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囚禁海龜當許願池,澎湖大義宮涉虐待 「跟一個痛苦的生物許願,會有什麼結果?」

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大義宮,是國內唯一合法飼養海龜的廟宇,但國內動保團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簡稱「動社」)蒐證後指出,廟方未盡善待動物之責,三十年來將十幾隻海龜養在不見天日、環境惡劣的密閉地下室中,公開展示讓民眾參觀,甚至將水池營造成「許願池」,誘導遊客朝池中投擲硬幣,造成海龜體內重金屬汙染。

大義宮海龜展示期限即將在本(11)月底到期,動社今(2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儘速介入處理,並在大義宮如實改善飼養環境與空間之前,澎湖縣政府不應發予展示許可。對此,負責單位澎湖縣農漁局生態保育科回應,近年來已安排獸醫師定期為大義宮海龜進行健康檢查,檢驗報告一切無恙、環境也合乎標準。

大義宮是在民國78年《野生動物保育法》實施前就持有海龜,來源是當地漁民誤捕上岸後再移送至該地,由於當地廟方與村民認為海龜能保佑漁民出海作業平安,因此長年將其飼養在廟內。在83年修法後,飼養保育類動物需依法辦理登記,若公開展示每年也要向縣市政府申請許可,澎湖縣府迄今年年發予大義宮許可證,允許公開展示這些海龜。

大義宮將十幾隻海龜養在密閉地下室中,並將水池營造成「許願池」,誘導遊客朝池中投擲硬幣。(照片提供/動社)

海龜被囚禁在小水池被丟錢幣,互咬爭食又有重金屬污染

「為澎湖縣大義宮海龜請命!停止不當圈養、展示海龜!」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動社去(106)年五月前往大義宮關心海龜情況,看到共八隻身長均超過一公尺的海龜被囚禁在地下室的小水池內,其中有兩隻玳瑁、五隻綠蠵龜、一隻赤蠵龜,「但是現場環境密不透風,陽光難以進入,許多民眾都會朝水池丟擲錢幣許願,恐會造成海龜體內重金屬汙染問題。」

在104年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學生郭芙的碩士論文「台灣常見海龜血液中重金屬濃度之初探」中,就曾針對多處的海龜收容所進行抽驗,並指出大義宮綠蠵龜血液中的重金屬銅、鎳、汞濃度皆高於野生綠蠵龜,且大義宮水池之重金屬濃度也偏高,可能導致海龜肝腎功能下降、影響重金屬代謝,有罹患肝臟和腎臟疾病的風險。

獸醫師李宗賢也指出,若海龜長年照不到太陽,會導致海龜無法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3,影響龜殼生長所需要的鈣質吸收;此外,狹窄的居住空間也容易讓海龜有互咬、爭食的行為出現。

新聞小辭典: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將海龜列為瀕臨絕種動物,並嚴格規定圈養行為。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FWS)103年發布一份專屬海龜的圈養標準,包含展演、運送、設施、水質、飲食等,其中清楚制定了不同身型的海龜活動空間大小,身形長於50公分的海龜至少應有「身長七倍、龜殼寬度兩倍,最小水深為一公尺的生長空間」;每增加一隻海龜,就必須增加50%的表面積空間。

習性獨居的海龜被群養在狹小的水池內,身長均已超過一公尺,因環境惡劣造成緊迫而相互攻擊。(照片提供/動社)

動社:情況慘不忍睹,30年就死了十隻海龜

對比在海中遨遊自在的海龜,從動社拍攝的大義宮海龜影片中,可清楚看見這些海龜生活在極度狹小並有管線貫穿四周的水池內,只能緩緩沿著池壁不斷來回游動,不時相互碰撞摩擦。

此外,由於海龜屬於獨棲型動物,在大海中鮮少集體行動,只有求偶時才與同伴相會,動保團體也直批大義宮將海龜密集飼養,已違反其自然習性,也造成海龜搶食、打鬥等「緊迫症候」行為,長期下來會造成許多疾病甚至大幅縮短海龜生命,「情況慘不忍睹,明顯有騷擾、虐待保育類動物之嫌。」陳玉敏說。

然而政府長年無法明確掌握被送進大義宮地下室的海龜數字。雖然廟方自行公布75年所持有數字為九隻,但根據海委會統計歷年海龜死亡紀錄,從86年到現在(政府統計始於86年),在大義宮內已有十隻海龜死亡(九隻綠蠵龜、一隻玳瑁),加上現存的八隻海龜(五隻綠蠵龜、一隻赤蠵龜、兩隻玳瑁),換言之,大義宮從過去到現在至少飼養過18隻不同種類的保育類海龜。

陳指出:「一般海龜可活100歲以上,但大義宮30年中就養死了十隻海龜,這樣的死亡數字非比尋常,中央到地方政府保育管理失職、難辭其咎!」

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攝影/林珮君)

動社呼籲政府,不應續發展示許可

去年六月動社出席澎湖縣政府在當地舉辦的說明會,要求將大義宮飼養的海龜移地收容或評估野放,當日廟方及村民皆表示會於下半年改善飼養環境、擴建飼養水池區;不料承諾全跳票,如今海龜依舊受困在密閉的地下室水池中。陳玉敏表示,若廟方認為海龜能保佑漁民出海平安順利,更應該善待牠們,給牠們優質的生存環境、以人道方式飼養。

大義宮海龜展示期限即將在本(11)月底到期,動社直言,政府具有公權力、能遏止廟方不當對待海龜之行為,要求負責的海委會海洋保育署積極介入處理,應儘速沒入海龜、進行救援與醫療;同時,動社也認為在大義宮如實改善飼養環境與空間之前,澎湖縣政府不應發予展示許可。

澎湖農漁局:海龜健康檢查一切無恙

對此,負責單位澎湖縣農漁局生態保育科科長陳金龍表示,近年來已安排獸醫師定期為大義宮海龜進行健康檢查,檢驗報告一切無恙、環境也合乎標準,目前沒有考慮要求廟方進行水池環境改建;此外,縣政府每年5-10月會分批送二至三隻大義宮海龜至澎湖水產試驗所戶外水池曬太陽,讓剩下的海龜在大義宮「輪流展示」。

不過當記者要求查看海龜的健檢紀錄時,陳僅表示資料目前不在手邊、無法取得。對於今年度的大義宮海龜展示申請,他則回應:「還是會通過,應該啦。」

另一方面,他強調,目前縣府已要求廟方設立「禁止遊客投擲錢幣到水池」之告示牌,只是究竟能不能達到遏止效果?「其實廟方也很難管控(遊客行為)啦,像那種五、六十歲的年長者哪知道你是什麼法?」「不過有時候只是投一個錢幣啦,影響真的不大。」

當地遊客會朝水池投擲硬幣許願,動保團體擔憂這樣造成海龜體內重金屬汙染。(照片提供/動社)

民眾:「跟一個痛苦的生物許願,會有什麼結果?」

現場也有關心海龜保育議題的民眾出席聲援記者會,民眾李振春表示,四年前曾到澎湖大義宮遊玩,親眼目睹數隻海龜擠在狹窄的水池,「那個環境真的很髒,海龜一游動就揚起塵土,海龜眼角明顯發炎、甲殼看起來也不是很堅硬。」

李振春平時喜愛浮潛,他解釋一隻成龜平均體重250公斤,在海中因為有浮力、能輕鬆在海中悠遊,但在水深不夠的小池子中,海龜拖著沈重身軀、寸步難行。他直批,這根本不是生命教育,「生物教育絕不會把活生生動物放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更何況你跟一個痛苦的生物許願,會有什麼結果?」

只是無奈多年來反映未果,李振春表示自己四年來寄了四百多封陳情書給澎湖縣政府,要求政府介入處理大義宮不當對待海龜之行為,卻遲遲沒有得到回應。

註: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等物種俗稱海龜,皆屬《野生動物保育法》「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依該法第16條規定,任何人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買賣、陳列、展示、持有、輸入、輸出或飼養、繁殖。

《保育類或具危險性野生動物飼養繁殖管理辦法》第3條也規定,保育類的飼養場所,需依動物種類及習性,提供適當的食物、飲水以及充足之活動空間,注意其生活環境之安全、遮蔽、通風、光照、溫度、清潔及其他妥善之照顧,並應避免易遭騷擾之環境,違者可依法開罰台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