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格子籠飼養方式,讓母雞處於高壓惡劣的環境、生活痛苦(照片來源/動社)

難忘母雞求救的眼神!陳玉敏投入動保25年,堅持翻轉世界「就靠零星的力量」

因編輯《動物解放》一書毅然投入動保工作長達25年,陳玉敏與友人共同創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動社」)為動物發聲,幾乎天天行程滿檔、四處趕場,記者兩次約訪皆臨時被「放鳥」,「我現在要趕去記者會,等等再講好嗎?」

形容自己重感情、很愛哭,但捍衛起動物福利則語氣變得堅強,不斷強調「沒有生命該被虐待」,動社多年來不僅協助蛋農投入動福蛋生產,也積極幫蛋農打通路,更遊說立委、監督修法、教育消費端,陳玉敏相信,儘管目前台灣只有7%為友善雞蛋,但總有一天會變成10%、25%、30%,「到那個時候你就知道能將整個系統翻轉過來!」

陳玉敏(左一)創辦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經常召開記者會呼籲關注動物福利(圖片/上下游資料照)

投入動保工作25年 看見動物受苦自己也受折磨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成立於1999年,以「人與動物、環境的和諧相處」為主旨,積極促進同伴動物、農場動物、野生動物、實驗動物的權益,是一個非營利、非政府的民間組織。

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說,其實自己大學畢業後的工作和動物福利毫無相關,與動社的淵源要從接下《動物解放》編輯工作開始談起。

「那是一個我從沒接觸過的世界。」在她過去認知中,動物犧牲性命讓人類食用、人們理當充滿感激,然而書中內容卻讓她首次瞭解,農場裡集約化飼養的動物竟過著如此悲慘的生活。陳玉敏回憶編輯過程自己總是邊讀邊哭,哭累了睡著、睡醒再繼續編輯,「沒有生命該被那樣對待,任何動物都是!」憐憫表情中她瞬間湧出一絲憤怒。

傳統格子籠飼養方式,讓母雞處於高壓惡劣的環境、生活痛苦(照片來源/動社)

第一次踏進「格子籠雞舍」看見母雞求救的眼神

陳玉敏敘述第一次踏進格子籠雞舍,看見三隻母雞被關在狹窄籠子中,其中一隻體型較瘦弱的被排擠在後頭、搶不到食物,母雞眼睛不斷望著她、似乎在求救,她能感受到動物的身體語言,看到有生命受苦、自己也會備受煎熬。二十多年來屢屢看到動物受折磨,仍舊會掉下眼淚,或許就是基於情感格外豐富的特質,陳玉敏同理心較強,總是能細膩感受到身旁朋友和動物的苦楚。

許多成員起初加入動社未必對動物充滿熱愛,純粹只是無法漠視動物遭受虐待,出自一種「難以忍受、看不下去的感覺。」在動社工作八年、現為動社主任的林岱瑾表示,過去她在環保團體工作,希望為無聲的自然界發聲,現在則是傾聽動物聲音,爭取屬於牠們的權益。

傳統格子籠飼養方式,讓母雞處於高壓惡劣的環境、生活痛苦(照片來源/動社)

想改變大結構「就靠零星的力量」

陳玉敏認為,人類不該自以為能用藥物和科技控制動物,應重視牠們跟我們一樣是活生生的生物個體,更何況動物福利其實與人類社會的安全息息相關。

決定進入動保團體工作後,陳玉敏深深感受,許多問題的產生其實牽涉到背後的系統性因素,因此若要翻轉現況、並非容易。「我們常會覺得系統太龐大了、我動不了,可是改變世界就是靠一些零星的力量開始。」因此她相信,只要自己起頭,一定會吸引更多的人、形成一個個小系統,並且聚集起來、不斷壯大,總有一天會擁有無限大的力量。

成立「友善雞蛋聯盟」接軌國際解放格子籠

二十多年前,早在動物福利意識還未生根台灣,市場上的雞隻多半還是活禽屠宰時,動社就在推廣人道屠宰的理念。

無法漠視蛋雞被農民當成產蛋機器般壓榨,終其一生關在狹小籠子中、以極為克難的方式過完一生;也無法忍受家畜在運輸至屠宰場的過程遭受殘忍對待,「我們看待農場動物,是從牠的生到死、包含被運輸的過程,每一個環節的問題都去了解。」

而在蛋雞議題上,動社也領先國內、早一步嗅到國際間的解放格子籠雞趨勢。「一顆雞蛋的生產,牽涉動物福利、食品健康和環境永續。」陳玉敏認為不該把母雞視為「產蛋機器」,強調動物沒有好的生活環境、就無法產出健康的食物,而且減少用藥才是對環境較為友善的方式。

動社反對蛋農使用格子籠飼養蛋雞,強調不該剝奪母雞生存權益 (照片來源/動社)

倡議加上輔導,匯聚蛋農力量

動社2007年起,邀請國外學者來台介紹友善畜牧運動,隔年起自行發起台灣雞蛋生產狀況的大規模研究。2017年時更串聯友善飼養的蛋農組成「友善雞蛋聯盟」,高舉「善待雞、才有好蛋」,至今已累積20位蛋農加入。

動社一肩扛起輔導者角色,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教導蛋農如何轉型友善飼養,並公布農家資料在動社官網上,協助推廣動福蛋的銷售,希望能匯集更多願意從事友善畜牧的蛋農力量。

人力吃緊的動社,也主動扮演稽查者角色,嚴格監督聯盟會員是否真正落實友善生產。「(我們)親自到養雞場檢查……計算裡面的棲架和產蛋箱數量,以及雞舍面積,再除以雞隻總數量,看看他養的雞是不是真的符合標準。」

「老王樂活農場」老闆王武隆,三年前轉行開起農場,因認同動社理念而主動加入「友善雞蛋聯盟」,不把每次動社人員的來訪當作「稽查」,「比較像是給我意見啦……她喔(指陳玉敏)有點一板一眼,但是很認真,每次來都在計算我給雞的下蛋箱數量、棲架長度、飼養數量、面積到底夠不夠,連我合作的通路都要詢問,真的很嚴格啦!」

儘管如此,王武隆依舊對動社抱持感謝,「他們辛苦來到我的農場,還免費提供建議,真的很謝謝啦。」

動社鼓勵農民加入友善雞蛋生產行列,也協助蛋農解決飼養上的問題。(左為王武隆,右為陳玉敏)(攝影/林珮君)

遊說企業採購友善雞蛋 樂見家樂福開通路先例

在協助農民解決轉型過程中,陳玉敏發現,蛋農的最大擔憂是「沒有通路要收」,因此,動社積極幫農民找通路,遊說量販店、有機店和餐飲業者支持友善雞蛋,希望一脈打通雞蛋產銷供應鏈,讓農民能放心投入生產,「很多農民只要看到有通路就會願意轉型了,把雞養好一點、收入多一點,大家其實都願意。」

辛苦終於有了成果,家樂福首開大型通路商先例,主動找上動社合作,宣示在2025年會全面販售友善雞蛋,動社也協助企業稽核訪場、媒合蛋農。陳玉敏認為,通路商開放平台販賣友善雞蛋,讓農民免於被中盤商剝削,是給蛋農很好的轉型契機。

「去年台灣一共吃掉73億顆(蛋)。」從早餐的蛋餅、便當中的滷蛋,到蛋糕、麵包產品使用的蛋液,幾乎每人每天都會吃到雞蛋。陳玉敏認為,教育消費者也是推動友善畜牧的重要一環,主張以消費力量改變雞蛋生產體系。

動社協助企業稽核訪場、媒合蛋農。左3為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左6為蛋農王武隆、右1為動社執行長朱增宏、右4為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攝影/林珮君)

改變雞蛋產業 政府、蛋農、通路面都要下功夫

「不想只當一個抗議者,打完一個議題就沒了。」陳玉敏表示,動社希望翻轉當前的雞蛋產業,而面對雞蛋產業結構的三角關係:政府、蛋農、通路商與消費者,動社成員則採策略性的分工行動,一邊遊說官員,一邊深入產業、輔導蛋農轉型,同時擴展雞蛋通路,以及教育消費大眾。

隨著越來越多農民轉型投入友善畜牧,根據動社內部統計,目前平飼和放牧生產的雞蛋占全部鮮蛋產量的7%。然而對照歐盟早在2012年正式廢除格子籠飼蛋雞,台灣政策似乎總是慢一步。

陳玉敏指出,台灣至今尚未禁止新建格子籠,也不願對廢除格子籠訂出落日條款,直言政府缺乏政策背景、總是走在產業後面,「(政府)身為掌舵者,要知道這艘船該開往哪裡,人民才能放心跟著走。」

動社鼓勵民眾了解我們所食用的動物性產製品,並從不過度肉食開始,進而改善人類與動物的生存環境。她強調:「不管你吃不吃牠,都沒有生命該被虐待。」

想解決問題 要懂得位移

「NGO永遠要懂得位移。」陳玉敏再道出自己的工作哲學。起初要為一個議題發聲時,要先作「敲磚者」,當你持續努力的敲磚時,就會吸引越來越多願意一同打破這面牆的夥伴;但是一旦已經匯集龐大的敲磚力量、你知道要擊破牆面指日可待時,你就得「移動位置」,換成新一面磚瓦的「建造者」,開始進行另一個系統的建置工作,否則整個系統就會瓦解。

相較大多人不敢選邊站、也怕站錯邊,動社則是「扮白臉也扮黑臉」。

陳玉敏進一步解釋,動社為弱勢的蛋雞發聲、要求蛋農人道養雞,但當農民需要協助時,他們也會給予支援;而面對政府與企業等權力者也願意支持友善畜牧的時候,自己就得消除對立、變換位置,與他們站在同陣線上。陳玉敏強調,儘管社會上一定得有對立者、衝撞者的存在,但「位置不是恆常的,能觀察局勢、適時改變自己任務,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動社一路走來,面臨資源短缺,人力不足等難題,也面對業者攻擊謾罵,成員們幾度睡前焦慮到無法入眠,但至今仍堅持為改善動物處境努力,希望有一天能讓台灣真正實現友善畜牧的願景。

動社:即刻連署! 解放蛋雞、維護自身健康!

後記─動社需要大家協助:

文章出刊日,適逢動社面臨辦公室租約到期,必須搬遷。由於動社二十來年,累積龐大研究、調查資料,近幾年亦籌辦「動物保護學院」,因此希望尋找一個交通便利,能方便學員前來上課的場所。

辦公室坪數需求:50 坪以上,預算:三萬五到四萬之間,還請大家幫忙留意。若有消息,請聯繫:02-22369735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