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之亂03》如果花生年年亂,政府能保價收購到永久?農民:期盼完善產銷鏈

雲林「花生之亂」延燒一週,花生產銷問題夾雜政治口水戰,儘管政府迅速出手,以「保價收購」穩定民情,但亦有農友認為「政府出手」對產業並非長久之計,部分農會私下坦言,收購量已接近飽和,這次是配合中央「共體時艱」,也擔心高價收購大量花生,未來將有銷售壓力。(農會意見請點選這裡閱讀)

農方普遍認為,農作物的產銷鏈必須完善,才不會讓「花生之亂」屢屢打擊農民信心。對此,農糧署署長胡忠一日前受訪就指出,明年一定會建立花生的「生產登記制度」,讓生產面積、產量、品質、價格、進口量等資訊全部公開透明,才能讓加工廠放心接手,政府對於失衡問題也才能提早因應、做準備。

採收好的花生要經過充分曝曬、再經人工選別。農民趁著這幾天太陽大、趕緊讓花生鋪地日曬。(攝影/林珮君)

11月花生價格如雲霄飛車,農民膽戰心驚

農民形容今年花生價格波動如同乘坐雲霄飛車,原本二期作(七月早播種)的花生田,受812豪雨影響,產量減少二至三成,量少價揚,11月初開盤價45元(每台斤),隨後上漲至48元,但不到五天,價格暴跌近十元。而後,11月12日進口配額權利金決標結果出爐,雲林縣長張麗善也在議會口誤「進口消息」,使得冰凍的花生買氣更加低迷。

原本以為收購最終價就是35元(每台斤),「其實這也是往年二期花生的平均產地價,只要沒有太大颱風、災害,收購價幾乎都是這樣(35元),」不料政府霎時出手,讓產期尾的花生還能以高於市場行情的40元保價作收,栽種油豆(專門用來製作食用油)的康添財感嘆,「有40元現在要偷笑了、不能再想著要更高了。」

當前盤商開價35、36元,花生農康添財認為政府用40元收購已經高於市場行情了。(攝影/林珮君)

失收產量少,農民原預期價格上揚,卻迅速下降

土庫鎮馬光厝栽種花生的黃姓農民表示,今年確實有失收,往年他的田每分地能產出800-900台斤,今年卻只有200-500(台斤),「一開始出來的產量很嚇人、大家想說怎麼只有那麼少,因此收購價就一直漲,」但隨著盤商收購的庫存補齊、加上產地供應量上升,整體的收購價就開始下降,落在35、36元左右。

除了市場供需機制外,也有農民認為在採收期公告關稅配額「權利金」決標太過敏感,儘管歷年決標單都在11月中旬出爐,但今年國內二期花生明明有機會衝高價格,卻被「進口消息」狠狠壓下來。

無論花生品質高低,都以相同價格收購,農民心情大不同

事後農委會喊出「保價收購」、希望盡快穩定產地價,然而這也讓品質參差的花生都走向同一命運。協助社場一間間「審查」收購品質的林建勝就說,有些莢果品質一看就不及格,這樣的品質還出價40元簡直苦了加工廠,但若不出手、面對農民辛苦四個月的心血付諸一炬,判不判合格、他都進退兩難。

情況剛好相反的馬光厝花生農張文火,他的花生品質良率高,每分地產量也有600台斤,算是今年的「佼佼者」,「去年品質更好,莢果更白、還有許多三顆仁的,產量甚至衝到快900(台斤)。」但他沒跟到早一批47元的收購價,原期待還有第二波調漲,現在政府說40要收、他也只能認了。

收購價格相同、農民心情大不同。「40元是保價也是天花板價!」東勢鄉林姓農民同樣憤恨不平,良莠不齊的花生怎麼收購價同樣都是40元,雖然無奈、但也只能接受。元長鄉青農聯誼會會長陳炳洲栽種黑金剛(即黑花生),他表示黑金剛生長期比油豆多20天,田間資材和管理成本都較高,兩者的產地收購價落差10-20元(每台斤),現在用40元保價收購,等於宣判黑金剛的價格上限、並不公平。

今年二期花生早種者受雨水衝擊、產量大減,林建勝(左)在評估劉明村(右)的花生品質。(攝影/林珮君)

「錢還沒拿到,說什麼心裡都不踏實」

前一天才至東勢鄉農會辦理收購登記,還在等待農糧署媒合其他社場收購的吳姓花生農,對於「花生之亂」是否落幕始終沒信心,「錢還沒拿到,說什麼心裡都不踏實,雖然政府是說會用40元收,但也沒說是誰要來收,也沒人來看我們的田,不知道是不是會全部收、還是有什麼品質規範,我們就只能一直等。」

採收好的花生經過七天曝曬,已完全乾燥,擺在空地多一天、風險就多一分。他擔心放太久的花生品質會變差,甚至流失油份,若氣候不穩、瞬間變天,更有發霉或是生蟲的疑慮,不僅花生受盡折磨,等待政府收購的農民也是滿心煎熬。

因此確實有少數花生農並未參與這次中央的收購政策,仍選擇以35、36元價格賣給熟識盤商,講求現金到手、較有保障。栽種近1公頃花生田的洪姓農民坦言,就是擔心政府食言或是政策有變動,也害怕花生遲遲未脫手、品質下滑,越後期的收購價格會更加低迷。

面對今年花生收成不好,張寶城(左2)參與政府保價收購。(攝影/林珮君)

今年良率低、農民失收,盤商加工成本也高

今年八月豪雨連日,開花期遇雨、導致授粉不良,生長後期又乾旱無雨水,也影響花生果實發育,氣候多變不僅影響產量,更衝擊品質。「以前鋪成這樣是三分地(的量),現在全部六分地也才這樣。」栽種白仁花生的劉明村表示,往年一分地產量700台斤,今年夭折一半、只剩400台斤。而從稻米轉作花生的張寶城也說,今年產量低、品質也不是上好,還得特別雇工做篩選,成本又加了一成。

站在收購端的觀察更是有感,走進機器運轉聲轟隆隆作響、必須扯開喉嚨放聲交談的花生脫殼工廠,位在虎尾鎮上的落花生產銷班,擁有國內去殼量能數一數二的機器設備,一天可處理300包、約10噸的帶殼花生,所有採收好、日曬完的花生,要加工前幾乎都得先經過脫殼處理。

全國落花生協會理事長丁明貴指出,今年花生良率極低,15公噸的帶殼花生只能挑出8.5噸堪做加工用途的花生仁,「買進來的只有一半能用。」(註)

多數花生要走加工得先經過脫殼處理,此為人工選別過程,剔除不良品花生仁。(攝影/林珮君)

丁明貴:加工廠貿然收購,會有虧錢風險

針對外界對盤商「聯合抑價」的指控,丁明貴強調今年二期花生產量跟往年差不多,平均產量一分地500-600台斤,比較會顧的也有種出700(台斤)的好成績,不同於政府預測的每分地產量僅433台斤。

丁表示,雖然七月份早種有失收是事實,但並未拉低整體產量太多,主要是今年良率較低,提升了加工廠收購後的處理成本,政府以40元出手實則是高於二期花生平均35、36元的市場行情,加工廠若貿然收購、普遍會有虧錢風險,因此他呼籲會員廠自行評估和決策。

至於進口花生長期打壓國產花生,他認為問題出在海關把關不夠嚴謹、抽驗比例過低,才讓品質堪憂的進口花生進場搶市。不少加工廠都反映買來的進口花生出現發霉現象,若有不肖業者把變質花生脫皮剖半、放進加工品如花生湯中,倒霉的還是我國消費者,「發霉的那一層被去掉了,從花生仁上可能看不出來,但毒素一樣可能殘留、還是有食安疑慮。」

全國落花生協會倉儲裡堆滿一包包收購來的花生,花生要經過三道選別工序、才能作為適合加工的花生仁。(攝影/林珮君)

農民:不是要補助,希望的是穩定市場

東勢鄉林姓農民指出,其實每年11月花生配額權利金決標後,部分盤商都會聯合壟斷,這是市場的老問題了,他認為政府可以介入調查或是追蹤盤商的貨源流向,但不該直接出手干預價格,「一插手市場就不會正常發展了,10個種菜有8個是每年固定的,其他2個都是看情況跟著種,政府一干預就可能讓市場不平衡、讓認為有利可圖的人也跟著進場。」

林強調,應該讓農民用自己的品質分高下,「顧得好的就賺得多,你一台斤能賣34(元)還是47(元)就看個人本事。」

另一名東勢鄉吳姓青農也表示,農民並非一直要求政府補助,「如果是補助、可能只有一年,這樣產業不會成長,撒錢補助不會讓『花生之亂』落幕,我們要的是一個健全的產銷制度。」

農糧署:明年建立花生「生產登記制度」

「花生之亂」延燒一週,許多農友認為「政府出手」對產業並非長久之計,也有農會私下坦言收購量已接近飽和、這次是配合中央「共體時艱」。農作物的產銷鏈必須完善,才不會讓「花生之亂」屢屢打擊農民信心,也避免讓社會擔憂中央承諾最終淪為空頭支票。

對此,農糧署署長胡忠一日前受訪指出,明年一定會建立花生的「生產登記制度」,讓生產面積、產量、品質、價格、進口量等資訊全部公開透明,才能讓加工廠放心接手,政府對於失衡問題也才能提早因應、做準備。

每到花生採收期,農民便將道路、空地當作日曬場,有花生農調侃說,現在盤商開價低,看曬在廟宇旁能不能保佑價格回升。(攝影/林珮君)

系列閱讀:

花生之亂01》有心人挑起花生之亂,產地價雪崩,農委會每公斤67元保價收購,呼籲農民勿拋售

花生之亂02》中央喊保價收購,雲林五大產區農會態度不一,農民找誰收購?

花生之亂03》如果花生年年亂,政府能保價收購到永久?農民:期盼完善產銷鏈

【註】:丁明貴解釋,帶殼花生收購進場後,會經過三道篩選關卡:首先經過脫殼機處理,去殼後的花生重量約減少六成,再用「色彩選別機」剔除顏色異常者,「例如發霉發黑的、出現顏色異狀的,」第三關則是以人工選別,打掉外觀不良的花生,最後經過機器區分大顆和小顆的花生仁進行包裝。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