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文)與日本類似,台灣與韓國農業及飲食文化,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均面臨極大挑戰。韓國農漁業農漁村特別委員會事務局長吳炫錫來台演講表示,韓國農業是以提高生產效率作為核心目標,近30年來,韓國農政計劃以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集中化為策略,設定「能與進口農產競爭的農業」為目標,造成結構性的變革。
吳炫錫表示,生產主義下的韓國農業反而變得脆弱,韓國75%食物依賴進口,80年代面臨全球市場開放,出現農村成長鈍化、整體所得上減少,青年勞動力不足等問題,從農人口中40歲以下的人不到1%;60歲以上的比例已逼近60%。目前畜牧業還要面對從北韓傳來的豬瘟問題,食物的提供受到影響,農業投入大量肥料及農藥提高產量,更導致開發過度、生物多樣性降低等問題。
永續、包容、革新改善韓國農漁業
為改善現狀,現任以「永續、包容、革新」為新農政目標,吳炫錫所屬的農漁業農漁村特別委員會直屬於總統,於今年四月成立,目標在於推動農漁業及農漁村轉型,並縮短和都市間所得差距、農漁村的高齡化等問題,人員約30人,包含企劃財政部長、農林畜產食品部長、海洋水產部長、食品醫藥品安全處長等,以及農漁業界代表、公民及消費者、學界等專家。
吳炫錫說明,都市及農漁村的發展呈現兩極化,因此要努力減少兩者的差距,例如以保險給付來增加農漁村中弱勢族群的薪資,未來也會增加農漁村的公共建設改善空間、建立食物計畫以保國民食物安全。
「以人為中心」制訂永續計畫
永續性的部分,會以人為中心去制定計畫,吳炫錫說明,新型態從農人員,像是女農、小農、國外移民等,也會思考如何協助;而在能源轉型及食物計畫上,則會延伸出其他業務,他補充,未來中央政府只負責預算的提供,細部計畫則由地方政府做執行。
另外還有特別委員會來負責其他農村議題,例如以保留年輕農漁民人才為目標的,農產漁村青年希望委員會;建構南北合作體系的南北農林水產協力委員會。
台日韓的農業都面對永續性問題,韓國政府支持農業發展,社會其他部門也有反對意見,吳炫錫認為,若能以生態環境角度去說服人,便可迎刃而解。近幾年來,韓國從農比例有提高,但青農往往要先被補助幾年,才能繼續走,吳炫錫表示,未來2年希望能透過法制化建立系統來改善。
韓國飲食改變,公民及農民自救
除了農漁業面臨與台日相似的問題,韓國的飲食結構也面臨了相同的危機,身為農漁業農漁村特別委員會的委員郭今順說明,韓國的糧食自給率僅有49%,其中穀物自給率更是下降到23%,國內未吃早餐、營養攝取不足比例也逐年提高,而慢性疾病的誘發率也年年上升。
韓國國內,各地公民很早便開始做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來守護農食,例如:慶南陝川郡大坪村保存當地小麥種子,最後擴大為守護本土種子運動;農民自1994年成立「環境保護型農業生產消費團體協議會」(以下簡稱生協),推動政府制定友善環境農漁業相關法令,實施友善環境認證制度。
對於生協,郭今順進一步說明,農民害怕農業在韓國消失,而發起農民運動,每年有上千名農民因慣行農法吸入大量有害物質而死去,因此進而去提倡友善農業,各自倡議過程中,體會到需要靠生產者與消費者雙方合作,農業問題才有可能解決,也因此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成立生協。
食物安全網的建構:食育不能懈怠
郭今順說明,2007年全世界出現糧食危機後,國內才開始重視食物問題,過去韓國將很多收購的公糧米提供給學校食用,甚至很多食材都是進口的,但生協認為這是不對的,也才發現原來光是學校供餐就有這麼多問題。
目前農漁業農漁村特別委員會中,食物的政策對外希望建立東亞地區食物的安全網,對內則希望保障各地區的食物基本權及推廣當地食物,考量到食物的碳里程、友善環境的生產食物方式,並讓都市及農村連帶共生。
食物計畫會因各地不同而有所差異,郭今順舉例:首爾市市長提出城鄉合作,提供公共供餐、將生產地區媒合都市,做產地和城市的結合。她也提到,韓國的營養午餐剩餘食材很嚴重,可能是不夠好吃,營養師也受到很大的壓力,透過本次交流也想向日本學習。
食物計畫中也包含對食育的強化,未來方向有:對學童校園生活中食物教育的強化、增加對產地的認識而去菜園間實作、倡導料理的重要性以及計劃生產並有責任意識消費的食物體系,例如:城市的公共供餐、學校供餐及軍隊供餐都使用國產農作物。
台灣飲食西化,食育教育仍在努力
台灣的農業及飲食模式也同樣面臨挑戰,農糧署長胡忠一說明,從1985年到2017年,國人每年食用米量從84.3公斤一路下滑至45.5公斤,飲食西化、大量外食結果,肉類及小麥消費量提高,進口農產品需求也大幅增加,國人對農業卻日益陌生。
相對於日本食育教育正式立法,台灣目前尚未通過食農教育法,胡忠一表示,108年預計在9縣市推動食農教育,食農教育的基礎建置則來自各縣市農業局、教育局、衛生局、中小學、農漁民團體共同合作,透過食農推廣活動、課程講座方式進行。
而校園營養午餐的部分,胡忠一說明,農糧署以補貼的方式鼓勵學校使用在地食材,除原有購買白米及糙米半價,自105年起針對可溯源食材,符合使用規定下每人一餐補助3.5元;108學年起對有機、產銷履歷食材的補貼,主食或蔬菜使用有機食材,核定每人每餐補助4元、使用產銷履歷食材的話,則核定每人每餐補貼1.5元。
台灣營養午餐:預算不一、營養師負擔繁重
雖然農糧署推動本土食材進校園,但是台灣營養午餐仍面臨預算人力嚴重不足困境。各縣市的一餐的預算不一,根據去年聯合報願景工程的調查,連江縣、台北市、台東縣的每餐預算最高,可用金額落在50元到70元之間,而雲林縣、桃園市、嘉義縣、台南市、屏東縣的預算最少,每餐都落在45元以下,其中南投、彰化、花蓮、連江更有學校提供免費的營養午餐。
而根據大享食育協會的調查,台灣全國的學校營養師僅有430位,各縣市學校營養師數量不一,但平均每位營養師都要負擔上千位學生,相較於日本有14000位營養師,台灣營養師的負擔相當沈重。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認為,學校供餐收費標準及品質不一,國內營養師、各地廚工負擔繁重,有的縣市營養師甚至要負擔八千名學童,每日180萬份營養午餐應設立專法管理,而營養教師及固定編制廚師也應納入公職、給予保障,學校午餐的品質才有可能提升。
台灣的飲食斷裂與食農教育
食農教育能夠解決哪些問題?農業科技研究院的研究員陳玠廷認為,人口變化、環境變遷、農業現代化、市場經濟全球化等問題都與食農教育有關,而台灣的飲食習慣和日韓一樣有孤食、西化等問題。
食物及農業漸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斷裂,首先是食物的生產與消費在時空上,都被徹底分離,陳玠廷以俗諺「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為例,現在這句話無法引起共鳴,多數消費者容易買到、吃到豬肉,但對於豬的飼養過程反而一無所知。
而農業生產「被移出」地方生態系統,即使是購買在地食材,僅憑口感也難以分辨與進口食材的差異;再來是愈來愈相互獨立的生產要素與勞務分工,現在都市人即便原生於農村,卻在生長過程中不斷的被推出農村,甚至為了升學去背誦很多其他城市資訊,卻對自己家鄉一無所知。
食農教育能為地方創生帶來的幫助
這些斷裂如何去做修補?陳玠廷認為,食農教育應是對自我處境及問題的再認識後去做出行動,他進一步說明,台灣現行食農教育常常是其他國家做什麼就跟著做,但並未了解脈絡,很多來自農村文化的食農教育,和人口和發展息息相關的。
他以里山倡議為例,若該地區的人本來就已經很少了,要如何再復興呢?以水梯田聞名的貢寮,人口不斷外移,留下的人不願做水梯田,僅以都市人的活動體驗就能做復興嗎?
陳玠廷認為,地方創生需要建立各種支持系統,食農教育在其中可以使得上力,讓地方產業可以循環發展,消費者不見得需要第一線去回到農村,即便只是多買菜、回家煮菜,也能對整體農業及農村更有幫助,又或者是到使用這些食材的餐廳做消費,以更多彈性的方式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