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軍蟲0617》危機升高!台灣發現「成蟲」繁衍生根,啟動強制噴藥防治

秋行軍蟲危機升高!台灣本島發現秋行軍蟲成蟲,亦即登陸於台灣的第一代秋行軍蟲,已在本地繁衍第二代。農委會宣布,明(18)日起防治措施正式進入第二階段:發生蟲害地區不以「焚燒」或「掩埋」,而是直接「噴藥」殺蟲。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強調,儘管疫情險峻,但呼籲農友「不要因恐慌擅自用藥,仍須發現秋行軍蟲通報後再用藥。」以免產生抗藥性問題和影響食物安全。

另外,考量未來秋行軍蟲可能每年都會隨氣流飛來台灣,在第二階段將極力收集秋行軍蟲在本地生態、寄主植物與藥劑實施效果等資料,累積有效的防疫方法,以便在第三階段「自主管理」時提供農民一套完整的防疫配方,讓農民有能力處理蟲害問題。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攝影/林珮君)

本島發現本地世代成蟲,18日啟動第二階段「強制噴藥」

「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簡稱「應變小組」)今(17)日表示,截至17日上午,國內已捕獲秋行軍成蟲共計21件(55隻),包含離島地區(金門、馬祖、澎湖)11處、抓到21隻,以及本島(新竹縣、苗栗縣、嘉義縣、屏東縣及花蓮縣)計10處、誘捕到34隻。

防檢局局長馮海東表示,當前已在多個縣市田間捕獲秋行軍成蟲,「6月15日我們在嘉義東石一處銷毀田區發現剛羽化的雄蟲,正在路邊休息、被我們人為抓到。」13日也在台東鹿野玉米田區找到疑似卵塊1個,昨日於嘉義六腳銷毀田區內發現疑似蛹1個。種種事證顯示,土壤中早有蛾蛹陸續羽化,研判登陸於台灣的第一代秋行軍蟲,已在本地繁衍第二代,因此當前需要更有效的防治作為。

因此農委會今日下午兩點召開專家會議會後,即宣告國內的秋行軍蟲防治措施將從明日起,正式進入第二階段:發生蟲害地區實施強行用藥防治。

苗栗大湖捕獲的秋行軍成蟲(圖片提供/農委會)
台東鹿野秋行軍蟲卵塊(圖片提供/農委會)
嘉義六腳發現的秋行軍蟲蛾蛹(圖片提供/農委會)

另外,自本月8日發現首例秋行軍蟲幼蟲案例後,疫情通報件數急速攀升,截至目前共有68例,皆在玉米田中,其中44件已完成焚燒或掩埋,其餘還在處理中。疫情遍及全台,僅剩南投縣、基隆市、嘉義市、新竹市尚未傳出發現秋行軍蟲。

第二階段防疫措施,藥劑、工資全由政府負擔

馮海東進一步解釋「第二階段」防治作業流程。18日0時起,一旦在田間發現秋行軍蟲,且經農業改良場依型態鑑定確認後,不再使用現地焚化或掩埋之銷毀方式,而是劃定管制區、採行噴藥處理,周邊田區也會懸掛性費洛蒙誘集器加強監測(每公頃掛1組)。

噴藥時,會由地方政府依據田區面積大小決定以雇工方式噴灑、或是付工資給農民自行用藥,藥劑品項以日前防檢局緊急公告的11種玉米秋行軍蟲防治藥劑為主,會由政府統一購買、供應給地方政府,「藥劑費用、噴藥工資全由防檢局負責。」

該「疫區田地」的移動管制不設限三個月,而是從發現秋行軍蟲當天至作物生長季結束為止。目前正值玉米生長期,普遍再10-40天就能收成,馮強調,藥劑的施藥時期和方法會按照公告規定,在採收期 9-21天前停止施藥,因此不會影響作物的採收和販售。

防檢局局長馮海東(攝影/林珮君)

蟲害田區不再進行銷毀,取消銷毀補償、通報獎勵至21日

此外,由於農委會修正防治作法,即發現蟲害田區不再進行銷毀作業,因此已取消相關的銷毀補償(割除作物後以每分地3,000元補貼農民)和休耕補助(原規定,「疫區」產區三個月內也不得再種植任何可能吸引秋行軍蟲覓食的作物,故農委會將按照休耕補償措施,在作物清除復耕前的休耕期間,給予農民補償)。

通報發現秋行軍蟲的獎勵措施仍在實施中,截至21日為止。農委會呼籲,農民還是要做好田間管理、積極巡田,一發現秋行軍蟲就立刻通報防疫單位。

昆蟲專家:秋行軍蟲易有抗藥性,同種藥不要連續用三次

國內昆蟲專家、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許如君日前受訪曾指出,秋行軍蟲比其他夜蛾更容易產生抗藥性,就連有機農友常用的蘇力菌,也可能出現抗藥性,建議同一種藥不要連續使用三次以上。

面對當前國內陸續發現多起第二代秋行軍成蟲,防治上不得不啟動強制噴藥措施,共計開放賜諾特、諾伐隆、氟大滅、剋安勃、護賽寧、依芬寧、硫敵克、蘇力菌等11種產品可用於防治玉米秋行軍蟲。

「大家都知道要用藥,但有沒有抗藥性管理概念才是重點。」她指出,為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噴藥時要輪替用藥,且不是只有更換不同名稱的藥劑使用而已,而是依據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品去輪流使用。舉例來說,公告的「護賽寧」和「依芬寧」皆屬於合成除蟲菊,「如果用了五支都是合成除蟲菊的農藥,那也不算輪替用。」

雖然國內農民對於田間常見的多種夜蛾類(例如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番茄夜蛾)防治有年,但因為這些害蟲能使用的藥劑品項相對較多、約30多種,因此輪替使用上比較不容易產生重複性。但是她仍提醒,這些夜蛾類(包含秋行軍蟲)的抗藥性都是相對嚴重的,不能不謹慎用藥。

有機農友必須看到蟲子再用藥,且要用對正確位置

此外,有機農民在當前公告可用的玉米秋行軍蟲防治用藥上僅有苦楝油和蘇力菌(2種品系)兩種可選,「他們的選擇更少,就必須更看到蟲子再用,以及知道要往哪裡噴藥。」

舉例來說,初期幼蟲(1─2齡蟲)喜歡在嫩葉處(植株較下方的位置),時常出現在與桿交接處的新嫩葉生長點;較大齡幼蟲(3 齡蟲)會朝著作物上方爬,容易在心葉處發現;而末齡蟲則會鑽到土壤化蛹,因此也要注意土壤10公分深以內的地區,翻動土壤表層、檢查有無掉地面的蛹。她強調要對症下藥、對準噴藥,才有效果。

幼蟲喜好躲在玉米心葉處取食

「建立本土秋行軍蟲資料庫」預備進入第三階段,協助農民整合自主管理

農委會規劃秋行軍蟲的三階段防治措施,當前因為在本島已發現成蟲、代表秋行軍蟲已在台灣繁衍第二代,因此將調整為「第二階段」防治措施。

至於何時會進入第三階段「農民自主管理」?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要依據後續疫情研判才能決定,「當我們收集足夠資訊,能提供和教導給農民一套清楚的防治策略和作為時,就可以進入『自主管理時期』。」

馮海東解釋,台灣今年初次面對秋行軍蟲危害,雖然國際間有諸多研究秋行軍蟲的資料和防治建議,「但每個國家、地區的作物栽種習慣都不一樣,人文環境也不同,我們對這隻蟲在台灣的相關基礎資訊還不是非常足夠。」

等到這些資訊收集齊全,能評估目前開放的藥劑防治效果、對秋行軍蟲生態和寄主植物有更多了解、累積好完整且有效的防疫方法、提出能讓農民學習的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即「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策略時,就會開放讓農民學習如何對付這隻害蟲。

秋行軍蟲三階段防治措施(資料提供/農委會)

農委會:秋行軍蟲可能每年都會隨氣流來台,需長期抗戰

「如果不給配方,直接進到第三階段自主管理,農民可能因為恐慌就會亂噴藥、一看到蟲就用藥,導致抗藥性問題、也會影響食安。」導致將來防治上更加困難。陳駿季重申,在第二階段要做好的就是「資料收集」,會依據通報和處理的每個案例,委請專家學者追蹤用藥資料、記錄噴藥效果,有效的藥劑就會舉辦示範推廣,效果不佳的就進行修正,以此了解秋行軍蟲的防治技術如何真正適用於台灣,提供一套好的防治系統讓農民運用。

他也表示,如果秋行軍蟲每年都會隨著西南氣流從中國華南地區飄送過來,「我們就要有跟牠共存的準備,是一場長期抗戰、是需要長期處理的蟲害問題。」因此未來勢必得讓農民學會如何對付這隻害蟲,而農委會主要發揮監測功能,只要在每年「蟲蟲危機」來襲、大舉登陸台灣的季節時,發布警報、以及扮演用藥資訊角色即可。

秋行軍成蟲捕獲數量和分佈圖(資料提供/農委會)

延伸閱讀:撲殺秋行軍蟲教戰手冊!外貌糞便咬痕揪蟲,專家:秋行軍蟲易有抗藥性「看到蟲才用藥」

(閱讀更多秋行軍蟲新聞,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