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山寺神豬競賽好有愛!彩繪豬、麵包豬到環保豬,信徒:重要的是祭拜心意

遭動保團體點名「舉辦神豬次數全台最多」的林口竹林山觀音寺(註),為少數保有神豬重量競賽的觀音廟宇,每年舉辦三次神豬大賽,動保團體長年呼籲廟方與信徒別再鼓勵虐殺動物。

今年輪祭「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的龜山區「大湖坪位」(「坪位」為一種輪值區域的代稱),參賽的六大鄉里形成共識,以「創意神豬」取代「真豬」參賽,現場佈滿麵包豬、水果豬和環保豬,信徒爭相拍照留念,成為另類的祭祀吸睛焦點。信眾表示,當前供品走全素路線,居民接受度反而更高,且「祭典效果一樣能達到」。

今年祭祀輪到龜山區大湖坪位,共有六里鄉民共襄盛舉。前排左3為文化里里長黃明助。(攝影/林珮君)

小知識:部分神豬重量競賽遭指控,為了讓神豬不斷「增胖」,神豬在飼養期間常被限制行動、強迫灌食,最後甚至胖到無法站立、癱瘓、身體長滿褥瘡;而在祭典前一晚,亦會被五花大綁、拖車吊掛等粗暴方式對待,宰殺過程更缺乏電擊等人道手段,而是直接割喉放血。活動過程往往引發外界批評有虐待動物之嫌。

大秀創意!麵包豬、環保豬登場

每年農曆9月19日為竹林山「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今年祭祀輪到龜山區大湖坪位,共有六里鄉民參與。今(17)日一早八點廟埕廣場擠滿人潮和「豬潮」,一隻隻「創意神豬」陸續抬進會場,其中只有一隻「真豬」參賽。

大湖里里長蔡招治邀集鄉民收集寶特空瓶,洗淨後塞進塑膠桶中做成豬身,外觀用廢棄光碟片裝飾,再以臉盆挖洞製成豬頭,驕傲展現「最環保的神豬」。蔡招治表示,「環保豬」不僅可宣揚垃圾減量理念,更能在DIY過程增進居民同樂,「這些都是我們居民自己做的,不是買現成的,神豬之後會展示在村里,當作一個紀念。」

大湖里展現「環保豬」,使用回收保特瓶和廢棄光碟片製作創意神豬。(攝影/林珮君)

「豬」僅為貢品象徵,照樣有祭典效果

大華里、文青里、公西里和樂善里也擺出「麵包神豬」,分別是用沙其馬、餅乾和造型豬麵包拼湊成的一隻隻巨大神豬。

文青里里長簡僑亭表示,今年走「創意神豬」路線是全區的共識,真豬由爐主一家代表即可,「還願重要的是心意,『豬』只是一個供品象徵,我們的『麵包豬』中午拜完後一樣會分給信徒大眾,大家一樣能吃到拜好的『神豬肉』。」

樂善里里長黃錦芳同樣有感而發,指出現在供品走全素路線,居民接受度反而更高。大華里則表示,當前龜山區多工業區、養豬人口稀少,祭拜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採用水果豬、麵包豬代替,「祭典效果一樣能達到」。

大華里製作「麵包豬」,祭拜後會分予現場民眾。(攝影/林珮君)

「彩繪豬」超卡哇伊  信徒:重要的是祭拜心意

至於全場最受矚目的,是豎立在會場中央、一隻三公尺高的粉紅彩繪豬,以鐵絲製成的骨架、再用紙張包覆,外頭彩繪鮮豔的粉紫色以及用米果餅乾裝飾。負責操刀製作的陳姓廣告招牌師傅表示,該神豬費時一週製成,刻意配上卡通版的水汪汪大眼睛,「豬的眼睛通常比較小,但我想把牠畫得可愛一點,這樣小朋友也會想靠近。」

文化里里長黃明助說明這次「彩繪豬」由來,他表示現在社會結構以工商為主,「很多人實際上不會殺豬、沒有能力殺豬、同時也是不想殺豬。」因此選用趣味方式呈現神豬意象,一樣能展現感恩神明的心意,「彩繪豬」事後也能提供民眾拍照、同樂。他強調,「重要的是祭拜的心意,這個不能讓它式微,但要找一個多數里民較能接受的方式,才能繼續凝聚共識、維持傳統信仰。」

文化里製作「彩繪豬」,造型可愛、吸引不少民眾圍觀拍照。(攝影/林珮君)

創意神豬超吸睛  信徒爭相拍照留念

現場熱鬧喧騰,多數里民支持以食材、環保素材製成「神豬」,不少信徒坦言這樣的神豬祭拜文化別具創新意義,也不失虔誠心意,更有許多五、六十歲的老信徒爭相跟「創意神豬」拍照,神豬成為另類吸睛亮點。

陳姓在地居民表示,以前來看「殺豬公」最期待的就是早上競賽後選出的前幾名豬公,會在晚上宴客時讓大眾一嚐美味豬肉滋味,然而現在「吃豬肉很普及、隨時都能吃到,不一定要在拜拜完後」,因此多數信徒到場已非為了觀神豬競賽而來。

幼稚園老師帶領小朋友參觀神豬祭典,許多幼童首次看見神豬。(攝影/林珮君)

現場唯一參賽真豬 爐主代表

爐主蔡敏惠是現場唯一祭出「真豬」的參賽者,竹林山觀音寺董事長吳宗雄率領多位董事頒予「特等獎」獎牌,吸引現場大批民眾圍觀目睹。

蔡敏惠表示,家中已沒有養神豬,這次是擔任爐主才會特地買來整隻豬,重量約500多台斤,「我們也是跟豬販買現成的,屠宰場殺好弄好、我們去載過來。」待祭拜後就會分切贈送給現場民眾。爐主兒子蔡先生則指出,「如果以後我接手,就不會用真豬拜了,買豬還比較麻煩。」但他認為,祭拜形式沒有對錯與優劣之分,都是信徒的心意。

爐主蔡敏惠是現場唯一使用「真豬」的參賽者。(攝影/林珮君)

日治推廣神豬競賽  觀摩他人養豬技術

投入台灣信仰文化田調多年、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講師蔡武晃解釋,日治時期鼓勵台人養豬,作為農村的經濟收入來源,當時社會以農業為主,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豬。後續衍伸的神豬競賽活動,一來是獎勵把豬養最好的人,二來也是互相觀摩,「那時候參與者都會想去吃吃看別人養的豬、看誰的豬養得好,哪家的最好吃,更會促進菜販去得獎者家買豬肉。」他強調神豬活動的起源除了代表信徒的還願心意外,也是一種經濟和社會互動過程。

蔡武晃進一步指出,早期的神豬競賽嚴格規定「自己養的豬才能排入前五名」,若是找人代養或是買現成的,就算神豬品質再好、都只能從第六名算起,「其實自己養的都不會太大隻,可能五百多台斤而已,給別人代養的才可能到一千多(台斤)、那豬重到連站都站不起來。」

廟方:希望外界看見我們的改變

竹林山觀音寺總幹事陳建置表示,神豬重量競賽並非廟方主辦,而是輪值區域信徒自行舉辦的活動,因此廟方無法強制規定活動不許殺豬公,頂多用勸導方式。但他也坦言現在會使用真豬參賽的「已經不多了」,與過去動輒三、四十隻參與的盛況不可同日而語。

「賽豬是傳統習俗,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想辦了,只剩老一輩信徒會用真豬。」除了當前社會結構改變、養豬戶數變少以外,許多信徒也傾向改變殺生風氣,例如今年現場多見水果豬、麵包豬等創意神豬,廟方同樣會頒賜獎牌給參與者,他強調「沒有鼓勵用真豬參賽」。

他也表示,希望動保團體不要一昧指責神豬競賽和神豬文化,應該看見廟方與信眾近年來的轉變,「其實我們都是尊重信徒的決定,畢竟那是他們展現誠意的方式。」

動社:樂見「創意神豬」取代真豬競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簡稱「動社」)表示,觀世音菩薩為台灣普遍的民間信仰,全國祀奉觀音的寺廟共八百多間,目前僅剩三家保有神豬重量比賽:包含林口竹林山觀音寺、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竹北蓮華寺,呼籲廟方勸導信眾不要再使用超肥神豬祭祀,儘早終止虐養、虐殺神豬的活動。

對於今日的活動,動社主任林岱瑾回應,樂見信徒自主發起「創意神豬」取代真豬競賽,強調祈福本該發揮慈悲精神,不該鼓勵發展有虐待動物爭議的神豬重量比賽,也希望竹林山觀音寺其餘祭典也能真正停止殘忍的殺豬活動。

註:位於新北市林口台地上的竹林山觀音寺信徒眾多,奉祀十八手觀世音菩薩尊像,是北部居民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之一,每年分別在農曆9月19日(直屬坪位)、農曆3月15日(巡迴坪位)、農曆9月15日(正爐坪位)都會舉辦神豬祭祀和重量競賽活動,一年多達三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