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公路(台20號省道)連接起自台南玉井,經過高雄甲仙、六龜寶來、桃源穿越玉山國家公園,抵達台東關山,由於風景壯麗成為熱門旅遊路線,2009年莫拉克風災受創,導致封閉修復超過十年,也重創沿線部落生計。
公路局宣布於1月13日開通梅山口至天池的精華路段,吸引大批南橫迷舊地重遊,許久未見的車潮湧現,沿線商家莫不感到雀躍期待。地方保育人士提醒,「南橫公路可以看到大地真實的傷痕,過度謀求經濟發展,惡果都是山林跟部落居民在承受。在南橫看到的土石崩落不是開路、伐林造成的,而是極端氣候的反撲,這是走在公路上的人必須要反思的。」

南橫雜貨舖:十年過去了,請讓我們再次服務大家!
梅蘭雜貨店老闆楊登明介紹自己時,特別介紹家族是一百年前南下採煉樟腦的苗栗客家人後代。1930年代樟腦沒落後,許多移民前往台東拓墾或北返,楊登明的祖父留在南橫經營雜貨,沒想到比做工更好賺,到楊登明父親手上,陸續又新增設了小旅館及加油站,服務往來旅客。
「提醒您,下個加油站在池上,距離110公里。」醒目的標語提醒旅客,這裡是南橫山區最後一處加油站。已經許久不曾看過南橫公路湧現車潮的楊家人,顯得格外高興。
風災時楊登明與太太彭誼珺堅持留守家業,直到強制撤退命令下來,才搭乘直升機離去。一個月以後復建工程動工,包商商請楊登明夫婦回來經營,為工程車輛提供油料。一度以為即將放棄的百年家業,又因為復建工程再度延續。

災後長達十年的時間,復建工程已取代觀光客,成為南橫雜貨店的主顧,從生活雜貨、香菸檳榔到工程裝備與耗材一應俱全,儼然是迷你百貨公司。楊家兩個孩子也從都市回來幫忙,如今第三代已經出生,全家一起守著這家小小雜貨鋪。彭誼珺說,山上開銷省,重點是「賺到一家平安,一家團圓就是幸福」。
1月13日 開通後,恬靜的公路車流激增,加油站、雜貨店補給的生意一下明顯增多,但也有車速過快導致擦撞事故,每天都有救護車疾駛而過。即便如此,彭誼珺還是說:「等待了十年終於開通,好像就要迎來新生活、新希望這樣的心情!比過年還高興。」即便生活多了一些喧囂,但是臉上盡是掩不住的雀躍與笑意。

六龜寶來商圈:南橫開通如久旱逢甘霖,不知人潮效益能維持多久?
寶來是高雄著名溫泉勝地,地方形容南橫公路如果是一條大動脈,輸送人潮也帶動經濟發展,那麼寶來就是南橫公路的心臟,大小多達數十家的溫泉旅館成為往來旅客住宿休憩的中繼站。
商圈協會前理事長鍾享桂每天都在關心南橫通車數量,隨手可以展示數據: 「第一天開始663,依序507、 684、609、564,週六997逼近破千大關,週日則是一口氣暴增到1322輛。」
鍾享桂心頭跟著數字跳躍不是沒有理由,他回想風災前的榮景「寶來街上二十四小時都有人,生意好得不得了,收錢找錢,抽屜幾乎沒時間關上。」風災後寶來遭洪水重創,整條大街跌進谷底奄奄一息。
回想那段黯淡的時間,鍾享桂形容「對寶來打擊太深了,失去方向,沒有產業,看不見未來。」他一度到受創較輕微的旗山,租下老街店面,販售南橫物產,無奈租金連連喊漲,不得已又退回寶來。
南橫開通後,鍾享桂評估商家業績大致提高三成,但也憂慮人潮效益無法持久,盼望政府協助加速工程進度,讓南橫的觀光人潮早日重現。
長期服務六龜的前觀光課長的王鵬字認為,南橫開通吸引許多人舊地重遊,但估計春節連假過後人潮會降下來。由於目前開通至天池路段仍需折返,地方仍需思考如何開發深度的口袋旅遊型態,待熱潮退燒後社區與部落仍可吸引旅者願意一再踏訪。

梅山部落青年:趁著開通車潮布置「小型部落市集」
十一月公路局跟梅山部落協商公路開通事宜,部落青年呂世豪跟表弟杜育成腦筋動得快,盤算著如何利用機會賺一筆小財。玉管處石碑下方空地屬於杜家,家族將土地整平,變成販售高麗菜、農產品跟小吃的小型部落市集。
開通以來,呂世豪每日採收六十顆高麗菜全數銷盡,他認為這一波熱潮只是短期,過年後人潮會大幅減少,只能先趁這一波人氣將冬季短期蔬菜全部出清。他透露桃源的部落族人大多是多元就業,一方面兼顧家裡的田地,種植梅子、李子、水蜜桃等高山果樹,另一方面也要在山區尋找各種工作機會,例如到工程單位打工或者擔任保全。
呂世豪表示風災前桃源的部落可以直接在路邊擺攤販售,但是在風災過後只能夠載到復興村共同運銷出貨,不然就是交給六龜農會,獲利自然打了折扣。「如果能在公路旁直接販售給遊客,省去運費、紙箱、手續費用,收入提升很有感。」他認為公路開通,明顯提高部落收益。

甲仙人:「這條路走得太辛苦,更值得好好珍惜」
在甲仙推廣文創與地方旅遊的曾家菁認為,南橫彷彿是災後重建的寫照,通車後不該只是衝高觀光人潮,南橫承載許多自然反撲的土地創傷,應該配套設置總量管制,讓來訪者珍惜這片山林。
「這一條路等待了十年,這十年走得太辛苦了,有多少人冒生命危險犧牲奉獻開通這條路?」曾家菁認為應該抱持著謙卑感恩的心情來看待南橫開通。
社區工作者曾麗雲則說:「希望這條公路能夠讓旅客看到這十年的代價,珍惜利用環境資源。否則大自然隨時都可以再把這一切拿回去。」她認為南橫公路是自然給予的環境教室,讓來訪者更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
甲仙形象商圈總幹事陳誌誠表示:「通車後看到人潮的增長,彷彿看到觀光復興的希望,但靠著鋼筋混凝土維護這條公路是不夠的」他也認同應採取總量管制、高乘載方式,避免環境過度負荷,才能使南橫公路暢行長長久久。
長期投入社區工作,她們期待災後的公路觀光不止於販售而更是體驗,讓外界認識甲仙生活與山城故事。拍攝_林吉洋.jpg)
工務單位:南橫公路沿線地質脆弱,修復工程歷經艱險
甲仙工務段段長陳正偉指出,南橫修復工程面對極大的困難,梅山明隧道上方的崩塌地廣達13個足球場,2016年曾經歷大型崩塌,壓垮剛完工的新隧道。汛期豪雨更導致工區多次關閉停工,其難度之大,甚至發生承包商寧可解約落跑的窘境。
面對外界質疑南橫修復之必要性,陳正偉解釋南橫公路有其觀光經濟效益,更是串連布農族部落、連通東西部的重要道路。目前南橫從省道位階解編為臨時便道(路牌加註為「105臨時便道)」,降低規模以減少工程對環境的擾動。
據悉南橫開通前曾邀集地方人士與會,當時曾有人主張應以總量管制,以避免南橫脆弱的生態環境承受過大,但是另一種意見認為試辦開通初期會吸引許多人遠道而來,為便民服務不宜過多限制,最終公路單位決議採取不做限制的方案。

暫不設總量管制,春假過後再研擬合適作法
對此陳正偉表示,雖不設總量管制,但是公路單位以管制開放時間來管制車流量。而關於山林保育的議題,公路單位無法約束入山者從事山林活動,目前已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增派巡山員及員警,協助維護南橫山林環境。
陳正偉觀察,連日來南橫相當受到關注,可以感受到網路聲量對南橫的珍惜與愛護。但是他也透露問題,由於人車湧入,修復工程也受影響而延宕進度,在春節連假過後,公路單位會再次收集各方意見,研擬合適作法,待雨季汛期來臨,很可能會提出新的管制措施。

地方呼籲:請懷抱敬畏自然的心,疼惜土地傷痕
退休老師洪春景是知名的南橫愛好者與紀錄者,多次以公民記者報導南橫。他認為南橫不可能恢復過去一兩百輛遊覽車的觀光人潮,必須兼顧保育跟發展才能長久維護。
他感性表示:「南橫公路可以看到大地真實的傷痕,你無法迴避,不管你有沒有進去南橫,人類謀求經濟發展後,氣候變遷的惡果都是山林跟部落居民在承受。在南橫看到的大地創傷不是開路、伐林造成的土石崩落,而是極端氣候的反撲,這是走在公路上的人必須要反思的。」
洪春景也建議:「目前公路局工務段只負責開路,真正兩旁的國家公園跟生物多樣性,還需要玉管處、林務局以及在地部落居民共同來討論。」

前高雄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長期關注南橫的環保志工傅志男也呼籲南橫旅遊者應抱持著敬畏與肅穆的心情,以生態的觀點來看待這條公路:
「這條路提醒人類對環境過度開發的惡果,再偉大的科技都無法抵擋大自然的反撲。走在南橫公路上會看見崩塌與落石,那些都是大自然自我療傷的方式,走在這條公路,內心必須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感激!」

如果從台南新市騎車走20線到天池約需多久時間?總長幾公里
您的距離有一點遠喔,新市到桃源梅山口116公里,開車兩個半小時,騎車建議前一晚到梅蘭住梅蘭山莊(有背包客棧,建議查詢電話先連絡)。從梅山口到天池27公里,這一段有時間管制,8點開放、1點關閉、下午三點以後淨空。
而且春節一定壅塞,建議避開春節再去,而且最好找人共乘,可能年後會有高乘載管制。
工程人員辛苦了..非常感恩….請問寶來到台東海端全線通車了嗎?謝謝
請問南橫從玉井進入到天池之後只能原路折返嗎? 還是可以到台東市區?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