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下班後,踩著夕陽餘暉,走到巷口烘焙坊,從熟悉的麵包師傅手上接過麵糰;隔天一早送入烤箱,全家人一起享用新鮮烘焙的全麥麵包。年輕的麵包師傅許垚綸,今年7月,在自家廚房實驗「社區烘焙坊」,進口小麥、磨麥、捕捉酵母菌,通通自己來,他希望推動更多社區型烘焙坊,幫助有興趣的人創業;同時讓社區居民,可以買麵糰回家,自己烤麵包。
自養酵母 酸種麵包吃出天然酵母味

現年36歲的許垚綸,愛麵包成癡。他發現,台灣一般市售麵包加了太多添加物,不適合拿來當主食。他為了做出「可以當三餐吃的健康麵包」, 2年前開始研究歐式麵包,發現用酸種發酵的全麥麵包,酸鹼值(pH值)在4.2左右,保存期限比一般麵包長,且利於消化,吃了不易脹氣。
許多麵包店常以天然酵母做廣告,但其實酵母本身就存在大自然中;只是為了講求效率、易於控制,業者會用單一菌株培養「商業酵母」,只要4小時就能做出麵包;但少了各種野生菌株的作用,麵包風味趨於單一,營養價值也大大下滑。
許垚綸為了做出天然健康的「歐式酸種麵包」,到住家附近的森林、溪邊,捕捉野生酵母菌;花兩個禮拜時間,慢慢養菌;酵母菌加入麵糰後,堅持24小時長時間發酵。但一開始,做出來的麵包太酸,「請朋友試吃,朋友委婉地說:『你這麵包是不是放太久啦?』」他有點無奈的笑說,空氣中含有醋酸菌、乳酸菌,捕捉野生酵母做出來的麵包,本身就會帶酸味,許多人無法接受這樣的口感。
(左)空氣中有許多酵母菌,每個地方的酵母菌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右)抓完酵母菌後,許垚綸每天還要用自磨全麥粉餵養酵母菌(右)
養菌是許垚綸每天重要的任務
許垚綸有次隨意加入冰箱裡的蔓越莓,發現味道竟意外契合,「蔓越莓雖然本身帶酸,但和酸種麵包中和後,帶出果乾既有甜味,味道更多元。」另一款麵包,他則加入荷蘭高達起司,起司不切丁、只鋪在表面,不讓起司味蓋過麵包本身的麥香,「我相信只要是天然食材,都有它獨特的味道,我希望讓大家吃到每種食材的原味。」
除了加入其他材料抑酸,許垚綸還獨創「復筋排酸法」:一般麵團怕破壞筋性、發不起來,通常只攪拌兩次,他比別人還多攪拌一次。他笑說,這也是誤打誤撞,有次為了重新救起攪拌不足的麵糰,只好狠下心多攪一次麵糰試試,結果做出來的麵包,不但酸度降低,麵包體甚至比攪拌兩次時蓬鬆了三倍,酸度降低與蓬鬆度增加,也大幅增加消費者的接受度。
(左)圖上方是加了高達起司的酸種麵包,右下則是蔓越莓口味,左下是未經「復筋排酸」的麵包,明顯看出蓬鬆度不同(右)圖上的麵包尚未經過復筋排酸,不但膨不起來,味道也較酸。圖下方為加了蔓越莓果乾的麵包經過排酸,明顯蓬鬆許多
吃好麵包 從磨麥開始
許垚綸做麵包,一路走來處處驚奇,他自己本身也充滿故事性。交通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班肄業的許垚綸,大學念的是化工系,卻沒投入熱門的材料工程或化工產業,反而當起麵包師傅。他說,早在求學時期,他就想自己創業,「我希望打造一個對員工友善的環境,讓每個人都能開心工作。」
一開始,他想和朋友合開一間早午餐店,供應自己做的麵包。但他後來花了2年時間,到穀物研究所、大型店家的中央廚房學做麵包,直到今年6月,他都還打算去外頭工作,但就在職空檔,他大量閱讀國外麵包書籍、走訪店家後,他放棄等待的工作,從德國買進磨麥機,自己磨小麥等各式穀物、自己做麵包、自己賣。
許垚綸在磨麥機,倒入美國進口的有機硬紅春麥,不到幾秒鐘,一粒粒小麥,就被石墨磨成細緻的全麥粉。這台帶有木色烤漆的磨麥機,不僅可以磨麥,還能過濾麩皮,一台要價2萬多元。
(左)許垚綸的麵包從一粒麥子開始,這台德國家庭式磨麥機就是他的秘密武器(右)經過全粒研磨和一次過濾麩皮的全麥粉
許垚綸每天現磨、現做麵糰,他發現用一般市售全麥粉做麵包,做出來的麵包蓬鬆度,就是比不上新鮮現磨的全麥粉好;他先將全麥粉的麩皮濾過,讓麵糰較容易發酵,麩皮最後再撒在麵包外皮,美觀又營養。
許垚綸只用水、全麥粉、法國天然海鹽做成的酸種麵包,7月開賣至今,已經累積不少忠實顧客,甚至有家庭,每個月固定「儲值」買他的麵包當早餐,這種類似「認穀」的方式,正是他推動「社區烘焙坊」的核心精神。
初步磨製的全麥粉,若濾掉孔徑較大的麩皮,麵包做起來會更蓬鬆順口,濾掉的麩皮還可加在外表增進美觀
社區型烘焙 建立友善健康飲食環境

仔細端詳他的廚房,磨麥機是裡面最昂貴的機器,比起麵包店動輒一人高的烤箱,他的工作室烤箱,大賣場就買得到,加上攪拌機、冷藏設備,整套設備加起來僅約10萬元。
「我不是要開麵包工廠,而是社區民眾都能進來參觀、互動的『社區型烘焙坊』。」許垚綸說,他當學徒的兩年中,發現台灣的餐飲文化惡劣,勞動者知識水平較低,工作取代性高,即使工作環境不佳,員工也不敢隨便離開,年紀漸大後,就被工廠拋棄,人與人之間缺乏尊重,「我希望提供一個可能性,讓員工可以自己創業。」
許垚綸說,社區烘焙坊,可以拉近社區居民的關係,社區購買者隨時可親自到製作環境參觀,建立信任感;經營者也能發揮自己的理想、創意,獲得消費者最直接的回饋,還可減低運輸和損耗,提供社區更優惠、健康的麵包,跳脫現今危機四伏的烘焙產業。這種模式,在國外已經行之有年,許多家庭甚至會到社區烘焙坊,買麵糰回家自己烤麵包。
許垚綸估計,以一個月工作約25天,以滿產能、每天40個麵包計算,一個月營收約有8萬元,扣掉成本和人事費,應該有4萬元淨利,而且時間彈性,非常適合一般有家庭的經營者。
許垚綸希望在各地推廣這種模式,包括養酵母菌、作麵團,他都願意無償傳授,還打算提供麵糰,讓有意願的人回家試試看,甚至在網路上,大方公佈他的麵包製作流程。
問他「難道不怕祕訣被學走?」篤信基督教的他表示:「這些都是上帝給我的知識,我把它傳播出去,上帝自然會交付我更多知識,讓我分享出去。」而且每個地方捕捉到的菌種都獨一無二,絕對不可能做出同樣口味,「到時候就會有文山區風味、阿里山風味的麵包了!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請問哪裡可以買到他的美味麵包?
https://www.facebook.com/blessingsbakeryncooking
請看這裡
謝謝
真是很棒的想法加上堅持的行動,並有神的祝福!!
請問一下 磨小麥 要先把小麥洗過嗎?
請問小麥可以去哪裡買?
您好!
請問那
許先生您好
看到您的po文,覺得非常認同您的觀念與想法,
是否可以跟您學習製作健康麵包方法,希望您
能看到我的留言,謝謝
歡迎與我聯繫,0916190690 許垚綸
聯瑜烘焙麵包簡介:
店內以 無添加蔗糖‧無添加油酯‧無添加牛奶‧無添加雞蛋‧健康取向的麵包為主。開發出許多獨家的產品,並且勇於嘗試不同的製法,希望能呈現給消費者一個屬於烘焙的全新概念。對於自己的產品有著絕對的信心,信念,相信可以吃到健康的食物,一定就能擁有更健康的身體,因此用心研發這種不加任何帶有負擔的人工添加物成分的烘焙產品,為顧客帶來最健康天然的享受,成功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網址:搜尋(聯瑜烘焙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