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也有情感與痛苦!國際重視水生動物福利,從捕撈、運輸至屠宰均有明確規範

當前全球漁業都面臨天然資源下降、漁獲量減少的問題,唯獨養殖漁業的比例提高、產量上升,因此國際間越來越重視養殖漁業的飼養方式,以及魚是否受到良好的福利對待。我國首屆「水生動物福利與友善養殖」研討會昨(23)日於台大登場,邀請不同專業領域的講者就水生動物的生態、生理、產業經營、國際法規、人道關懷等面向探討何謂水生動物福利。

與會的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表示,漁業署會先了解各種水生動物的耐受性、飼養條件以及透過實驗和研究反覆佐證,以便制訂適合各種水生動物和符合產業端操作需求的政策。此外,他坦言,許多業者反映「買活魚」是消費者的偏好,因此漁業署未來也會朝向消費端的教育著手,宣導正確的食魚文化和作法。

民眾選購在地上活跳跳的魚。(攝影/林珮君)

寵物販售爭議  掀起我國水生動福討論

近年來國際日益重視水生動物福利議題,我國也於105年因寵物爭議、讓水生動物福利備受關注,起因是水族館不當展示和販售鬥魚與角蛙杯養、遭民眾檢舉,隨後促使農委會漁業署委託海洋大學完成水生動物福利改善研擬計畫(註1),作為政府推動水生動物福利規範之依據。

但時至今日,水生動物福利在執行上仍有諸多難處,產業端和消費市場也尚未達成共識。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簡稱「動社」)坦言,「當面對魚類等水生動福問題時,與過去討論哺乳動物(豬牛羊等)的動福議題,社會有著很不同的迴響。」雖然魚類屬於脊椎動物、也受到我國《動物保護法》保障,但大眾普遍對其較不了解、讓水生動物福利的推展進度相對緩慢。

科學家如何看待水生動物的情感與痛苦?

許多人誤解金魚只有三秒鐘記憶力,究竟科學家如何評估水生動物的智能、情感與痛苦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表示,許多研究早已指出魚類具有高度的智能和學習能力,有些類群的智能甚至比陸生脊椎動物還要傑出,部分魚類也被證實有自我認知、工具使用,以及有著社群生活與社會結構,因此「魚類的痛覺和記憶力絕對不只有幾秒鐘」。他認為,人們對待「動物」與「食物」的方式不同,只是取決於對牠的偏見與偏愛,「這根本不是科學知識,而是人的問題。」

而在現實層面,《動物保護法》的基本原則為:無論是否供人用作食物、工作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都不該受到不必要的痛苦,但在「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的部分,並未有著明確定義,因此增加了執行與監督上的困難。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攝影/林珮君)

國際重視魚類動福  捕撈、運輸、屠宰都有明確規範

在國際上,越來越多國家提出「福利一體」(One welfare)的概念,強調動物、人類與生態系統之健康息息相關,而「動物福利」是在畜牧永續、食物安全與倫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水生動物健康法典」(Aquatic Animal Health Code)中,明定了魚類、兩生類、甲殼類與軟體動物等皆應受到動物福利的保障,甚至指出改善魚的福利,更能增加產能、提升經濟效益。

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秘書長陳詩璋表示,「全球良好農業規範」(GLOBAL G.A.P.)是目前相關標章中,唯一將動物福利納入水產加工流程(CoC)標準的驗證標章,十分重視運輸魚之條件、捕撈時的魚隻健康情形、擊昏與放血過程等環節。

GLOBAL G.A.P.內容指出,魚隻屠宰時應關注外觀健康指標,有無發生魚鱗損失、魚鰭腐爛、遭食用動物咬傷或寄生蟲病害等;在將魚搬運時,應定期監測其狀況,例如密度和溶氧條件,避免魚隻受到不必要的緊迫;所有捕撈人員也都要接受屠宰照護訓練,包括擊昏與放血(如有必要)等技巧的特別訓練,以確保魚隻都能用有效的擊昏方式且立即失去意識。

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秘書長陳詩璋(攝影/林珮君)

人道對待需要訓練  先了解魚種行為與需求

動社執行長朱增宏進一步說明紐西蘭的魚類屠宰規範。紐西蘭政府要求業者執行養殖與野生有鰭魚類(包括鰻魚)之屠宰動作時,應盡可能減少對牠的傷害,例如運輸時水箱不可過度擁擠、要保持適當水循環和氧氣供應,宰殺時要讓魚迅速失去意識且無法回復、未致昏不可切斷魚鰓和醃漬,也要立即處理死亡或垂死的魚體,「在台灣的海鮮店,常常看到有受傷的魚、鱗片掉的,其實那是不適合食用的、對人體也不好。」

(攝影/林珮君)

然而,魚種太多、每種魚的生理特質和適應環境的方式也不同,所以要落實良好的動物福利規範,從業人員的能力、對設備操作的熟練度,以及對魚種特定生理狀態和知識之理解很重要,應該先了解不同魚種的特定行為和需求變化,才能因應各種魚種的體型、重量、數量去設計適合的操作方式。

例如人員若想在一瞬間致死魚體,腦部穿刺的位置要正確,而這得透過不斷訓練、才能達到的技術,「有些店家拿了棍子就在打(魚),要打好幾下魚才會不動,但牠可能只是殘廢了、並沒有失去意識,這都會造成牠的緊迫,這在台灣都很常見。」朱增宏強調,要吃牠、就要給牠一個好死,不要讓死亡的過程拖延太久,「不可能沒有傷害、但要想辦法減少。」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攝影/林珮君)

漁業署:從收集資料、教育消費端做起

對此,與會的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表示,動物福利是重要的議題、有這麼多人關心是好事,漁業署也希望透過研討會收集不同意見和觀點、整合產業與消費端需求,協助未來相關政策的擬定。他指出,要制定合理的水生動物福利前,要先了解各種水生動物的耐受性、飼養條件,尚有許多資料要收集、也要透過實驗和研究反覆佐證,因此目前還需要一點時間。

而針對日前「活綁鱸魚(弓魚)」報導,他強調:「這是非常殘忍的,儘管它是有百年歷史的傳統習俗,但這是不好的,我們可以將該技術保存、但還是要讓弓魚成為歷史。」不過他也坦言,不能全然怪罪生產者,因為有時候綁魚的是運送業者或是市場販售端,並非實際的養殖者,此外,許多業者也反映「買活魚」是消費者的偏好,他們只是順應市場需求而已,因此漁業署未來也會朝向消費端的教育著手,宣導正確的食魚文化和作法。

市場販售的活體弓魚(攝影/林珮君)

善待牠  才能提升食物品質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教授賴弘智表示,「常常有人問我:既然要吃它,管牠福利要幹嘛?」在許多人的認知中,動物生產的目的就是供作食用,因此無法理解為何還要去談動物福利,但不少研究都已顯示,當生產者善待養殖生物時,其吃起來的肉質也會更好,「這對提升人類飲食品質無疑是重要的。」

他也指出,當前全球水產品消費量持續上揚,但各國漁業都面臨天然資源下降、漁獲量減少的問題,唯獨養殖漁業的比例提高、產量上升,因此國際間也越來越重視養殖漁業的飼養方式和是否受到好的福利對待。他強調,唯有負責任的生產和消費,才能創造產業經營的永續目標。

消費者是最大力量,帶動生產習慣改變

由於華人社會普遍有著「食活魚」習慣,偏好選購活鮮狀態的水產品,因此在倡議水生動物福利時,往往造成產業面和消費端意見的矛盾。現場與會的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代表指出,「最有影響力的就是消費者,透過消費者力量就可以帶動生產端改變。」

家樂福連鎖通路業者也表示,「其實賣活魚是很麻煩的,需要很多配套,包含收成、運輸、以及維持銷售時的最佳樣貌。」期待透過開通生產與市場端的溝通,以及養殖者的自律、改變消費者採購習慣,讓水生動物福利真正落實在產業上,讓漁業發展朝向永續經營、生產安心安全的水產品邁進。

註1:漁業署委託海洋大學完成「水生動物福利國外相關資訊蒐集、推廣策略及時程研訂」計畫,收集歐盟、日本、美、英、澳之食用與非食用魚類動物福利文獻,訂出「水生動物福利綱要性規範草案」共11條,是我國第一份水生動物福利綱要規範,明定食用水產(edible fish)及觀賞水族(ornamental fish)之利用應確保動物的五大自由,且動物福利應落實於產業各個環節–包括生產、儲運、供銷、展示、休閒與寵物飼養,及涉及生物接觸或利用之管理照護、操作及衍生形式。

延伸閱讀:

緊張的魚不好吃!首屆「水生動福」研討會:讓魚善終,食物更美味

「活體弓魚比較新鮮」是場殘忍誤會,鱸魚受迫痛苦鮮度下降,動社呼籲拒買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