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女王02》掌握除草兩大關鍵時機,蔣永正:跟雜草化敵為友,減用除草劑不是夢

(續前文)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農藥應用組組長蔣永正,鑽研雜草40年,今年7月卸下職務,但她和雜草的緣分還沒結束。蔣永正的研究生涯,看盡了雜草由萬惡不赦到被接納的過程,農民過去的做法都是「除草務盡」,而今要學習如何「與草共生」,做好雜草管理才是王道。

「雜草女王」蔣永正長期研究雜草,傳授農民雜草綜合管理的策略(攝影/林怡均)

雜草管理必須長期抗戰,除草掌握兩關鍵時機

地底有著龐大的雜草種子庫,農夫究竟該如何面對?蔣永正表示,多數農人看到草就想除,頻繁的巡田、割草,但除草後施肥澆水,也會再次刺激土壤中的種子庫萌芽,因此除草沒多久後,雜草又再次茂密起來。於是為了方便起見,有的農民會選擇使用除草劑。

「農民常常打來說:『我田裡有某某草,這時候該怎麼除?』但其實沒有什麼一蹴可幾的除草良方,和雜草都是長期抗戰。」蔣永正表示,多數人無法體會草為何會這麼多,也才會希望有一次可解決的方法,但雜草族群數量龐大,必須有耐心、持續不斷與之為伴。

蔣永正把除草稱作雜草管理,因為對付雜草必須先瞭解其特性,「雜草管理的關鍵時機有二:作物剛種下的第1個月和雜草開花前。」她說明,作物剛萌芽時,生長速度不比雜草,此時需割除雜草,減少競爭。等作物長高後,會遮蔽部分陽光,雜草的成長速度自然比不上作物,例如果樹下的雜草就因為有樹蔭,普遍長不高。

蔣永正表示,此時這些貼近地面的雜草,正好能為地表保水,接下來只要確保雜草不要太高即可。下一次除草時機則在雜草開花結種子前,「沒人知道地下究竟有多少雜草種子,我都會告訴農民:『盡可能讓這些種子長出來。』因為長出1株,地下就少1顆種子,」接著在雜草開花結籽前除草,就減少了未來的種子,田區的管理會越來越順利。

植株低矮的雜草如黃花酢漿草,很適合做果園草生栽培,能為土壤保水保溫。(攝影/林珮君)

適當留草,作物長更好,還吸引天敵來助陣

蔣永正認為,雜草對於農業來說並非危害,充分理解其特性,雜草可以是田間作物的良伴,「利用雜草的特性,不要讓雜草在數量或是生長上影響作物,反而可以是加分。」

近幾十年來,隨著有機、自然農法的興起,與作物共生的草生栽培,漸漸為農民接受,不少果園如火龍果、文旦等,會在果樹下種草。蔣永正表示,雜草的負面危害主要是因為會和作物競爭養分,或是成為病蟲原、老鼠等害物的棲所,或是像小花蔓澤蘭等大面積蔓延造成原生植被的損害,但若夠瞭解雜草,留在田間可以使土壤更健康。

「完全沒有草,土壤等於是沒有保護,狂風大雨一來表土容易流失,而且除得太乾淨,一旦有其他生長較優勢的雜草種子飛進來,因為缺乏競爭更易加速其立足生根,成為難防治的雜草。」

蔣永正表示,將雜草根除是欠缺經濟效益的考量,只想防治雜草的出現則未考慮到環境保護。要適當留草、對雜草做綜合管理,才是永續又省力的做法。

「農民要先問自己為何不要雜草?」蔣永正說明,在不影響作物的生長狀況下,雜草可以降低風雨對土壤的沖蝕、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也能在土壤中形成不透水層,維護土壤生態,對於雨季集中在夏季的台灣來說,雜草可以減少表土的流失,也有助於減少地面水分的蒸發,甚至縮短雨水浸泡土壤的時間。

「雜草控制得好,其實也能幫助作物生長喔!」草類可以截留土壤流失的養分,密佈的根系也能吸取土壤中的有效性氮,甚至雜草死亡腐化後所含養分釋出,重回土表也能提供作物更多養份,而雜草適當保留,也能提供天敵生物的生存環境,讓多樣的天敵生物防治害蟲。

花蓮農改場利用草花作為綠籬,吸引生態指標物種―橙瓢蟲,是清除害蟲的天敵。(圖片來源/花蓮農改場)

聰明管理雜草,方能降低除草劑的使用

蔣永正認為,確認主要雜草類別、生長特性,以及掌握雜草的關鍵時間,便可大大降低除草的所需的人力、時間,甚至是除草劑的使用。「台灣除草劑的用量無法有效降低,就是因為對雜草管理沒有規劃。如果深切了解雜草的發生與蔓延過程,掌握控制的最適時機,就不會有數量多到無法容忍的狀況,需要大量使用除草劑。」

蔣永正曾比對國內除草劑銷售量與耕地面積,「如果依照核准之劑量估算,那除草劑使用量確實是超過作物生產所需之用量。」她表示,除草劑的使用要考量對施用田區之土壤特性、水土保育、野生生物棲息及食源,以及非選擇性藥劑造成之生物多樣性降低等衝擊,過量使用會傷害環境。

國際上頻頻出現除草劑的使用爭議,甚至有許多文獻認為除草劑大量使用下,導致人們罹患慢性病機率不斷增加,有無對環境較友善的的新型除草劑可用?蔣永正說明,目前國際上推出的新除草劑,藥效佳而使用量下降,對環境相對友善,但價格不親民,且在台灣則有栽培方式及氣候上的差異,因此效果不佳。

以日前推出的壬酸來說,蔣永正表示,每支農藥或是除草劑因成分不同,藥劑間無法完全取代,在劇毒農藥巴拉刈退場後,接下來上場的壬酸是具安全性的資材,「但農友習慣噴下去就是要在短時間內看到植株完全乾枯的效果,」此對壬酸而言,實非其作用機制可達到的成效,因此必須調整原本耕作方式或生產排程的規劃。

蔣永正認為,農委會已訂定10年農藥減半的政策目標,除草劑的減用是其中重點。實務上來看,接下來的行動方案可先輔導農友,針對防治時機提升機械、覆蓋等物理性除草之成效,同時加強防範外來雜草的入侵與散布,並配合輪作、草生等栽培管理方式,在整合應用各種雜草管理技術下,減用除草劑指日可期。

全園噴灑除草劑的農園,對土地傷害大(攝影/蔡佳珊)

退而不休,雜草女王看見草的美麗與堅韌

與雜草、除草劑為伴40年來,蔣永正表示,國內對雜草研究投注的資源並不多,研究單位也僅有藥毒所長期進行相關主題的鑽研。以草生栽培為例,目前多集中在建構草生農園的探討,對土壤與其他生物影響的研究相對不多,「草生栽培的過程中,肥料用量及病蟲寄生等問題頗值得探究。」

蔣永正認為,無論是農民、農政單位或是一般民眾,看待雜草的觀念,應由盡除轉為管理,結合各種雜草防治技術、整合管理規劃,便可漸漸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其實管理得當的話,很多雜草長得整齊,也並不輸給園藝景觀植物,一樣可以很美。」

雖然退休了,蔣永正還會留在藥毒所內一段時間,「接下來還要繼續到各地對農民講習,教農民規劃雜草管理,還要把這些年的研究成果好好傳給接棒的研究人員。」採訪當天,她放下整理辦公室的工作,過程中好幾通電話打來,都是其他縣市的社區大學、農民團體的講習邀約。

退休後的日子似乎沒有比較清閒,蔣永正接完電話後卻露出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雖然跑去各地上課蠻累的,但是這些需求越來越多,不就表示大家對雜草改觀了嗎?這樣真是太好了呢!」

草生栽培(左)與使用除草劑(右)的果園對照(攝影/連偉志)

延伸閱讀:

雜草女王01》從噴死它到愛上它,藥毒所蔣永正退而不休,40年雜草管理心法大公開

找回草生力! 除草劑濫用傷土系列報導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