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豆漿代替牛奶—古早味蛋餅。

自己做蛋餅的麵糊聽起來可能很難、很麻煩、很累。

其實和外面現成的蛋餅皮相比,只要多花一分鐘備料和攪拌三分鐘。

少了不知名的油脂,

攪拌麵糊的時候,也可以沉澱一下心情。

 

提到蛋餅,通會想到是薄博一層餅皮加顆蛋,今天要分享的是厚蛋餅(古早味蛋餅)製作方法。

過去習慣加水或是加牛奶,看到家裡冰箱的豆漿和果汁牛奶,靈機一動想嘗試以豆漿代替水和牛奶。

 

一、一張蛋餅的材料比例

第一次做可以參考以下比例,做菜其實很像藝術,大概就好囉~

  1. 蛋:一顆。
  2. 中筋或低筋麵粉:與蛋同體積。
  3. 豆漿:一些,約略是少於蛋的體積。(2012/7/21新增)
  4. 一些鹽巴。

二、增添風味的材料…

可混搭、擇一或是都不加。

  1. 芝麻。
  2. 洋蔥細絲。
  3. 青蔥。
  4. 紅蘿蔔細絲。
  5. 義式香料—羅勒葉、奧立岡或洋香菜葉都可以提味和配色。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