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沛素險害男嬰喪命,監察院指食藥署「食安漏洞」,食藥署:食安法已完備

去年底,由於進口的直銷食品「精沛素」誇大不實廣告,使家長餵食四個月大男嬰連吃四個月,險些喪命。監察院日前也針對此案件進行調查報告,指出食藥署「食安漏洞」,應針對進口食品標示與廣告翻譯,做事先審查。

不過,食藥署今(16)日召開記者會表示,事前審查除了涉及言論自由,也因為食品生產多樣化,廣告樣態複雜,若些微變更都需審查,將影響食品上市,一般食品業者依照食安法須作自主管理,涉及廣告不實、誇大、易生誤解可開罰4萬到400萬;針對嬰幼兒食品也有查驗登記,並非沒有監管。

直銷商標示涉易生誤解 監察院:食安管理漏洞

該案件經過台北市衛生局調查後發現,嘉康利公司進口的食品「精沛素」並非嬰兒配方,進口前後產品翻譯標示不一致。進口前原裝產品標示指明,「未經諮詢醫師不應提供給1歲以下嬰兒食用。」但進口後產品翻譯卻弱化為,「1歲以下嬰兒請於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後食用本品。」

且原先標示「本產品僅供營養補充品使用」,國內直銷商廣告卻為「最營養的早餐,沒事3湯匙,有事6湯匙,打基礎。」

監察院報告直指,食藥署未能事前審查嘉康利公司的進口食品標示翻譯,或進行其他把關措施,任由直銷商竄改原廠標示適用與禁忌對象內容,「形成食安管理漏洞,有檢討必要。」

審核通過健康食品僅411件 市面多誇大功效的保健食品

市面上常出現非食藥署公告的「保健功效」食品,假借「保健食品」的產品混淆視聽。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截至今年五月底,衛福部審核通過的健康食品僅有411件,其他數以萬計未經嚴格把關的保健食品,只能依賴食安法規定的標示不實、誇大、易生誤解而開罰的規範。

食安漏洞?食藥署:依照食安法開罰

對於監察院直指食藥署造成「食安漏洞」,食藥署也出面滅火。針對進口食品廣告內容事先審查部分,食藥署企科組科長江仟琦表示,台灣比照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採取市場監管,衛生機關持續對各類媒體,包括網路、電視、電台、報章雜誌等做監管。

如果發現食品廣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可依食安法裁罰4萬到400萬;若涉及醫療效能,可處60萬到500萬罰鍰;再次違反可命業者歇業,情節重大者,產品不得供應販賣,且須刊登更正廣告。

食藥署企科組科長江仟琦(攝影/劉怡馨)

事前審查有實務困難 「影響時程」

食藥署食品組專門委員董靜馨進一步解釋,事前審查除了涉及言論自由,也因為食品生產多樣化,廣告樣態複雜。「一般食品比藥品種類多,每天都有新產品,如果些微變更都要經過審查程序,會影響到整個食品上市時程。」

董重申,食安法行之多年,業者都有遵守法規標示意識,民眾若發現產品標示有異,也可隨時檢舉,食藥署都會立即回覆,若有疑慮會進一步調查。「各單位、各地衛生局也持續進行稽查。」

僅依靠業者自主管理,民眾健康誰來把關?董強調,食藥署有針對藥品做事先審查;進口嬰幼兒食品也會做查驗登記,一旦不符食藥署規定,便不得進到國內。「一般食品不審查不是隨便他,是說業者必須依食安法自主管理標示。」

董也表示,該案件屬於個案性,一般雖然有食品翻譯問題,但問題不大,可能宣稱吃了會很健康、美麗,實際上沒有該功效。「但這對成人健康來說影響不大。」

食藥署食品組專門委員董靜馨(攝影/劉怡馨)

食藥署:食安法規定完備

對於監察院質疑食藥署食安疏漏,董靜馨回應,食安法未修法前,就是規定業者自主管理。這不就等同漏洞?「這是監察院所說的漏洞,但食安法一直都有相關規定,絕大部份業者都會遵守。」

「食安法目前規定還算完備。」董直指,一般食品標示由業者自主管理,業者必須承擔自己產品的責任;再者相關規定也明確,不法業者觸法的情形,政府單位也會針對該業者稽核,同時也透過民眾檢舉,加強食安控管。

嬰兒食用精沛素案例,食藥署:已針對直銷商裁罰八萬

對於去年底嬰兒食用精沛素案例,董靜馨解釋,「是因為把它當作唯一主食給嬰兒吃,才會發生較大健康問題。」該產品進口沒經過查驗登記,是因為根本不屬於嬰兒食品,「嬰兒進口食品都會經過食藥署審查,若市售食品沒有標示給嬰幼兒的,就要特別注意。」

目前該直銷公司因為翻譯上有易生誤解疑慮,已經由台北市衛生局,依照食安法裁罰八萬。

消基會:各國多採事後審查,但業者未如食藥署宣稱多數守法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游開雄表示,大多數國家對於食品標示或相關規範,的確都是事後審查。「且考量國內衛生機關人力,客觀上來說執行困難。」不過,這也並非食藥署全無檢討空間。

游指出,並非全部食品都要改成事前審查,但針對一歲以下嬰幼兒食品應該要有事前審查機制。食藥署有針對嬰幼兒食品做查驗登記,但此次案例究竟是屬故意或是不小心翻譯錯誤,不得而知。

游提出,未來是否可朝向出具保證聲明書面,確保翻譯內容正確,若出狀況,顯示其有故意為之,就加重處罰。

國內業者多遵循食安法規定標示?「不太贊同。」游表示,消基會針對食品標示調查,不合格樣態多,總體來說商品標示不符的比例還是偏高。「業者自律狀況,並沒達到消費者信賴程度。」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