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當作吃補!耗時十餘年選拔、雜交育種,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所育成的苦瓜「花蓮四號」今(19)公開亮相,且經生物技術國家行計畫苦瓜研究團隊試驗研究發現,證實該品種苦瓜富含三萜類、山苦瓜皂苷、苦瓜蛋白等成分,現已完成細胞、動物實驗,最快十月底前送人體實驗,待實驗完成、證實其效用,「花蓮四號山苦瓜」可望成為植物藥新星。
花改場投入十餘年心血研究,可有機種植
投入十餘年心血於這小小的深綠山苦瓜,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作物改良課副研究員全中和表示,「花蓮四號」山苦瓜品種乃是「台灣野生種山苦瓜」、「花蓮地方種山苦瓜」兩種品系經五代自交純化所育成的品種,各保留兩品系耐不良氣候、高產的優勢,「就算處於高溫、高濕的不良氣候,且以有機、友善農法種植,其後代生長表現都還很好。」
全中和表示,小小一顆20~50克的花蓮四號山苦瓜果實,經過切片烘乾,就是清熱解毒的好物,「非常適合抗發炎、血糖調節等保健利用。」

苦瓜萃取可望用於治療腫瘤
對此,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林恭儀也指出,目前試驗研究已證實花蓮四號苦瓜富含三萜類、山苦瓜皂苷等植物活性成分,有助於細胞凋零、萎縮;現已通過細胞、動物試驗,待未來通過人體試驗,證實其效能,將可望成為未來治療腫瘤的植物藥新星。
究竟何謂「植物藥」?林恭儀進一步解釋,目前植物藥已然成為全球藥品研發趨勢。林再指出,由於化學合成用藥雖然效果快,且理論上可達成某些效果,「但不知為何,有些人體反應效果就是不如預期。」或許是因為該成分並非天然成分。
為突破藥品效果瓶頸,林恭儀表示,「植物藥」也許能有所突破;但也強調,植物藥成分幾乎是從植物體中萃取出的天然成分,「推估」人體接受性可能較高,「但還是要經過科學驗證才能宣稱其療效。」

一級農產躍升保健食品,萃取專利提升純度
而今,富含機能性成分的「花蓮四號」苦瓜已技轉寰宇生物科技公司,由該公司自2012年起取得七年專屬授權,並與台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合作研究其成分及運用,現將陸續發表專利。
寰宇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曾國棠表示,現研究團隊已有「超臨界萃取專利技術」,讓山苦瓜關鍵精華得以完整萃取出來;再配合純化設備,可將功效成分提升到99%以上純度,以此替未來量產、發展山苦瓜保健食品鋪路。
對此,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也予以肯定,表示,一級農產品躍升為保健健康食品,不僅能夠創造更多附加價值,也能增加農業產值,強調「花蓮四號」山苦瓜確為一優良範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