉誌富認為,比起藥廠,農業的未來更值得期待,他表示,「務農平均年紀60幾歲,非常缺人,沒有人的地方可能就是機會,」他預計先在其他農場工作學習,未來也可能將所學投入農業改良,或直接創業。

放下醫藥從農,劉誌富並不覺得遺憾,唯一擔心的是怕回農村找不到女朋友,「怕結婚比較困難」。

準農業師傅進行高接梨套袋工作(圖片提供/農委會)
準農業師傅進行高接梨套袋工作(圖片提供/農委會)

空姐投入設施農業,嘉義太保打團體戰

設施農業發達的嘉義縣太保農會,也首次招募農業技術團,農事指導員劉文吉表示,太保小番茄口碑好,一分地淨利50萬起跳,目前已有150公頃的栽培量,為了避免過量傷價,除協調產季錯開,也正輔導農友投入設施網紋香瓜、美濃瓜等栽培,十分值得投入。

曾任空姐的李珊姍,也將從8月1日起成為「農業師傅」,由太保農會派駐到設施農園工作。李珊姍表示,原本就想務農卻苦無機會,藉由農業技術團派工學習,未來將投入有機蔬菜、香瓜、番茄等工作領域。

李表示,「自己非常清楚務農很辛苦,空姐看似亮麗薪水高,但做久了之後健康還在嗎?」她認為自己未婚、沒負擔,加上農業有很大斷層,需要人力與科技提振,如果能透過農會整合打團體戰,應有發展空間。

從空姐轉往務農的李珊姍(圖片提供/李珊姍)
從空姐轉往務農的李珊姍(圖片提供/李珊姍)

外界疑慮,農業技術團訓練時間短,農業新手對農場是否真有幫助?劉文吉坦承,訓練時間的確不長,但已有基本概念,「給新手一個機會,未來農業才有機會」,他認為,農業外勞管理不容易,能夠招募本地人從農,才是根本之計,歡迎有缺工需求的農場主前來洽詢。

農業技術團聯繫資訊:

彰化縣農會(04-7263366轉231)、嘉義縣太保市農會(05-3711101轉129)、臺南市仁德區農會(06-2793911轉903)、高雄市六龜區農會(07-6892111)、屏東縣農會(08-7223805轉325)、宜蘭縣財團法人蘭陽農業發展基金會(03-9251000轉3603)、花蓮縣富里鄉農會(03-8821991)、臺東縣太麻里地區農會(089-781733)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