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印象中,屋頂總是爬滿灰黑管線,水泥縫隙可能還佈滿青苔,家長總是告誡小孩沒事別靠近,但台大社會系館的屋頂長得不是青苔,而是一叢叢香味撲鼻的葡萄柚薄荷、九層塔,和各式各樣的萵苣。
台灣大學社會系學生,利用系館閒置屋頂開闢小小菜園,煮火鍋就上樓摘菜,論文卡關時還能摸摸秋葵絨毛紓壓;去年更協助附近的錦安社區加入開心農場行列,組成社區農藝隊,擺脫「在家裡被電視看的生活」,藉由一起種菜,激發公共參與,找回古早人情味 。
台大學生屋頂種菜,「消滅全系館的廚餘」
台大社會系前年開設「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課程,吸引一批學生投筆從農,組成「傢傢久」團隊,接下教育部計劃,開發系館閒置屋頂,栽種30幾種作物,不施農藥化肥,用香草作物和附近店家交換咖啡渣,混入廚餘作堆肥,目標是「消滅全系館的廚餘」 。
團隊成員、社研所碩一學生蕭玉欣說,咖啡渣對店家是沒用的廢棄物,但卻是堆肥寶物,失去營養的土壤,加上咖啡渣、廚餘發酵後,又重新活過來,因此菜園幾乎不需要任何花費,咖啡店也得到免費的花草茶,資源永續循環。
菜園主要由蕭玉欣和團隊另一成員楊淳名負責,兩人都是門外漢,只在小時候種過綠豆,曾被大太陽晒得暈頭轉向,晚上繼續拿手電筒摸黑抓蟲,「晒得臉和心一樣黑」;不過兩人都愛親近大自然,一般人退避三舍的雞母蟲,蕭玉欣隨手就撈出一隻,擺出燦爛笑容說:「你不覺得牠肥滋滋的很可愛嗎!」
她還透露,有時論文卡關或心情沮喪,就會上樓看看菜園,摸摸秋葵剛長出來的絨毛,療育效果一級棒。
傢傢久希望藉著屋頂菜園推廣食農教育,去年在屋頂辦聖誕趴,用自己種的地瓜手做地瓜圓;這學期在校內開設服務學習課,不少修課同學栽種茼蒿,煮火鍋就到樓上摘,方便又安心。自己種菜後,同學也開始關心平常吃的食物,「吃到燙青菜都會批評一下,」楊淳名說,現在很多蔬菜都是水耕,味道比較淡,沒有層次感,自己種的雖然不好看,但不用加什麼調味就很甜。
錦安社區綠屋頂,找回鄉下人情味
小有成果後,去年傢傢久走出校園,將經驗複製到鄰近的錦安社區,號召居民改造活動中心屋頂,分成公田和私田,種出來的菜部分回饋給社區活動,吸引不少退休老人和家庭主婦,社區還自動組織農藝隊管理屋頂。
小時候在屏東長大的廖盛雄,在回收的保麗龍箱栽培菠菜、橄欖菜,他笑著說,因為學員大多是女生,被朋友拉來翻堆肥,「但我和朋友兩個人加起來都150歲了!」不過他非常樂在其中,「與其在家裡被電視看,不如來這裡動一動,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不用去什麼建國花市,來這裡就好了」
每週的農藝課,都是這群學員的聯誼會,有人聚精會神抄筆記,有人把握機會向農友請教怎麼做堆肥,大家就像認識幾十年的老朋友,退休的成衣業者,幫居民量身打造防鳥織網,做肥料的業者免費提供有機液肥,甚至在屋頂舉辦燭光晚餐,吃自己種的健康蔬菜。
除了居民,傢傢久團隊也不斷在實做過程中學習。「屋頂農園讓我學會說人話!」蕭玉欣自嘲,以前只會說結構、脈絡,一般人根本聽不懂,這可能是社會學學生的通病,但明明社會學無所不在,自從走入社區後,才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講深刻的話」,種菜就是很淺白的生活經驗。
從種菜學習公民議題
未來蕭玉欣打算將這樣的經驗寫入論文,她觀察,很多人都說都市很冷漠,但其實是因為居民沒有共同的討論話題,種菜既簡單又生活化,屋頂農園等於鄉村「榕樹下」的角色,是一種公共平台,而且都市屋頂大多是公共空間,種菜必須經過居民共同決策,「透過這樣的參與,未來像是都市更新,居民就能充分討論,進一步關心社會上各式各樣的議題」
傢傢久的實驗即是「公民農業」的概念,公民農業強調共同參與、分配,類似舊時的原住民部落,但在都市叢林中,這樣的實踐並不容易,錦安社區農藝班雖有20多人,但在地居民僅佔四分之一,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個消息;系館種菜也曾面臨「公共性」問題,經歷一番波折,才好不容易通過系上審查。
不過蕭玉欣倒是很樂觀,她認為這都是必經的過程,萬事起頭難,一下子太多人參與,團隊可能也還沒準備好。傢傢久和服務課成員,已經著手研擬管理法規,未來預計分成團隊實驗田、服務課學習田,將棒子傳承給學弟妹。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我有親友 住家頂樓是空曠 我想建議 屋鼎種菜 妳們可以交導嗎 需要教倒費嗎
對不起打錯字 (教導 需要教導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