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歐盟黃牌、打造毛豆奇蹟,17組研究團隊為台灣農業解決問題,榮獲首屆國家農業科學獎

以科學解決台灣農業面臨的社會經濟問題,就靠努力不懈的研究員們!農委會今年首次頒發「國家農業科學獎」,為國家級農業科技研發的最高獎項,農委會強調,此獎和過去農業獎不同之處為跨領域的融合創新,以及在社經上的實際運用,得獎並非以學術論文發表為依據,而是以實際解決農業問題為選拔標準。

國家農業科學獎共有5大領域,分別為「產業貢獻」、「社經發展」、「前瞻創新」、「跨域加值」及「環境永續」;今年共有85件組參賽,最後有17組獲得不同獎項,橫跨農林漁牧領域。評審代表臺灣農學會理事長盧虎生表示,規則明定各參賽團隊要在前1~3年做出成果才能參賽,但今年所有獲獎團隊都已默默努力不只三年,這些低調的研究人員值得大家的掌聲和肯定。

得獎者上台大合照(攝影_林怡均)

四年研發海洋資訊系統,成功解除黃牌

本次獲得社經發展類的出類拔萃獎,為海洋資訊系統Deep Sea 9團隊,臺灣海洋大學助理教授許為元歷經四年研發Deep Sea 9系統,此系統包含船舶定位系統(VMS)、電子漁獲回報日記(eLogbooks)、漁獲管理系統及衛星圖資等地理資訊系統,Deep Sea 9系統成功讓臺灣在今年6月自歐盟漁業黃牌名單中除名,為遠洋漁業保住收益。

許為元說明,裝設船舶定位系統(VMS)後可以知道漁船的軌跡、航程及漁獲,可全年即時提供漁船定位、漁獲等資訊。此系統目前部署在漁業監控中心,主要任務有航跡回報、指定港口轉卸載魚、港口檢查報告,以及海上可移轉載的智慧化偵測。

「兩週後歐盟要再來台灣看遠洋漁業,雖然我們之前已從黃牌除名,但接下來若還有問題,就不會再發黃牌,而是直接發紅牌,但我們是有信心的。」許為元自信滿滿的表示,當初資源雖不比國外,但此系統目前是領先全球,而研發並不會就此止步,會持續強化現有功能及更新數據,讓Deep Sea 9系統能為台灣取得海上先機。

許為元助理教授上台領獎(攝影_林怡均)

平腹小蜂對付荔枝椿象,清除廢園、降低孵化率

社經發展類的卓越紮根獎則是由苗改場的蜂神榜團隊獲得,為解決近年猖獗的荔枝椿象危害,研究團隊在荔枝椿象產卵期進行施放平腹小蜂,使之寄生於荔枝椿象的蟲卵表面,統計防治成效發現可減少70-80%的孵化率。

「目前一公頃大概需要一萬四千隻(小蜂)會有防治效果。」苗改場助理研究員吳怡慧表示,今年和技轉廠商一共釋放了1400萬隻,目前主要荔枝、龍眼產區縣市都有來洽詢使用,主要以無人機施用於清理廢園,部分有機農民也會前來洽詢。

吳怡慧認為,寄生蜂的高成本也是需要繼續解決的問題,苗改場已研發自動自動黏卵機,讓量產時所需人力降低90%,再透過冷藏技術,使平腹小蜂可儲存5個月,讓生產壓力減輕。目前平腹小蜂價格約為1隻1元,但希望未來數量夠多之後成本能再下降。

荔枝椿象天敵「平腹小蜂」研發團隊蜂神榜(攝影_林怡均)

是稻子也是雜草,去除紅米維持米的品質

獲得環境永續類的群策群力獎為雜草紅米追蹤團隊,農試所作物組副研究員吳東鴻以分子地理追蹤技術,找出雜草型紅米的發生熱區,建置防除示範區,並辦理防除措施講習,清除種子庫,阻斷繁殖週期與機械傳播,提高國內稻米品質。

「雜草型紅米既是米也是雜草。」吳東鴻表示,近年來高度機械化及省工生產,還有苗的傳播,導致紅米快速在全台蔓延,即便是優良品種的稻米田區,全區只要混入0.4%以上,稻米品質就會下10%,換算成實際收益,300公頃稻米田被混入紅米會損失1100萬元。

吳東鴻透過全台普查,找出全台紅米的熱區。「(我們)會教農民如何透過實生苗的外觀去辨識。」教導農民在田間辨別並拔除,並從源頭和育苗業者溝通,在苗圃中提高合格稻種更新率,減少混雜紅米情形。

農試所作物組副研究員吳東鴻(照片來源_台灣農學會,翻拍_林怡均)

20年打造台灣毛豆傳奇,明年挑戰國內外銷紀錄

本次唯一的傑出成就獎得主為毛豆產業團隊,有「毛豆先生」美譽的周國隆博士,目前為高雄農改場旗南分場長,研究毛豆20年的他表示,過去台灣毛豆外銷市場一度被中國超越,甚至只剩中國產量的一半,經過20年的品種改良、機械化改善生產、產品開發,才能讓毛豆產業再度振作。

周國隆說明,光是第一步的毛豆選種及育種就花了許多年,除了生產,後續的冷藏及加工技術也很重要,要走到外銷需要集眾人之力。周表示,今年毛豆外銷已達8400萬美金(約25億元),是史上第二高,明年目標是挑戰民國79年外銷紀錄的8553萬美金,努力讓台灣毛豆重返席的輝煌年代。

評審代表盧虎生表示,所有獎項必須符合資格才能獲獎,以毛豆的案例來說,研究20年的周國隆不僅改良了品種,還將生產後端的產業鍊建置起來,讓毛豆從生產、加工到銷售都相當完備,甚至把加工業不看好的毛豆轉換成「台灣綠金」,獲得傑出成就獎當之無愧,也是其他作物產業的典範。

高雄場「毛豆品種技術研發及外銷生產專區輔導」團隊榮獲產業貢獻類-出類拔萃獎

評審代表:解決問題是獲獎關鍵,農業成果需要時間等待

本次評審為來自農糧、林業、漁業、畜牧、防疫等領域的大專院校教授、中研院、農試所等專業人員,其中評審代表為臺灣農學會理事長暨臺灣大學生農學院院長盧虎生。「得獎的關鍵在於有沒有解決問題。」盧虎生說明,本次優秀參賽者很多,但選擇關鍵在於是否有真正應用到產業及社會去解決問題,國內不乏學術研究,但需要更多的實務應用,解決發生在農業的問題。

「農業的結構複雜,要有耐心才會看到成果。」他表示,農業的種植、收成到分析都需要時間,也因此國家新創獎鮮少有農業人員獲獎,但這些優秀人員需要被看見。

本次得獎團隊可獲獎金及計畫經費補助,每個領域中獲獎的最優團隊(出類拔萃獎),可得到10萬元獎金及3年期計畫經費補助(每年以200萬為上限)。盧虎生認為,這是對農業優秀人才最實質的鼓勵,也是能讓個領域的農業人才持續往前邁進。

本次評審代表臺灣農學會理事長暨臺灣大學生農學院院長盧虎生(攝影_林怡均)

農委會:鼓勵社經發展類的參與

「獎項是應用取向而非論文取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本次的獎項定位為國家級農業科技研發的最高獎項,全球農業科技已從過去的生產導向轉往跨界整合,特別是數據的整合分析,本次得獎團隊都是跨界整合解決農業問題的案例。

「無法拿來寫論文還願意去做,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陳吉仲特別點名,社經發展類別的團隊需要更多鼓勵,過去學術和社會有些距離,例如國內大學有升等壓力,必須不斷產出論文,導致學者時間被壓縮,願意走向社經發展的學者不多,但卻能真正幫助解決第一線的問題。

盧虎生認為,過去農業研究專注於技術,而忽略了社會經濟層面,今年來報名社會經濟的團隊也較少,明年會多加鼓勵應用於社會經濟面的團隊報名,因為這是最實際也最接地氣的類別,讓這些人的努力被看見,對社會的幫助效益最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