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三申五令禁止農地種電,台糖公司卻反其道而行,持續計劃釋出農地。《上下游》日前揭露台糖欲開發雲林古坑鄉25公頃農地要蓋光電廠,循線追蹤後發現古坑案僅冰山一角,台糖同一批次決議釋出土地開發光電一共四筆,面積廣達230公頃,其中最大一筆位於花蓮鳳林鎮,土地面積廣達160公頃,超過6個大安森林公園。
另一方面,去年(2020)2月在屏東萬巒發生造林地「砍樹種電」爭議,農委會於7月宣布將以兩個月時間盤點全國造林成效,判定造林地開發利用原則,然而該盤點工作至今已過半年,結果卻仍未公告。農委會先前態度堅決嚴格把關農地種電,如今面對台糖持續規劃釋出農地,卻態度曖昧語焉不詳。
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案涉及原住民族部落傳統領域,台糖在部落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已決議釋出開發光電,恐違反「部落諮商同意權」(FPIC)之事前原則。部落工作者更擔心,若依照知本光電案作法,等招標出去再委由開發公司取得部落「同意」,恐怕造成部落分化衝突。
台糖:配合國家能源政策釋出農地
繼揭發古坑光電案後,《上下游》記者循線發現,去年7月31日台糖公司董事會決議釋出四筆農地發展光電,包括古坑區25.32公頃、西部區33.26公頃、花蓮區159.85公頃、台東區11.16公頃,總計230公頃。
其中面積最大是花蓮鳳林的造林地,台糖公司秘書處處長蕭光宏證實確有此案。他表示,古坑25公頃已完成招標,但鳳林160公頃屬於造林地,據農委會規範,須待農委會完成盤點造林地成效後公告,才能確定該筆土地是否得以開發。
蕭光宏也表示,理解目前農委會從嚴審查農地種電,但是台糖作為政府持股事業,亦肩負國家能源政策責任,仍必須持續送案。「台糖公司雖有執行政策的責任,仍會遵循農委會的最後意見。」

林務局:「台糖造林地未滿20年,要開發光電先還造林補助」
政府自20年前,推動全國平地造林面積共1萬3,854公頃,台糖是最大業主,共造林1萬889公頃,領取國庫近百億預算。
經記者詢問,農委會方得知台糖打算釋出鳳林160公頃造林地發展光電的訊息,經過來回傳達,最終才由林務局具文回覆:「台糖執行平地造林計畫之造林地,倘未達20年須中途退出,依該要點第13點規定,應返還已領取之造林費用,並向本局申請註銷。」
主管造林地盤點的林務局副局長林澔貞表示,至今尚未獲悉該區塊台糖有提出相關申請,也不清楚台糖公司的相關規劃。她也強調,「鳳林160公頃造林地目前都還未滿20年造林週期,如果台糖要變更土地用途,則須先退還已領取的造林補助。」
台糖:若農委會造林盤點結果許可就會開發,推動農電共生
台糖公司蕭光宏表示,鳳林160公頃造林地在明年(2022)開始會陸續達到造林期滿,「董事會已決議造林期滿會陸續分批開發,首先要規劃回歸農用,試行農電共生,只待農委會造林盤點結果出爐,才會開始招標作業。」
去年2月,屏東萬巒的台糖造林地規劃農電共生,引發社會對「砍樹種電」疑慮爭議不斷,農委會在7月曾表示要在兩個月內「依據棲地、生態價值、適合農業生產及地力條件不佳等三類完成造林地盤點」。然而時至今日,農委會的盤點結果卻尚未公告。
面對記者追問「造林地盤點結果何時出爐?鳳林這160公頃盤點結果為何?」林澔貞重複以制式答案迴避,「因尚有細部資料待確認,須等農委會完成整體盤點結果後,才能正式對外公布。」
台糖公司持續釋出農地發展光電,農委會態度模稜兩可?
至今造林地盤點結果遲遲尚未出爐,台糖公司無可遵循卻又同時背負光電政策壓力,仍持續推動釋出農地政策。而農委會究竟如何看待台糖持續推動農地釋出與農電共生?
之前台糖送件的屏東跟嘉義平地造林區、以及屏東毛豆產區和台南有機蔬菜區的農電共生計畫,全部都被農委會退件,主委陳吉仲曾說,「農委會會嚴格把關,這樣才可以避免綠電污名化。」
此次,對於記者連番追問,陳吉仲僅回覆,近日會公布盤點平地造林的結果,屆時會正式對外說明。而農委會內主管光電的企劃處副處長王玉真則表示「至今未收到台糖公司相關申請」,不清楚台糖公司內部規劃作業。
然而,不論記者詢問「農委會對農電共生政策為何?」、「造林地盤點何時出爐?」面對台糖持續釋出土地的作為,如古坑案或鳳林造林地案,「農委會准駁與否?」主管機關一概「答非所問」,令人不禁疑慮,農委會反對農地種電的態度,是否依然堅決?
台糖決定要釋出土地,卻未問過這塊土地原有的主人
鳳林160公頃台糖造林地的開發與否,還涉及當地部落的傳統權益,他們至今仍未有機會發聲,土地所在鳳林中原段、中心埔段周邊的部落。
部落工作者Namoh Ka’atay 指出,在台糖規劃區域涉及周邊四部落的傳統領域議題,「中原段往西邊是鳳信部落(Cingaroan)、往東是山興部落(Cirakayan),中心埔段部分原先屬於馬太鞍部落(Fata’an)跟鳳信部落,靠中央山脈那邊則屬於太巴塱(Tafalong),距離則稍遠一些。」
Namoh認為這筆台糖造林地的真正主人,其實包含周邊部落,「台糖公司從戰後日產手中接收下這些土地,即便中間有轉移給退輔會或移撥給縣政府,台糖卻從不去面對,所謂的日產,其實是從我們祖先輩奪走的土地。」在耆老的記憶中,雖然是河床沖刷而幾經變動,仍是部落的傳統範圍。

台糖公司要決定釋出這一大片土地前,會議記錄中明載關連到部落傳統領域問題,卻仍未先徵詢部落意見就決議釋出。Namoh擔憂的是,如果等到台糖公司招標出去,再由廠商進場來取得「部落諮商同意權」,部落可能就會走上知本溼地的遭遇,必須面對分化與衝突。
Namoh提到,在台灣部落的傳統領域調查嚴重不足,本案周邊部落都未能建構佐證部落傳統領域的歷史文獻與口述調查。面對未來可能的土地開發,部落內必須凝聚力夠強才能夠發起這個運動,不然這樣的開發案一旦變成官方主導模式,或是企業主辦說明會,只會變成再一次傷害部落,並且踐踏「諮商同意權」制度。
真是好笑 只許州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 好笑的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