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作伙來趟PGS田間訪查吧!

親自到農場

2020-07-08

文/錢麗安  攝影/黃基峰

貢寮田間,集結了消費者、農友與慈心基金會查證主持人的「正先農場PGS」,可以聽見眾人的笑語與劉姥姥進大觀園般的連連驚呼聲。消費者關心自己的食物如何被生產出來,有什麼疑問,即刻獲得解答。田間訪查就像是一場賓主盡歡的農田派對!

「阿先哥,我昨天訂的兩條絲瓜呢?」走進位於新北市貢寮山區的正先農場,還沒開始PGS的行前會議,消費者代表李佳蓉便忙不迭地與農場主人楊振鑫(綽號阿先哥)打起招呼。原來,去年曾來訪查的李佳蓉,已成為阿先哥的主顧。不久,另一個農友蕭秀綢剛割完草,顧不得身上的汗與草屑,便從田裡匆匆趕到,開啟這天的查證工作。

▲消費者走進田間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充滿好奇與驚喜。

踏上會呼吸的柔軟土地

當天擔任查證的主持人是慈心基金會綠色保育專案人員許有義。他介紹當天參與訪查的成員與農友後,開始進行相關文書核對作業。只見有義邊核對邊向消費者及農友代表逐一解釋、確認綠保申請書的文件內容,包括工作紀錄、田區圖、藥檢報告到水質、土壤檢驗報告等,並以閒話家常的口吻,和阿先哥聊起目前的生產狀況,以及遇到的蟲害、雜草問題,怎麼排除等。

接著大夥兒驅車展開田區訪視。才踏入田區,眾人驚呼聲四起,「哇!和慣行田區硬梆梆的土壤不同,好像踩在海綿上,好有彈性喔!」有義趁機告訴大家,這可是從事有機、友善耕作的田區才會有的獨特「觸感」,即便隔著鞋子還是能感受得到土地的生命力。

消費者與農友的真心互動

由於田區分散,即便有車代步,在入夏時分,大夥兒仍走得大汗淋漓。加上阿先哥種植的品項眾多,從水稻、茭白筍、玉米筍等十餘種,讓沿途不斷好奇發問的消費者代表佳蓉與王梵大嘆務農不易,足足訪了兩小時才回到阿先哥家。

▲消費者對於作物生產的問題,可以面對面向農友詢問。

在PGS整個流程最後一階段的決定會議,各成員就田區訪查的心得與問題,提出分享、建議並填寫訪查單。主查的消費者代表王梵驚艷於貢寮梯田的美麗景致,率先發表心得,也對阿先哥與眾生物共享土地資源的善念印象深刻,「阿先哥!剛在田邊有一堆垃圾,要記得清理喔,阿餒卡好啦!」同時,王梵也不忘叮嚀農友要注意田間的清潔。同為農友的蕭秀綢阿嬤則以前輩身分給予回鄉農耕的阿先哥鼓勵,再由主持人有義做結論。

▲決定會議上,各成員就田區訪查的心得與問題,提出分享、建議並填寫訪查單。

友善耕作路上還好有你相伴

「消費者來參與很好,可以實際看到我們怎麼耕作、有沒有用藥。」阿先哥說:許多人因為對友善耕作不了解,所以沒信心。沒有使用農藥的葉菜被蟲吃得坑坑疤疤會被嫌,種得太漂亮又被懷疑是否偷噴藥。最好的方式就是「眼見為憑」消費者自己來看。而農友間的互訪,彼此相互觀摩、切磋經驗,讓永續耕作的路可以走得不孤單。

▲ 消費者親自來看,可以眼見為憑,增加對友善耕作的信心。

「以前對有機沒什麼概念,純粹是因為討厭洗菜,又怕農藥殘留。後來發現買可以安心的菜,就不用花太多時間來清洗。」爽朗大方的佳蓉說。開始採買有機食材後,對種菜也愈發好奇。喜歡大自然的王梵則是因為工作的關係,特別關注自然、土地的報導,每次聽到農產品面臨暴跌或歉收的新聞時,都很納悶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PGS剛好提供了實際接觸農場的機會。

「我覺得很光榮,能在PGS小組扮演一個小角色,甚至比我工作上的進展更有榮譽感。」在慈心當志工的王梵逢人就說,這種榮譽感只有親身參與才能體會。而對佳蓉來說,參與PGS的最大收穫就是:可以在產地購買安心又好吃的農產品分送親朋好友,順便宣傳PGS的好處。

就算請假,我也要參加PGS

消費者代表,王梵,出版社編輯:

「購買有機蔬果多出的那一點錢,就是農夫在幫我們照顧土地的錢。」

「如果不是透過查證,跟著生產者走山、走田,流下汗水,不會知道他們有多辛苦,以及在友善耕作上的堅持。」王梵說,雖然讀過很多精采的報導,但總覺得隔了層紗難以入心。

自己真真實實走一遍,支持與認同感便油然而生,進而願意支持有機和友善耕作。即便有機蔬菜貴也知道貴的價值在哪裡,「那多出來的一點點錢,就是農夫在幫我們照顧土地的錢,因為這塊土地不只生產人吃的食物,同時也供應其他生物生命的延續,是為了世世代代的生態永續。」

消費者代表,李佳蓉,上班族:

「現在我才真正對吃進的東西有感覺,即便嘗起來是苦的,也能享受其中的滋味。」

參加過五、六場查證的佳蓉說,「如果不是擔任PGS消費者代表,根本不會有機會到這些地方,看到動人的農田風光與了解農友耕作的辛苦。」她也因此一改以往吃不完就丟掉,毫不心疼的習慣,養成哪怕是剩下一粒米都會珍惜的人。

作伙來當PGS消費者代表吧!

願意走入農田,親身了解友善耕作的消費者,可以在慈心基金會FB私訊留言,將有專人聯絡安排PGS參訪。

◎ 原文刊登於里仁為美 第60期 P10~P12

延伸閱讀 >> 跟著PGS走進田間 看見友善耕作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