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ed2011 年 09 月 20 日
留言2
原本只是關心環境、關心小農、也關心飲食問題的消費者。每次到竹蜻蜓綠市集就很開心。喜歡和小農聊天。
聊新埔原來有個地方叫枋寮,聊黃梅果醬竟然可以自己產生膠質,聊木棉花的纖維太短所以不能織成衣服,聊台灣百合要在三月前播種;嚐一口脆梅、試試有機茶的喉韻、聽聽台上分享。玩得好開心,因為發現這一樣樣的產品有著一段段的故事,用汗水和堅持換來的故事。
於是希望加入這個大家庭。但卻不事生產,苦惱苦惱。
左思右想,發現不是每位路人都看得到產品的價值,因為已經習慣用大賣場的shopping模式看待這裡。放眼望去覺得有失琳瑯滿目之期待,便匆匆走過。就這麼錯過了發現故事的機會。
於是希望能讓腳步放下,讓心留下,至少開啟一個了解的機會。
兩個希望摩擦生熱,”讓大家DIY!” 的發想就著麼蹦出來了! “推廣小農產品”的概念就這麼躍入腦袋了!
一連串經歷了蓋窯、米pizza比例實驗、控溫技巧磨練、綠市集申請,瑣碎的甚至像號碼牌要怎麼給、招牌要怎麼畫;其中曾經懷疑辛辛苦苦蓋的窯其實根本烤不出好pizza。希望用窯做為媒介,拉近人、食物和生產者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