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拍照就能改變世界!一萬多位公民科學家 調查動物路殺

下午兩點多,縣道131號往南投水里的路上出現一台自小客車,車主林德恩以時速三十不到的速率前進,弓起脖子直盯著前方馬路,一邊從後視鏡確認後方超車。突然!他像是發現什麼似的,下車停在一團被壓扁的黑色物體旁仔細觀察,「應該是拉都希氏赤蛙,」只見林德恩俐落地拿出比例尺和手機拍下照片,接著將物體移到旁邊的樹叢中,然後繼續往前行駛。

林德恩是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助理研究員,同時也是社群網站社團「路上爬爬走(路殺社)」的路殺偵探,出門一趟下來,總共發現九隻倒臥在道路上的死亡動物,還有六隻遊蕩犬貓,回到辦公室後,他將照片上傳到資料庫,系統則將資訊連動到社群網站的社團上,每個路死案例都令人不捨,但每個訊息都蘊藏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紀錄動物路殺的林德恩(攝影/羅健宏)
紀錄動物路殺的林德恩(攝影/羅健宏)

公民科學家大規模參與,調查全台路殺動物案例

經營六年,路殺社成員超過一萬三千人,社團內每天分享的動態,是一張張倒臥在柏油路上的動物屍體。這些路死動物,涵蓋哺乳類、爬蟲類、甲殼類,皆由網友們紀錄上傳。林德恩是社團的管理者,坐在辦公桌前,只見他不斷切換工作畫面和社群網站,回覆網友留言,他說因為網友們都很急著問問題,怕錯過回覆的時機。

DSC_0955

有網友貼上路殺照片後,林德恩協助回覆判斷情形(圖片來源/路殺社臉書)
林德恩會將調查情形說明,例如透過特徵辨識為Hylarana latouchii 拉都希氏赤蛙(圖片來源/路殺社臉書)

這些紀錄將會用在全台路死動物的統計上,「路殺2.0的目標,是了解全台灣一年道路上路殺動物有多少,」現正展開台灣前無首例的「系統化全台同步大調查」,由全台熱心公民,針對384個區塊進行縝密調查,範圍遍及全台灣,調查出最受威脅程度的動物,提供地方政府進行相關的保育。這也是路殺社第一個進階版的科學調查。

至今累積5萬件以上路殺案例,提供重大保育資訊

為何要調查路死動物?林德恩解釋,路死的原因涵蓋了車禍、疾病、中毒等因素。搜集這些資料並且加以分析,「就可以找到受威脅的物種熱點,為這些動物量身定做保育的方法,」改善動物非自然死亡的情況。截至目前為止,路殺社已經紀錄高達五萬件以上的路死案例。透過資料和標本,協助檢疫單位確認原本以為消失的狂犬病、促進加保扶等四種劇毒農藥的禁用,也包含提供研究單位大量的標本,補足研究的缺口。

例如 在路殺設網站上查詢「領角鴞」,即可看見全台各縣市回報的路殺數量、案例月份分布,點入目前案例數最多的南投來看,每個案例都有詳細紀錄,有助累積資訊找出保育方式。

翻攝自路殺社調查網站

拍照就能幫助世界改變

儘管在2011年之前,林德恩就曾帶過團體進行綠島的路殺調查,但談到成立社團的過程,他笑說「我跟很多人一樣都是意外進來的!」林德恩解釋,路殺社原本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讓調查台灣爬行類生態的13位志工們保持聯繫,「那時候臉書流行了,一開始是想讓他們問問題,」由於生態調查是從死蛇開始記錄,便在社團張貼死蛇的照片提醒志工。生態界的人看到後主動加入,就在平台上分享路死照片,「第三天、第四天就有兩百多人。」

林德恩回想,因為之前就曾在論壇上看到網友分享路死動物的照片,當時看到這麼多人上傳,腦袋的反應是「時間到了!」因此他開始號召這群公民科學家上傳路死動物的照片,也因為各式各樣的人參與,路殺社關心的範疇,以及業務規模也變得越來越茁壯。

他笑說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會面對大家的質疑,問「我只是拍著照這樣就有幫助喔?」或者是抗議他們上傳動物屍體的照片,現在大家已經能夠理解路殺社。

路殺社員:能實際改善問題,就是執行動力

蔡鵑如在東海生科系服務,因為調查高美濕地的陸蟹,開始跟路殺社合作。她認為相較傳統調查,路殺社幫助路死情況被看見,而且這些資料可以被系統性地利用。另一位路殺社員高婉瑄表示,紀錄路死動物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但知道自己拍的照片不只是被路殺社建檔,還能實際改善路死問題,幫助這些生物,「就有動力去執行這件事;」

而在特生中心服務的劉敏慧則說,因為參與路死動物的調查,讓關心蛇類的她,可以對蛇類的活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原來我家周邊在夏天和秋天會出現的蛇類會不一樣,覺得很好玩!」

今年擴及犬貓,找出管理流浪動物方式

為了管理這個社團,林德恩幾乎手機電腦不離手,他說「之所以如此投入,是因為得到非常多的感動,看到很多人為了一個議題,無私的心態奉獻,」也因為這群網友的投入,他才可以進一步調查全台的路殺動物,推出路殺2.0計畫。

林德恩興奮地表示,路殺2.0不光調查台灣的路死動物,這次首度跟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合作,嘗試紀錄路上的遊蕩犬貓。一直以來,該如何管理流浪動物有各種不同的聲音,但是缺乏科學證據,「到底影響有多大,可能比我們想像來得少;用科學數據去檢視,才能讓大家知道問題在哪裡,真正解決問題。」

林德恩補充,這個計畫的願景,是希望讓人可以實際了解,自己生活的周遭。藉由調查引導他們關心環境,「以前都講台灣黑熊發生什麼事情,頂多就只能用想像的,就算想幫它也不能做些什麼,只能淪為粉絲頁按讚。可以有機會實際參與,有動作,觀察環境的時候,參與者就能去思考很多事情。」

網友除了寄訊息,也會把路殺動物標本寄給林德恩(攝影/羅健宏)
網友除了寄訊息,也會把路殺動物標本寄給林德恩(攝影/羅健宏)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