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家高度推動有機農業!總統:感謝農民堅持與使命感,全國論壇討論有機未來

我國推動有機30年,但一直都以民間為主力,歷經七年努力才催生《有機農業促進法》,於今年五月三十日由總統蔡英文公布,明年施行,正式賦予政府推動有機的義務。然而,推動的方向應該如何?既有難題如何改善?外界寄予厚望之時也產生許多疑惑。

主推該法的仰山基金會,在促進法通過後舉辦第一次全國論壇,除了總統親臨致詞表達國家高度的支持,農委會主委、監察委員等均出席致詞,都意味著有機推動已經邁向了全國性的里程碑。

總統蔡英文(中)、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左三)仰山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右五)、監察委員林盛豐(左一)、總統府國策顧問李金龍(左二)及現場參與各界(攝影/劉怡馨)

總統蔡英文:感謝有機農民堅持與使命感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有機農業促進法》為台灣農業重要里程碑,期望建立更完整制度,解決有機所面臨的困境。有機農業規模雖不大,卻能創造正面效益,因此政策上也增加有機友善補助,包括對地綠色補貼、各項驗證、器材、資材補助。此外政府也積極拓展有機農產通路,像是讓學校午餐全面使用「四章一Q」,很多都是有機食材,目前已經有18個縣市、2200多所學校、148萬學童加入,讓食農教育向下扎根。

蔡英文指出,目前有機有機友善耕作面積達一萬公頃,總耕地超過1.2%,希望2020年能達到至少一萬五千公頃,成為台灣驕傲,「要翻轉結構不是一時半刻,需要很多人堅持下去。感謝有機農民的堅持與使命感。」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農漁畜產都要邁向有機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則表示,目前有機農業仍以水稻為主,漁、畜仍在起步,未來不只農糧署,漁業署、畜牧處都要訂出相關規範。《有機農業促進法》會每四年滾動檢討一次,要報行政院核定,因此雖沒到行政院委員會層級,但已不是對內核定方案而已。

林指出,為讓從事有機農法的農民維持生計,也將透過政策驅動,帶動消費,實際投入的預算,已從2.7億元,成長至今年12.94億元,產業促進作為重要立法精神,希望得到更好效應。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致詞(攝影/劉怡馨)

外界期盼拉高至政院層級,林盛豐:應套入企業管理模式,由政院管控

農委會前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李金龍表示,《有機農業促進法》為有機農業專法,對政府有拘束力,使其必須投入預算;對民間則有鼓勵性質,看見產業未來性。

但這之中跨部會如何協調合作,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現場民眾也質疑為何以農委會主政,以這層級是否真能做到部會協調?

李金龍表示,農業部門責無旁貸,但其他部會願不願意加入或是能量有多少,確實有待整合。最初法案版本也是希望拉到行政院層級,後來種種考量,便由農委會主導,以這層級來說,確實跨部會辛苦,但先求有再求好。

「應該拉到行政院層級,由政務委員操盤。」監察委員林盛豐指出,以當年推動觀光客倍增的經驗來看,要推動有機農業必須跨部會思考,不能侷限在農委會,內政部、經濟部、衛福部等,都要拉到平台上,並列出各個有機農業議題、目標,讓對應部會負責。

而拉到行政院層級後,必須套入企業管理模式,從調查目標市場、行銷、通路、產品研發、產品服務都要到位。並且訂出明確目標,像是有機耕種面積增加多少、產值目標,各部會層級負責有關議題,交由行政院管控。且各機關、學者、社團代表分別要有三分之一比例進到平台。

林國慶:政府應確保所有農產都安全,而非只有有機才安全

不過,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主任林國慶則認為,本來跨部會協調就不容易,各個議題都是如此,「如果都提到行政院層級,那政務委員忙死。」因此認為應由農委會主政,思考如何跨部會協調。林也表示,《有機農業促進法》第一條沒清楚載明提升生產者收入,提升消費者健康,未來修法時應全面考量。

「絕大部份消費者都購買非有機,政府必須確保所有農產都安全,而不是有機農產才安全。」林國慶直指,在有機定義執法上,不該過度強調生產有機才有利環境生態改善、不是只有有機食品才安全,仍有無數方法可達成,必須以總體性策略改善永續農業,像是從國土、鄉村規劃、農地改革著手。

台灣綠色食品暨生態農業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陳文德則說,除了對有機農法的關注外,其他農法也該投入關懷,減量使用農藥、肥料者,都是朝向有機農業的基礎。目前有做追溯系統跟驗證的農產僅佔少數,未來百分之九十的農產都應該全面納管,將生態農業概念融入未來修法方向。

台灣缺乏標章分級制度 一張貼紙定生死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指出,有機與慣行農產的價差,讓消費者卻步。但有機農產價高不只是因為產量少,其中還包括種植單位面積小,採收、倉儲等成本高,因此在生產面上,不能減少各種資源的挹注。而在有機驗證上是否能更具彈性,像是比照美國,銷售額在5,000美元以下的小規模生產免驗證,「但這不代表不用被檢查,而是由地方政府檢查,節省驗證資源。」

「社會很狹隘認定,有機農產就是非常純淨、零檢出產品,但這對產業發展是否健康?」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玠廷表示,社會氛圍對有機農業有很多期待跟看法,對於農藥零檢出,一直到現在都沒共識。或許能採取折衷方式,建立標章分級制度。

好食機創辦人謝昇佑也指出,台灣缺乏分級管理,就像交通法規,開車、機車、走路,行為不同、風險不同,管理強度當然不同,「要求走路也戴安全帽,這不合理。」

謝表示,台灣必須正視小農事實,單位生產面積小,驗證成本高,小農無法負荷,應該建立分級制度,多少規模以上強制驗證,以下就由地方政府抽查。現在一張貼紙定生死,只分出有機跟非有機,但有機樣態多,應該像米其林一顆星、兩顆星、三顆星那樣,不同程度的友善有機產品有不同分級標章。建立分級後,後端市場也容易建構,多少級就對應多少價格,基礎做好,行銷就會通暢。

左起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董時叡、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玠廷、好食機創辦人謝昇佑、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台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攝影/劉怡馨)

鄰田污染造成農友對立,有機農業缺乏支持系統,應有陪伴角色

而有機農民也常碰見鄰田污染事情,蘇慕容表示,若在不得已情況下被污染,是否可以討論多少比例能被接受。此外,應該更積極推動民間有機專區,例如坪林推動有機茶,在地已有十分之一有機面積,可以盤點整區、水源保護區等作為有機專區。

陳玠廷也指出,鄰田污染讓有機跟慣行農民對立,但既然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應該透過政策工具,引導有機農田周圍的慣行農民,採取相對友善方式,讓兩方不是對立,而是共好。

另外,陳玠廷也表示,台灣有機農業缺乏支持系統,青農雖願意投入有機農業,但在剛踏入產業的艱難期,卻沒有相應支持系統陪伴解決問題。日本就發展出由地方農協,也就是台灣農會角色,扮演陪伴功能,老鳥帶菜鳥,組成新手農夫支持系統,提供陪伴、技術支援。

有機驗證規定過於繁瑣,「賣有機玉米不能賣有機玉米鬚?」

宜蘭大學經管系教授黃璋如在實際經營農場後,發現有機驗證確實對農民造成很大困擾,「有機驗證變成像各級學校的評鑑制度,越來越嚴格,應該要回歸本質,而不是繁瑣規條限制。」

黃舉例,有機驗證必須填工作記錄,包括農機具清理、整地、灌溉、套袋、採收、包裝出貨等,「但這每項紀錄是否真的跟有機規範有關?」此外,有機標章使用包裝出貨記錄表,產品上須貼有標章及流水號,「但標章就能夠追蹤,流水號是否真有必要?」

黃更指出,有機驗證產品品項過於細節,「賣有機玉米不能賣有機玉米鬚,賣有機胡瓜不能賣小黃瓜。」臨時增加驗證品項費時費事,且就算一開始全都登記也不行,還會被問「為何登記了卻沒種」。黃強調,應該建立有機驗證溝通平台,一致說明。

對於現場民眾提出是否不該將補助用於有機生產,而是改投資在基礎建設上,黃璋如先提出了疑問「到底是有機太貴?還是一般農產太便宜?」一般農產沒計算真實成本,外部成本包括噴農藥化肥污染環境等。但有機不會造成這些社會成本,「我們只不過用政府經費的一部分,來謝謝他們。」如果有天針對化肥農藥造成社會負擔,規定抽取類似二手煙的稅,那一般農產跟有機農產價格就差不多了,「對有機農民生產的補助,不是恩惠,而是謝謝他們。」

宜蘭大學經管系教授黃璋如(右二)農委會輔導處處長范美玲(左二)

廣設有機專櫃,擴大有機市場

「要先開通路才有農路。」蘇慕容表示,只談生產卻不談行銷,農民的產品賣不出去,還是死路。慣行傳統市場是否可以多設立有機專櫃,否則有機只在超市、專賣店可買到,但很多主婦都在傳統市場消費。

「台灣農業問題不在行銷。」謝昇佑指出,有機多半單打獨鬥,很難形成產業鏈,政府不該只做單點補貼,而是投入更基礎的建設,串起產業鏈,行銷不用政府擔心。謝舉例,自己如果以黑貓宅急便運送,一箱兩百元,但透過傳統批發市場運銷,一箱才四十元,傳統農產運銷功能強大,但卻無法跟新型態農產運銷接軌。

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董時叡指出,思考未來有機農產市場時,應以外食人口增加及消費者認同有機產品CP值程度劃分,過去多主攻外食機率低、CP值認同高的「紅海區」族群,多數人都集中在這搶同一塊大餅。

但外食人口逐漸增加,每天在外吃一餐的比例達六成,是有機農產的潛在消費者,值得開發。董表示,外食比例高、有有機意識、CP值認同度高的「藍海區」族群,可透過社區共食及有機餐飲推廣,現在雖然有在做卻不夠著力。

董接著說,外食比例低、有有機意識、CP值認同度低的「藍海二」族群,認為有機都是假的,這就必須透過食農教育,提升有機農產信任。分出族群後再擴大有機產品市場,而不是看似使用許多通路,但還是搶同一塊餅。

鼓勵有機研究,舉辦農民田間學校

台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表示,《有機農業促進法》第十條規定要做研發、研究推廣、人員要參加各方面訓練,「條文簡單,但要怎麼做?」慣行農法使用農藥化肥,僅以單純環境化約論研究,但有機體系複雜,地上、地下都有很多生物製造肥料、抵抗病蟲害等,因此必須以整體論研究,「還有很長路要走。」

但農委會科技部卻遲未成立土壤生物學、農業生態學等研究單位,相當落伍。郭建議,一般大學沒升等壓力的教授可轉型研究有機,農委會研究機構應讓研究員去國外進修,且聘國外學者來台開班授讀。此外,許多國家有田間學校,農民對農民分享知識,但台灣還沒這樣體制,應該舉辦農民田間學校,加速有機知識傳播。

找回人與土地環境的價值,以獲得消費者支持

曾於花蓮農改場場長任內大力推動有機農業、現任輔導處處長范美玲表示,不能只注重產量,而是在生產、環保、社會正義間,做出適當的資源分配。有機農業似乎可以創造比較健全的多樣化體系。面對農民需求,花改場過去也開發各項防治資材、田間除草機、有機大豆選別機等。

范美玲強調,應該找到對土地友善、自然和諧共存的方式,找回人跟土地環境的價值,像是以里山倡議,恢復森川里海地景生態,以獲得有機消費者支持。每個人力量很小,但當大家願意把手伸出去,可以結合更多人力量,完成有機國理念。

而對於現場民眾提出農會總幹事考核應納入有機推動力度,范則回應,總幹事考核辦法中,本就有針對政府政策支持有一定分數,推動有機也包含在內,未來會再討論是否增高比例。

研擬《有機農業促進法》子法,完整配套推有機

除了上述問題,現場民眾也提出各種想法,例如台灣真假有機之亂,是否在宣傳上,公部門能發揮更大教育民眾的功能,而不是讓農民直接面對消費者,難以有完整論述,在食農教育上,也應該避免過去僅吃喝玩樂的作法。

現場民眾還表示,在推動有機農業上,是否可能不只補助生產者,也補助消費者,像是弱勢團體、學生、癌症病患等,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吃到有機餐,而不是讓有機農產侷限在社會高端份子。其餘意見還包括有機食品加工困難、驗證繁瑣、技術不足等。

目前政府機關正在研擬《有機農業促進法》的15個子法,作為配套措施,會議上的具體建議,都將行文給農委會參考。行政院前院長、仰山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表示,有機農業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須慢慢調整,雖然現階端驗證為必要手段,但未來建立有機農業促進區後,確實可能達成免驗證,改以抽查重罰手段。相信只要順天應人,一定能成功,「違背大自然的,只能短時間不能長久。」

左起國策顧問李金龍、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台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攝影/劉怡馨)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