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蜜蜜棗被譽為「爆漿蜜棗」,皮薄多汁,受到市場喜愛(攝影/劉怡馨)

農人翻身因為她!邱祝櫻投入蜜棗育種近30年,爆漿多汁百花齊放

咬下一口渾圓、青綠的果實,多汁又爽口、甜而不膩,乍看以為是青蘋果,原來是目前正盛產的「珍蜜蜜棗」,而這僅是其中一種品種。台灣蜜棗品種猶如百花齊放,各具特色,從果皮厚度、甜度、果汁率、果實大小各不同。

蜜棗最初從印度傳進國內,該品種果皮厚、澀味較重又小顆,是老一輩人對棗子的既定印象。不過,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果樹研究員邱祝櫻一頭栽進蜜棗育種後,從此翻轉蜜棗的世界。

高雄改良場研究員邱祝櫻一頭栽進蜜棗世界,至今總共研發九個蜜棗品種(攝影/劉怡馨)

邱祝櫻研發九種蜜棗,品種各有特色

邱祝櫻2001年發表第一個育成的品種「高雄2號春蜜」,其為晚熟型品種,產期近市場尾聲,迴響不如預期,兩年後就被其他蜜棗取代。不過,她仍持續育種,至今共研發九種蜜棗品種,包括「高雄2號春蜜蜜棗」、「高雄3號黃金蜜棗」、「高雄5號青蜜蜜棗」、「高雄6號甜心蜜棗」、「高雄7號櫻桃蜜棗」、「高雄8號珍寶蜜棗」、「高雄10號玉寶蜜棗」、「高雄11號珍蜜蜜棗」、「高雄12號珍愛蜜棗」。

一字排開的九個品種各具特色,邱祝櫻如數家珍地介紹。7號櫻桃蜜棗果實較小,適合女生吃,但農民不喜歡,市場也較不能接受,「採收很耗工,果實小,價格較差,無法突破市場。」隨之而來的8號珍寶,多汁微酸的口感,造成市場熱烈迴響,成為農民主要栽種的品種之一。不過生長勢較弱,產量不高,「最怕冬季高溫,不耐南風。」

高雄8號珍寶蜜棗(邱祝櫻提供)

11號珍蜜「爆漿蜜棗」多汁如西瓜

從8號珍寶變異的高雄12號珍愛蜜棗,除了口感保有原來的特色以外,顏色偏淺綠色到綠色,甚至耐南風、不怕冬季霪雨,產量又高一些,為春節前適合送禮的品種。

不僅如此,2013年邱祝櫻推出「11號珍蜜」,被譽為「爆漿蜜棗」,「顛覆棗子印象,多汁到像吃西瓜一樣。」其果肉細嫩、皮薄多汁,受到市場喜愛。蜜棗一般產期為十一月至過年前,搶攻精品送禮市場,但該品種為年後採收,雖錯過送禮佳期,卻可在年後各蜜棗品種採收完畢,獨剩其大放異彩,走內銷、外銷皆可。

珍蜜蜜棗被譽為「爆漿蜜棗」,皮薄多汁,受到市場喜愛(攝影/劉怡馨)

「影響口感的關鍵在於果皮、肉質、果汁率。」邱祝櫻說明,即使甜度不高,但多汁吃起來就很爽口;若是甜度高,但果皮澀,就會吃起來很辛苦。蜜棗市場主流品種除了官方選育品種,尚包括農民自行選育種,例如中葉、三木、金桃,但口感皆不如11號珍蜜。

金桃蜜棗(邱祝櫻提供)
中葉蜜棗(邱祝櫻提供)
三木蜜棗(邱祝櫻提供)

育出第一個品種花了八年,遺憾「10號玉寶」沒上市

不過,育種並不簡單。邱祝櫻回憶育出第一個品種花了八年,剛開始花比較多時間,必須先建立種原圃,從中選出具有潛力的品種。「每顆果實都要去試,好的就拿回實驗室,做徹底調查。」她回憶當初吃到11號珍蜜果實,「不得了,怎麼會有這麼好吃、多汁的品種。」

種類繁多,但主流品種仍只有幾項,邱祝櫻認為遺珠之憾就是「10號玉寶」。它其實是很好的品種,吃起來最沒負擔,果皮薄、果汁多,卻因為果實不大,加上隔年11號珍蜜就出來,因此未受到廣泛推廣。「如果我要自己種,一定選10號,因為市面上少,它就像小籠包那樣大小,果核也小,果肉很細緻,10號沒出來,真的很可惜。」

10號玉寶蜜棗(圖片/高雄農改場)

邱祝櫻:蜜棗公主不敢當,是奴婢 都要下田

外界稱邱祝櫻為「蜜棗公主」,她則笑稱「自己是奴婢,絕對不是公主,都要下田。」邱祝櫻從屏東農專畢業後,便進入高雄改良場,一待就是將近30年,她打趣道:「所以很膩啊!希望早點退休。」

不過,談起未來蜜棗品種開發,她又一本正色說到,目前品種都不太耐逆境,蜜棗種植最怕遇到颱風,枝條被折斷、落花,果實就受到影響,會有些雜斑,甚至果皮黑掉,「等於沒用,只能疏果疏掉。」應該研發耐長途運輸、高低溫、冬季霪雨的品種。

農友可以不同品種作產期調節,全年都有收入

研發眾多品種,邱祝櫻期望建立一個模式,農民可利用不同品種產期調節,從十二月一路採收至隔年四月。「年後主要是怕市場崩跌,通常元宵節前,價格都不是太好。」不過11號品種產量高,可以彌補價差,不少農民栽種此品種,搶攻年後市場。一般農民栽種兩個品種以上,利用不同品種調節產期、分散工作量,年前主要種植8號、12號珍愛,年後就種植11號珍蜜,採收期延長,收益也提高。

邱祝櫻進一步說明,市面流通的老品種中葉、三木,品質略遜於改良品種,果汁率少,價格差,但產量高,主要走一般批發市場。而改良種8號、12號、11號珍蜜、雪蜜,主要搶攻精品宅配市場,一顆要價百元以上。

珍蜜蜜棗讓農民翻身

珍蜜價格一台斤50至200元都有可能,一則因為大小差異,二則因為年前送禮,價格較高,年後至元宵節前,買氣低落、價格最差,之後價格又會慢慢攀升。而老品種跟新品種精品級的蜜棗,價差又可差到兩、三倍。

「好幾個農民本來種棗子快過不下去,因為種珍蜜翻身。」邱祝櫻說,有些農民過去種植老品種,價格不高,而8號、12號雖然好吃卻不好種。但11號珍蜜最大優勢在於品質好、產量多又好種植,農民轉換困難小,且由於其產期為年後競爭少,「有農民跟我說珍蜜有次採收到五月初,上台北拍賣市場,一公斤賣到一千元。」

珍蜜蜜棗可從年後一路採收至四月底,不僅品質好,產量也多(攝影/劉怡馨)

新加坡、香港距離近,比日本更適合外銷

泰國、中國、印度皆有種植蜜棗,但品種較舊,栽培模式、疏果程度不高,導致果實小,風味跟台灣相較起來仍有差異。台灣蜜棗香甜、多汁、果肉又細緻,具有外銷潛力,不過以中國為主要市場,邱祝櫻推估約佔八成左右。

近年台灣也持續努力外銷至日本,不過受限於檢疫問題。邱說明,檢疫處理費用高,除了農藥殘留檢驗,棗子中心溫度必須維持1.2度C,持續14天。且果實顏色必須較綠,才不會有褐斑,外銷品種受限,以金桃、12號、11號為主。

「很多日本人沒看過、吃過蜜棗,過去外銷反應不錯,都說很好吃。」雖然市場反應良好,但邱祝櫻認為,日本檢疫費用、空運冷鏈成本高,外銷上有一定困難。

邱祝櫻表示,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才是新興、有潛力市場。外銷碰到最大困境就是檢疫問題,日本、韓國高端市場,檢疫要求嚴格,「但熱帶水果經不起摧殘。」為了外銷,七分熟就要先採收,品質一定無法到最好。「有些國家需要長途運輸,加拿大運輸需要十五天以上,等於上市銷售時間更短。」

邱指出,新加坡、香港空運增加,可望成為第二市場,「果農今天採收,隔天空運到香港就能上架,是最新鮮的蜜棗,也不會有檢疫問題。」她指出,「為什麼一定要把目標放在日本?其實只是作為指標意義。」

大社農友積極外銷,日、中、杜拜開拓市場

大社農會今年積極外銷日本,目前已出口一公噸11號珍蜜。大社區農會推廣部主任謝明元說,去年出口日本兩、三公噸,今年也持續找農民合作外銷,「有多少、賣多少。」而甫獲得「蜜棗王」稱號的高雄大社果農李永聰,也積極拓展外銷,建立「牛魔王」品牌,年前外銷中國三、四千公斤。

除了中國市場,李永聰也陸續送樣品至杜拜、香港,價格達一台斤180、220元,走高端禮盒路線,「沒送樣品,人家不知道你東西好不好。」未來在杜拜其他國家,就能看到牛魔王的品牌,「慢慢累積知名度。」

李永聰認為,雖然國內宅配市場價格好,但是國內年後市場量慢慢降低,因此希望拓展外銷,「去年開始嘗試以11號打外銷市場。」像前幾天出口杜拜,「貿易商就說到貨的蜜棗超甜,一定可以大賣。」

大社蜜棗農李永聰(右)與其兒子李俊達(左)(攝影/劉怡馨)

李永聰種植五分半12號珍愛、四分半11號珍蜜,以宅配市場為主。過去他也曾種植印度老品種,「但採收期不一致,又澀又難吃。」在邱祝櫻研發多種品種後,一路更新到現在,「我們都跟著她走。」

雖然蜜棗種植,當年度就可採收,但更換新品種時,難免遇到困難,像是嫁接不成功,產量不多。「但要拚啊!要跟著時代潮流走,不然會被淘汰,客人喜歡嚐鮮。」第一年為磨合期,第二年就會慢慢穩定。

果農:沒有高雄農改場,就沒有今日台灣蜜棗的成果

高雄大社蜜棗果農蘇文財從民國83年開始種植蜜棗,以前多種植「高朗1號」舊品種,之後跟著種植珍寶、珍蜜、珍愛等。「只要能吸引消費者,農民收益有改善,農民接受新品種程度就高。」

不過,蘇指出,每個蜜棗品種都有不同個性,要慢慢了解如何照顧。「每個品種連採收都不一樣,珍愛跟珍蜜,要看蜜棗尾巴,轉色就可以採收;舊品種則是看蒂頭是不是全開。」他笑說,「第一次種新品種的時候,連怎麼看、怎麼採收都不會,邱博士實際採幾顆給我看,我才知道。」

「熟悉一個品種要花兩年。」尤其要注意疏果量,「疏果徹底與否,影響後續品質跟產量是天壤之別。」每換一種品種,就是一次學習,蘇文財認為,「好品種就是要跟著時代走。」以前舊品種平均果重才2兩,現在品種果重約3兩半到4兩間。

蘇文財指出,自己主要種植珍寶、珍蜜、珍愛,利用其成長期長短特性,錯開採收時間,一路從十一月採收至隔年四月中。不僅減少採收人力,又能維持好品質蜜棗不斷出貨。

蘇文財除了自產自銷、送批發市場,也穩定外銷香港。他表示,今年外銷香港第三年,從十二月初到隔年三月中,數量約一週600斤,「中國跟台灣棗子口感真的差很多,氣候決定品質。」他也強調,「沒有高雄改良場,就沒有今天台灣蜜棗的成果。」

延伸閱讀:

《透南風。旬味》蜜棗,惡地土壤中的綠珍珠

挺過颱風摧殘 棗農意外找到「珍愛」果肉甜脆多汁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