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農業政治貿易戰 03》台灣鳳梨出口超過九成依賴中國,銷量三倍躍升是福是禍?

文/焦鈞(水果政治學一書作者)

2005年「連胡會」兩岸融冰,造就了台灣水果銷中熱潮;暴起暴落的政治採購對台灣農業帶來多項影響。2019年中國對台農業政治貿易戰再起,台灣如何因應?《上下游》邀請專家分析,專題將持續刊出,閱讀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鳳梨出口中國榮景,2014年三倍躍升

鳳梨在上個世紀為台灣賺取不少外匯,50歲以上的台灣民眾也都吃過台鳳鳳梨罐頭,甚至在十多年前中國大陸二線城市經濟正在起步的階段,台灣的鳳梨罐頭又再次成為火紅的伴手禮。不過,生鮮鳳梨出口從2012年開始竄起,特別是出口中國市場在2014年呈現近三倍的躍升;到底鳳梨在中國市場的榮景會持續下去?是否背後仍有政治採購的拉力在支撐?台灣鳳梨出口如何進一步分散市場風險?以下是我們的深入解析。

從趨勢上來看,鳳梨出口在2014年到2016年之間呈現巨幅增長,2014年出口9千公噸,兩年後迅速成長到2萬9千公噸的高峰;2018年再創歷史新高,來到近3萬2千公噸,金額高達12億3685萬元台幣(4183萬5千美元)。但這並不是一個值得令人感到慶幸的數字,因為整個市場的出口比重,超過九成都在中國市場,這是一個非常畸形的現象。

近五年出口日本的鳳梨停滯,中國市場一枝獨秀

對比過去日本還是台灣重要的鳳梨出口國,近五年出口日本的鳳梨幾乎呈現停滯狀態(見下圖表),中國市場一枝獨秀的情況愈發明顯,讓人不禁憂慮整個市場風險分散的工作,幾乎是零成效。且這成長數字背後,政策性採購基本上已經退場,現在多數都是中國方面的水果貿易商或通路商,直接向台灣農民的鳳梨生產產銷合作社,採購出口。

也就是說,銷往中國的鳳梨已自成一格,基本上與外銷日本鳳梨是兩套不同的思路與操作模式在進行;前者以量取勝,後者仍須顧好產品品質,以維持訂單的穩定性。

鳳梨面積六年成長幅度26%,集中種植「台農17號金鑽」品種

另外,台灣鳳梨的種植面積,很明顯地隨著2014年出口爆增開始,呈現一個上揚趨勢;2011年鳳梨種植面積是谷底的9029公頃,到了2017年已經來到11,452公頃,成長幅度超過26%,著實驚人。(見下表)放眼中南部,過去只在山坡地排水良好的地區種植鳳梨,現在變成是只要向台糖公司租地幾乎都是種鳳梨,可見一斑。

缺乏「產地溯源機制」易魚目混珠

鳳梨的擴大種植均集中「台農17號金鑽品種」,主要原因是該品種為中國市場銷售所喜好;但根據筆者過去經驗,多數銷往中國市場的金鑽鳳梨,特別是打著「屏東產」的名號,卻不見得來自屏東,更多數是來自嘉義、台南一帶,這也使得台灣這一端的出口貿易商,在缺乏「產地溯源機制」的情況,更多魚目混珠的台灣屏東金鑽鳳梨,透過小三通、大三通進入廈門、上海口岸銷售。

台灣鳳梨出口超過九成依賴中國,是否風險過高?

數字已經告訴我們事實,台灣鳳梨的「唯一出口市場」就是中國。熟知國際情勢者也都知道,在2013、2014年開始的出口增長,來自於中國與菲律賓當時的南海黃岩島爭議,中國技術性禁止菲律賓的鳳梨進口中國,讓台灣的金鑽鳳梨找到了一個「出口」。

問題在於,這樣一個鳳梨出口的產值,農民是否滿意?中國市場佔了超過九成比重,如此一個「畸形」的出口結果,是有利於台灣鳳梨產業發展環境,還是害了台灣的鳳梨農民的長期生存?

由於出口鳳梨的主要產地在屏東,政府大力輔導當地農民生產合作社,目的是為了穩定鳳梨出口的品質與數量,也確實起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終問題仍在進口端的中國市場進口商,他們是否願意「長期經營」台灣金鑽鳳梨這個品項市場?還是說,菲律賓的跨國企業廉價MD2品種鳳梨會再重新回到中國市場,琵琶別抱呢?

台灣南部準備銷中的鳳梨,正在進行包裝作業(攝影/蔡佳珊)
攝影/蔡佳珊

市場傳言台灣鳳梨品質控管不佳,是否將影響前景?

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做為出口端的台灣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也就是經由更高的標準化,讓台灣鳳梨的出口產值能夠再向上提升,以區隔跨國公司的大規模種植的低價競爭。台灣鳳梨的競爭優勢就是風味與口感,但缺點就是品質控管受到天候影響變異太大,與跨國公司品種相比,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因為口感較甜的鳳梨保鮮期較短,且近年來氣候異常使鳳梨含水量偏高(所謂的「肉聲鳳梨」),也多不利出口的品質一致性。

近幾年一直傳出外銷中國市場的台灣鳳梨,品質控制愈來愈糟(肉聲鳳梨居多),連前往中國考察台灣鳳梨外銷的日本專家都大嘆,如果台灣方面的出口商再不好好控管品質,台灣鳳梨外銷的好光景將剩不到幾年。

台灣鳳梨應建立更完整出口產業鏈

從數字的正面意義解讀,台灣金鑽鳳梨確實已經在中國市場站穩腳步,但接下來必須注意的是避免「自亂陣腳」,特別是一旦遇上氣候異常產量不穩定的時候:這幾年經常發生,當生產過剩時便削價競爭、生產不足大家又反過來拉抬價格不出貨。這也是過去台灣生鮮農產品出口的宿命,對於國外市場的認知程度不清,又不懂得後有國際市場競爭者的追兵,往往幾年光景就把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

農政單位計畫在鳳梨的主要產區屏東設置一套全自動化的清洗、分級、包裝的出口專用設備,這對於提升鳳梨出口附加價值絕對是一個正面的訊息;只不過這樣的工作要如何讓更多農民參與其中,而不只是台農發一家公司的任務,就有賴政府部門更多的耐心與溝通,讓鳳梨出口產業鏈的建立,畢其功於一役。

延伸閱讀:

2019農業政治貿易戰系列閱讀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上下游News&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