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青農:暫時停止厭世 | 01 厭世為何

厭世,非這幾年才冒出的詞 *1;於此,我想簡單地就現下所流行的定義論:

低薪導致年輕人在經濟壓力之下失去生活,過著被錢追著跑的生活成為厭世代,看不見自己的未來,甚至落入貧流層再也無法向上流動。| 關鍵評論 厭世代特別報導

早在「厭世」一詞攻佔我們的手機螢幕,與發酸冒苦的職場菜鳥深夜對話前,其磅礡之勢早已攤上三更點燈的讀冊桌案,如過勞的細胞,日夜不懈的突變,再突變,伺機而動,最終成為令人聞風色變的癌。若張愛玲所謂的生命,為一襲爬滿蚤子的華美衣袍,那厭世代的我們,即是——在含苞待放的年華,如捻熄的菸蒂般,違法地,被扔進臭水溝裡。

當社會風靡著厭世,光的沙漏始聚焦於青(少)年,朝那初生之犢的背上堆累光塵。第一次,我們被推上能夠厲聲控訴這個世界的舞台,一個個「原告」舞刀弄劍似地跨過了現實與虛擬之界,在不同的討論區烽火連三月;在IG上黑色幽默般地標記起 #厭世臉,甚或包裝之為流量與商機。

若貧窮是罪魁禍首,該去哪裡擒拿它?往刀山油鍋似的數字裡覓嗎?

無感的國家GDP、凍漲的薪資、高漲的物價、高空屋率對比天文數字般的購屋頭期款、偷偷摸摸上漲的房租、加班卻不能加錢的薪資單、畢業即負債的學貸等等。

針對上述問題,在資本主義*2與全球*3之無形架構(Invisible Structures*4)下,大眾所認同之解決方案可能為:經濟發展,也就是賺錢!賺錢!賺錢!然而矛盾的是,「全球化」之於M型社會—即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卻有火上加油之勢;而我臆測,正在啃嚙文章的你,不會是那幸運的天選之人——新富人。

你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你可能已經從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而不自知。| 大前研一

來源: 《讓你看懂所謂的M型社會之貧富差距》 by 愛麗思1號

暗處,藏鏡人說:

賣憨阿,不開發,台灣甘會好?

所以,阮作伙…

繼續,拚個研究所文憑好打破22K門檻 / 但是學貸怎麼辦?

繼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同意政府與財團玩大富翁,把農地都圈起來,發展觀光蓋民宿,或者增加就業機會,蓋科技園區*5 / 而島嶼的糧食自主權*6應該被犧牲嗎?

繼續,開發更多能源,以維持穩定供電,然而消極鼓勵使用者節能 / 掏空未來的地基。

哇,這個不一樣哦!英明的市長將大力推動社會住宅*7呢!/ 但是,在3+3年租約的限制之下(依據台北社會住宅法,經濟或社會弱勢者得延長為12年),低收入戶者未來是否真有能力搬出去?抑或貧窮世襲*8,子女紛紛淪為窮二代。

我深感困惑的是:若繼續把翻轉社會的籌碼壓在「開發」上,而非「退後一步,海闊天空」式地,重新探討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並進一步檢討自身的行為與思考模式;則我們,以及尚未出世的孩子,未來何在?我們是否將能夠遠離貧窮,不再厭世?

面對接踵而來的複雜問題,常是剛找到一個線頭,便欣喜若狂欲拍案,誰知一扯,卻把藏在暗處未看清的盤根錯節都給勒死了。

人們經常把自己陷於二選一的尷尬境地,就像某齣電影:幼稚園老師讓小朋友們選邊站,分別有「坐著尿尿」與「站著尿尿」兩個選項,最終,有個小男孩站在分隔線上,他理直氣壯地向老師說:「我大便的時候也會坐著尿尿呀!」


貧窮,不是因為不開發。

真正的貧窮是因為沒有選擇的無力感,並時時拿社會標準與自己比較。| 《探索樸門:超越永續的原則與道路

Napalm (Can’t beat the Feeling), from: In the darkest hour there may be light, 2006 / Published by The Serpentine Gallery and Other Criteria

在利於資本累積的消費主義下,人們企圖往心靈的空洞投擲更多用錢買來的東西,需索無際,可怕之極有如——越戰期間,往越南的村子無差別投擲汽油彈的戰機。你問,這難道不是人的本性嗎?是,也不是,因為我們終究看不見那雙看不見的手。是誰將你困在社會的五指山下,而唐僧何在?


我們可以厭世,我們必須厭世。

憤怒吧!憤怒是戰鬥的一部份。你必須學會控制它 。|電影 鯨騎士

憤怒之餘,學著去理解「厭世為何」,向外探求若仍無解,便望內摸索罷,思考我們能做的改變是什麼;勿輕視一分錢的力量,因為在厭世代,它是「最有力的選票」。


後記

有朋友向我反應文章資訊過雜,難以消化。作者在此深感抱歉,因為我的邏輯有點差,日常與人對話也經常行跳躍式,外加很貪心,所以做個補充說明 (笑)。

首先,【厭世為何】之「為何」二字有兩個意思:一是探討什麼是厭世,二是剖析為什麼厭世。希望透過我赤裸地對上述二點的闡釋,能夠讓讀者近距離了解我對這個社會的主觀看法,同時間接交代我——從升學主義的小孩,走上農民這條路的原因。

最後,我相信在閱讀此文的讀者之中,必定有人認為我的觀點錯得很離譜,但沒關係 :) 我尊重您與我的不同;因為每個人對幸福或成功的定義本來就不盡相同,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看法。


關於【青農:暫時停止厭世】

我今年23歲。我決定以友善耕作的方式務農,彎腰生活。

自2015年休學後,我開始了一次又一次逃離台灣與自己的旅程;在這過程中,陳腔濫調似地如無數背包客網紅:「我找到了喜愛的生活模式與信仰(三觀)。」因關愛土地與生命的固執,在世界與自己之間撕扯,而生痛楚,進而厭世;然而,在2017年,我前往東南亞,於流徜著母親之河的土地,與許多均齡25歲的青年農夫交流、生活(系列文章),我才體悟:「正因年輕,才更值得把光陰踩進腳底的土泥中,滋養萬物」,扎根之念因而萌生。

厭世,是因為我對這個世界還有期待;而務農,是我為厭世的狀態按下暫停的方式,也是我找回坦率回答「人出生是為了什麼」的能力。

於此,我將記錄從農之路,也許一波三折,但開始了,總是好事。

勞力 lóo-lat。


延伸閱讀與影片:

*1 青年們請安心厭世因為百年前的厭世其實很正面 | 陳建守,歷史學柑仔店
*2 《你所不知道的資本主義》 | 公視,Youtube 共6集
*3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I | Crash Course World History,Youtube (中文字幕)
*4 Permaculture’s Invisible Structures: The Economic Dimension | Aline Van Moerbeke,Medium (英文)
*5 農地開發夢魘再起!竹東農民三十年血淚抗爭,縣府重啟竹科三期開發計畫 | 劉怡馨,上下游
*6 探索世界糧食的背後真相:市場、權力和糧食體系的戰爭 | 江泓儒、陶中麟、劉乃華,社企流
*7-1 新混居時代──社會住宅的共融挑戰 | 張子午,報導者
*7-2 豪宅放著沒人住,荷蘭人民居然可以「合法佔領」?空屋閒著就必須讓給有需要的人寄宿! | 好房網,風傳媒
*8 「貧窮世襲」與「霸凌」何干?原來都是「有關翻身」的困局 | 吳齊殷,巷仔口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