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下游記者孔德廉、蔡佳珊
近年國內蒜價起伏不定,不僅受生產面積增減、產量多寡、氣候溫差和進口數量等多重因素影響;農民更砲口一致,直指同時操作國外蒜頭進口、收購國內蒜頭的蒜商,「聯合壟斷」壓低本土蒜價,導致生產收益直直落。究竟台灣是否確實進口過多外來蒜頭?蒜頭倉儲有無爆量?蒜頭又為何成為國際市場中的「炒作期貨」?《上下游》親訪全台蒜頭供應大盤商現身說法,撥開蒜頭產銷迷霧。
問題一:進口過量、國內豐收,是真是假?
3月25日,國民黨籍立委張麗善等人大動作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直指蒜價下跌,導因於政府管制進口不力。並拿出數據,歷年蒜頭進口量每年約3000至5000公噸上下,105年暴增到1萬8000公噸,去年進口量更高達2萬8000公噸,連年增長。
張麗善更強調,去年進口還有1萬1662公噸冷藏蒜頭尚未消化完畢,在今年氣候條件佳、收穫看好的情況下,蒜商擔心無法消化而停止收購,連帶造成價格慘跌。
對此說法,不願具名的雲林蒜頭大盤商(以下稱A蒜商)駁斥,「根本是子虛烏有。」他既做進口也收購本土蒜頭,據他所知,進口貨早已消化得差不多,目前留在倉儲的頂多一、兩千噸。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的蒜頭用量大,即便民國103年,進口加國產數量高達6萬多公噸,比去年的5萬多公噸還多,也成功消化完全,更何況今年產地實際收成並不如想像中好,整體預估產量僅增加不到一成。
實際來到雲林蒜田,大太陽下,頭戴斗笠、全副武裝的歐巴桑們拿著剪刀正忙著採收。問及是否豐收?田主蔡姓蒜農說,「沒影豐收啦!是生意人掐死死,把價錢壓低!」
蔡姓蒜農表示,他的收成還算好的,一分地濕蒜收3000台斤,賣給販仔一台斤15元。有些人一分地只收2000台斤,根本不敷成本。依農糧署估計,每分地生產成本約四萬到五萬元之間,也就是說,每台斤成本從12元到20元都有可能。
問題二:蒜價到底如何決定?國際蒜價就是台灣蒜價的天花板
「蒜頭就是『國際期貨』,加上國內蒜頭圈子小,誰先把國內價格喊低誰就先贏。」A蒜商解釋。
他指出關鍵:本土蒜價是跟著國際蒜價在滾動。全球蒜頭四處流通,其中以中國蒜頭產量占75%以上,國際盤主要就看中國。加入WTO以後,即便我國不得進口中國蒜頭,也對其他國家蒜頭設下關稅壁壘,超出配額以外,每公斤須加課27元懲罰性關稅,但台灣蒜頭生產成本高,進口仍有利潤可言,台灣蒜價自然受到國際蒜價牽連。
儘管進口蒜頭所剩無幾,但今年三月國際蒜價突然下跌,一噸僅500-700美金,換算平均每公斤乾蒜18元,於是貿易商持續進口,雖然數量不多,卻已經衝擊即將出產的本土蒜頭。今年的關稅壁壘又特別脆弱,進口量需達11920公噸才啟動特別防衛措施(SSG)(亦即除27元關稅外,每公斤還需加徵9元懲罰性關稅)。
根據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方怡丹計算,三月進口乾蒜(蒜頭)每公斤18元加上關稅27元、運費7元,每公斤進口成本52元。而目前國內濕蒜每台斤收購價15元,烘乾後失重40%,換算為每公斤乾蒜41元。但因帶土帶沙需去除,還要搓掉最外層蒜膜,因而再扣掉兩成失重,最後每公斤本土蒜頭也來到52元,跟進口價相當。(每公斤濕蒜烘乾後約可得600克乾蒜)
所以除非國際蒜價上漲,蒜商才可能以高於每台斤15元的價格向農民收購,否則農民就只能做白工。
「簡單來說,國際蒜價就是台灣蒜價的天花板。」A蒜商解釋,本土蒜頭產季在四月開始,此時產地價通常是低點,盤商就收購本土蒜頭來做加工處理和販售;過了產期之後,國內乾蒜價逐漸攀升,將一路來到一公斤55、60元以上,此時國外的阿根廷、印度等蒜頭就有機可乘,即便加上高額關稅和倉儲、船運、包裝等成本,最低每公斤也能在50元上下,比本土蒜頭便宜。
A蒜商進一步分析,除非政府把關稅壁壘築高一點,例如提高10元,或者懲罰性關稅再高一點,國內蒜價才有機會往上,才能確保農民收益。否則,只要國內蒜頭貴,商人當然就進口,「不然如果你站在我這個位子,你會怎麼做?我們也要面對別人的競爭啊!」
問題三:關稅壁壘為何失靈?是政府失職?為何蒜頭進口空間這麼大?
我國看似已設下層層關稅防衛措施,但農民與盤商皆質疑,今年一、二月就進口了6,539公噸,三月還有貨櫃進來,農委會為何沒有警覺,提早啟動SSG?或是乾脆限定進口總量或是進口月份,產季來臨之前不准進口?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解釋,關稅壁壘無法臨時加高。啟動SSG的進口量數值,是前三年進口量的平均,由於前兩年進口量是有史以來最高,故算出今年進口量必須達到11920公噸,才能啟動SSG。「這是WTO既定的規則,無法改變。」若要更動,必須重新和國際談判。政府也無法限制廠商在蒜頭產季到來前不能進口,或是限制廠商進口數量,干預市場經濟。
陳吉仲表示,蒜頭是敏感性作物,農委會一直有密切注意產地狀況和國際價格波動,二月就決定要做出口;接下來也會盡力拓展外銷管道,已積極跟國外洽談,並會在國內大型通路做促銷,盡全力穩定國內蒜價。他強調,只要有出口,就有指標意義,會帶動蒜價抬升。
問題四:盤商任意喊價、聯合毀約,農民欲哭無淚,實情為何?
了解國內蒜頭跟著國際盤價走,就明白今年為何蒜價一路下滑至每台斤15元,甚至更低。A蒜商指出,盤商彼此都有「默契」,眼見國內蒜頭可能大出,就挾進口蒜以令農民,不肯積極進場購買;部分不肖盤商甚至故意在門口擺放進口蒜頭,營造「進口蒜還很多」的錯覺,挑明本土蒜頭沒優勢,好壓低收購價。
不良盤商更頻頻在產地農民與盤商之間「放話」。「有人喊出一斤10元,就是有這種不肖業者,散布耳語,」有人先發聲,其餘盤商就跟著用低價來收購,農民當然賠錢。
大部分盤商為穩定出貨,在前一年的七、八月會以每台斤20至25元跟農民契作。但因今年價格低,盤商就聯合起來毀約,寧願損失一甲地20萬元的訂金,也不願意用當初簽訂的金額繼續跟農民收蒜。賣壓一出,本土蒜價自然節節下滑。
在雲林北港採收現場,工人剪去蒜梗和根部的蒜球,裝進大大的藍色網袋中,一袋重達80台斤(48公斤)。蔡姓蒜農道,「現在很多都是老人在種,根本搬不動,」烘乾更是體力活,老人家做不來,只能依賴盤商來收。
四湖的蒜農陳志益也感慨,有盤商收購價甚至低到12元,眼見賠本的老農在田中抱著蒜頭流眼淚。他指出,蒜頭生產成本高,農藥、肥料價逐年上漲,從整地開挖到噴藥採收步步都要工錢,去年蒜種更是昂貴,一分地就要一萬五,總計成本每分地高達四萬八千元。
不過A蒜商則認為,有蒜農都八十歲了還在種,種出來品質又不佳,徒然擾亂市場。毀約的並非都是盤商,往年也有農民見到價格好就毀約。
問題五:接下來,蒜價會怎麼演變?
本土蒜價似乎已有「止跌回升」之勢。A蒜商指出,本來預估每分地可產3500到4000台斤,但受天氣影響,一分地收不到3000台斤,產量不如預期,收購價格一度提升至每斤16、17元。
四湖農民陳志益觀察,「最近氣候不順,南風來,蒜頭產量才會大。現在都還在吹北風,但是蒜頭還是得收。」他附近的蒜農每分地只收2200到2500台斤。農糧署也表示,整體產量可能下修。
盤商也預估國際蒜價將會上漲,本土蒜價後勢看好。因為近來中國產地氣溫一下飆高至攝氏30多度,對末期蒜頭結球形成打擊,失收可能性大增,國際蒜價將上揚。故而農民不要著急,能烘乾就先烘乾,慢慢釋出手中蒜頭,好填補國內市場空缺。
問題六:面對長年來劇烈波動的蒜價,農民該如何自處?
身為本土蒜價掌控者之一,A蒜商認為,盤商和農民之間的穩定契作關係必須重新被建立,雙方都不能隨便毀約。農民可將一半產能用在與較有信譽的盤商合作,可確保固定收入,商人也有辦法幫忙銷售,兩邊得利;剩下的一半產能,無論是要自產自銷,或拿去與市場拚搏,以期貨角度來賭國際價格上揚都可以,重點是要分散風險,不要全數被盤商制約。
本身是小地主大佃農的陳志益則是組成產銷班,自產自銷,也交台北拍賣市場,不看盤商臉色,種了七、八甲地已賣出兩甲地的收成。靠的是本身交遊廣闊、朋友口耳相傳之外,他更強調分級品管的重要,「蒜頭有濕的、去沙的、乾的、脫皮的、大顆的、小顆的,都要分得很清楚,」再依客人需要的種類出貨。
農委會則表示,國際蒜價波動必然影響國內蒜價,政府只能在既定的貿易政策之下,盡量保護國內產業。會極力尋找各種政策工具,包括拓展外銷、加強內銷,扮演價格引導的角色。
此次事件說明,在國際自由貿易市場上,即使關稅壁壘築得再高,也難保敏感農產品不受波及。加上國內蒜商與蒜農都具賭性,政府必須更精準掌握國際市場脈動與產地狀況,提早應變,否則「蒜頭之亂」每隔幾年就會重演一次。
延伸閱讀:
關稅壁壘無法臨時加高。啟動SSG的進口量數值,是前三年進口量的平均,由於前兩年進口量是有史以來最高,故算出今年進口量必須達到11920公噸,才能啟動SSG。「這是WTO既定的規則,無法改變。」若要更動,必須重新和國際談判。政府也無法限制廠商在蒜頭產季到來前不能進口,或是限制廠商進口數量,干預市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