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其他行業有退休保障福利,目前老農僅有每月數千元的老農津貼,未來可望突破!農委會今(16)於立院說明,未來具農保身份、未領取其他社會保險的農民,只要每月繳納最低薪資的1%至6%,政府就將提撥對應比例到儲金專戶,滿65歲後即可領取退休金。
以現年30歲農民為例,若每月繳納1428元,65歲後即可領退休金加上原有老農津貼,每月共計2萬6千元,可領至85歲,若提前離世,家人可繼續領取直至屆滿為止。不少青農對此政策表示肯定,但因適用條件需有「農保」,擔心「看的到吃不到。」
有青農表示,政府雖規定只要有耕作事實就可加入農保,但許多租地農民都拿不到農保資格,有人甚至耕作超過十年也未能取得,希望政府能落實「無地農民」參與農保政策,才有機會參加未來的退休新制。
65歲以下、未享有其他社會保險、具有農保的農民可申請,每月最高繳6%
農委會去年規劃整合農保及老農津貼等社會保險,在現行老農津貼的基礎上,興辦農民退休制度。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日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列席報告,對農民退休制度提出說明,將比照勞退,採取自願性退休制度,適用對象是未享有其他社會保險福利制度,且未滿65歲的農保被保險人。
農委會執行秘書王東良說明,滿足適用條件者,依照目前法定最低薪資23800元計算,每月可自行提繳1-6%不等至儲金專戶,「農產品的價格會波動,因此保留彈性,農民一年繳兩次,可視自身狀況決定要繳納多少%。」
王東良以稻米為例,稻米一年有兩期作,假若第一期銷售狀況較好,農民可選擇第一期收成後繳納6%(1428元),倘若第二期銷售較不理想,第二期收成後可選擇繳納4%(952元)。
農民繳納後,政府會依據繳納金額累計,未來以對應比例提撥,「你繳6%,未來退休(政府)就會對應給你6%。」王東良表示,農民提繳後,年資累計及計算方式比照勞退制度,且保證不低於當地銀行2年定期存款利率,而農民繳納至65歲為止。
65歲領到85歲,農民退休金沒領完,家人可代領
65歲後,農民後便可開始「按月」領取退休金,領至85歲,王東良說明,若農民提繳最高額度6%(每月1428元),並從30歲開始提繳,屆時到65歲,每月退休金加上老農津貼,每月可領26000元;40歲開始提繳,則65歲後每月可領18000元,此外若被保險人未滿85歲便過世,未提領完額度也可由家人代領。
而老農津貼的領取,也必須是65歲以上、未享有其他社會福利保險制度的農保被保險人,並實際務農15年以上才能領取。但老農津貼與農民退休金並無衝突,即便沒有申請農民退休金仍能領取老農津貼。「這是要鼓勵農民儲蓄。」王東良表示,目前65歲以下、具有農保資格的農民約有45萬人,其中50歲以上的有30萬人,50歲以下的有15萬人,農委會認為青農參與此制度的比例會比較高。
農委會目前初步推估,50歲以上農民參與比例為10%,50歲以下農民參與比例為20%,預計第一年參與總人數約為六萬人。王東良表示,以這六萬人都選擇每月繳納1428元(6%)計算,在推行的第一年最多需要負擔10.2億元,但實際上農民不見得都會提繳到最高額度,農民年金制度的預算並不會排擠其他預算。
王東良表示,本案預計下週送行政院,通過後才能送立院審議。
有農保的青農:願意參與,希望從農前的勞保也能一併計算
對此制度,農民又怎麼看?不少青農對此新制度表示肯定,但對於此制度的適用條件「農保」則有不同遭遇。其中一位不願具名青農表示,土地是承租的,耕種7年都未取得農保資格;另一位具有農保資格的蜂農則表示,有些青農出社會工作後才回來,也希望勞保和農保能一併累計,對退休會更有保障。
在新北三芝地區養蜂的牧蜂農莊簡誌良是農二代,在103年時取得農保資格,「我很幸運,因為家裡有地。」他表示,許多青農家中並無土地,甚至是到外縣市去承租種田,取得農保有一定難度,「當初申請農保時,農會發下的資格說明中有寫戶籍和耕種農地必須在同縣市。」
簡誌良認為,農民退休金制度對於農民務農是一項保障,但需要解決現有的問題,「青農參與新制度的意願確實會比較高,但很多青農都是在外『吃頭路』後才去務農,以前繳的勞保還算不算數?」
簡誌良坦言,雖然現在務農環境相對友善,但青農返鄉不見得會馬上申請農保,「我們不知道能做多久,轉農保會失去年資,農保又不好申請,一旦退了又很難再取得資格。」他表示,會參與此新制度,也建議中央能夠跨部會整併勞保及農保,年資的轉換及計算同步,對農民更友善。
宜蘭青農:想參加,但連農保都沒有,申請重重困難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青農表示,自己的耕地是承租的,面積約一甲半,並已耕種7年,但若要取得農保,必須要地主提供契約讓自己去申請,此外還必須要有販售單據以及購買資材證明,「鄉下地方很多土地承租僅是口頭約,銷售單據必須要對民間單位、企業公司,一般小農自己賣米賣菜,怎麼會有單據?」
「我並不是個案,各縣市租地的農民都有不少沒有農保。」該青農表示,自己耕地位於宜蘭,鄰近許多農民都沒有農保資格,有的農民甚至耕種時間超過十年也未取得,即便想參加此制度,也是看得到吃不到,「若能參加,一定會去申請,但現在只能先靠自己。」
對於農保資格取得的問題,王東良表示,目前具備農保資格的農民中,自有地者將近八成,而沒有自有地的農民約佔兩成,這些沒有自有地而取得農保資格的農民,有的也是僅有口頭租約,而對此也能請各地農改場到農地開立實耕人證明,一樣能取得農保。「最重要的就是耕作事實,農委會希望資源能有效的協助農民。」
如果加入農保,過去已繳納的勞保就被遺棄,真不知道可鼓勵多少青年從農?
軍人退伍去作農可否享有一樣的福利,因為軍人不能轉農保
我第三代佃農只有1.9分不足兩分做到死也不能入農保
到時候又有一堆新規定,而且我相信台灣有一半以上的農民是假的,民進黨又是詐騙始祖,很危險的。
我現在有農地但未來如果我在滿65歲前因爲某種原因把農地賣了那我在沒有農地的情況下就喪生失領老農津貼的資格那繳了2、3拾年就白繳了
我5、6年前老保一次退,現在種稻,因為現在不能投保年金保險,問是否可以自行提撥6%
我繳了20年的農保,6年前因某些原因退出農保,後來加入勞保,試問:我的農保和勞保可以合併計算年資嗎?
很簡單的問題大家保險費都一致,大家都不要退休金,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爭議,如果我可以選擇月繳保費30年後月領2萬5千元,我願意借貸來繳費用,不要爭睜眼說瞎話一直罵農民。
請問公保30年來總共繳保費多少錢?現在月領多少錢?勞保也一樣?
你們總共繳保費多少錢?月退又領了多少錢?雖的福利最好大家心知肚明。
請不要再罵農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