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微熱山丘執行長:鮮食鳳梨應少種一半,改種加工鳳梨,葉子果皮果肉都能賺錢

銷中鳳梨受阻回流,除了轉往國內鮮食、外銷市場外,是否能擴展加工也倍受矚目。然而我國鳳梨品種多以鮮食為育種目標,例如市佔率九成的金鑽鳳梨,果肉細緻酸度低,鮮食美味卻不適合加工做罐頭,反而是纖維粗、酸度高的品種,例如開英種(多種土鳳梨)才能因應加工需求。

「鮮食鳳梨比例應該要下降。」前微熱山丘執行長、天來集團董事長陳來助直言,加工用鳳梨應提升至總產量的一半,且應以「全物利用」的思維讓鳳梨的產值極大化,例如果皮萃取酵素等高附加價值運用,「一梨多吃」才能減少鮮果市場波動造成的產值波動。

電商通路「直接跟農夫買」業者金欣儀表示,每逢農產品產銷出現問題,政府便用促銷的方式疏散農產品,「但這樣一旦沒有折口,消費者購買意願就下降,也讓農產品價值難以提高。」農政單位應以加工導向來調整國內鳳梨產業,「不要硬把鮮食鳳梨拿去加工,而是一開始就種植要做加工的鳳梨。」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92434313_2893044794147384_6869595809638252544_o.jpg
鳳梨從皮、葉子、果肉都可以運用(圖片出處/老莊有機農場)

國內鳳梨近九成均為金鑽鳳梨

國內農試單位在86年間育成18個品種的鳳梨,堪稱全球之冠,但查詢農試所資料發現,幾乎所有品種都僅適合鮮食用,可用於加工的鳳梨品種少之又少,文獻上僅能查詢到台農6號 (蘋果鳳梨) 。鳳梨專家—農試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官青杉曾表示,早年(日治時期)的育種目標為抗病及加工,鮮食加工兩用的台農6號因而誕生,而後(光復後)鳳梨育種目標為鮮食,因此之後育出的鳳梨品種都是鮮食用。(延伸閱讀:台灣鳳梨國家隊18強

官青杉說明,目前國內鳳梨品種市佔率最高的是17號金鑽鳳梨,高達88%,第二名為20號牛奶鳳梨,市佔率僅4.2%,第三名則為適合加工的開英種(土鳳梨的媽媽),僅有2.8%。

為何台糖不做鳳梨罐頭?

鳳梨銷中受阻,有國人質疑台糖公司現行銷售的鳳梨罐頭,原料及製作都在泰國,為何不支持本土鳳梨?台糖公司秘書處處長蕭光宏表示,台灣鳳梨罐頭產業在1980年代開始出走、南移到印尼、泰國等地,目前國內已無鳳梨罐頭廠房,台糖會將收購鳳梨製作成原味果乾、鳳梨冰、果醬、果汁及果醋,在國內台糖通路販售。

「金鑽鳳梨是鮮食用,不是加工用。」已退休的台鳳罐頭廠長宋廣生表示,做成罐頭的鳳梨需要「高酸粗纖」,全球鳳梨罐頭多使用開英種鳳梨,金鑽鳳梨高糖度、低酸、纖維又細,製成罐頭不太儲放,且開英種鳳梨為圓筒狀,可用機器削皮,金鑽鳳梨是圓塔型,去皮耗費人工,「台灣現在鳳梨要做罐頭,原料成本是東南亞的三倍,反映到售價上的話,恐怕大家不願意買。」

國內知名鳳梨酥業者—旺萊山的股東、第32屆十大神農陳映延表示,旺萊山的鳳梨酥果餡是以特定比例的開英種鳳梨及金鑽鳳梨調製成,開英種鳳梨的纖維能提供口感,金鑽鳳梨則是提供酸酸甜甜的風味,兩者合一的果餡較受消費者青睞。


前微熱山丘執行長:鮮食與加工鳳梨種植面積應該各半

前微熱山丘執行長、天來集團創辦人陳來助表示,以他過去投身鳳梨加工產業的觀察,台灣看農作物的思維只考慮到鮮果,但鮮果的價值其實很容易因需求改變而有波動。「臺灣鳳梨種植面積難與國外相比,僅以鮮果做銷售,產銷難有突破,但若變成高階工業產品,或許可以產生更多的價值。」

陳來助認為,鮮食鳳梨和加工鳳梨的種植面積應調整為各半,但相對的,加工不能只有果汁、果乾、果醬等食品,大部分傳統的加工廠都太小,屬於手作坊居多,加工層次都太低。「鳳梨從葉子到果皮、果肉都能用,可以把產值最大化。」鳳梨不只有好吃的果肉,鳳梨莖所含酵素可用於生醫領域,鳳梨葉所含植物纖維可用於紡織業。

陳來助表示,台灣擁有18個品種鳳梨,應好好盤點每一品種鳳梨的特色,例如:台農20號牛奶鳳梨可低溫萃取出的酵素是最多的,可運用於生醫領域的保健食品開發,透過與其他領域的結合,才能從消費端將源頭的鳳梨生產做出分流、提高農產品的價值。

資深產業人士:除非發展具台灣特色加工品,否則仍難逃被取代命運

鮮食鳳梨品種做成加工品,可以延長產品壽命、銷售時間,防檢疫限制也較少,可以去往全球各地,或許是台灣鳳梨轉型的機會。不過,國內資深鳳梨產業人士王先生(化名)也提醒,如何做出能夠呈現台灣鳳梨獨特性的加工品,且不被其他生產成本低的鳳梨大國所取代,才能真正讓台灣鳳梨產業走得更久更穩。

王先生分析,鳳梨全株都可利用,果肉的利用還是最多的,加工的最大挑戰在於成本,以台灣曾經輝煌的鳳梨罐頭產業為例,因為台灣人力成本提高,連帶使原料成本也墊高,致使加工業者南移,「如果其他國家的鳳梨也可以做出一樣的加工品,那台灣也很難保持優勢。」

鳳梨王子楊宇帆:大規模種植鳳梨農適合種植加工品種

單一品種鮮食鳳梨佔比高,容易使鳳梨發生產銷失衡問題,為何農民仍選擇相同品種?曾因寫信給馬英九總統而一夜成名的「鳳梨王子」楊宇帆表示,金鑽鳳梨對農夫來說的利潤最好,且生產也相對好管理,因此才會變成種植主流。

那農民會想嘗試種加工用的鳳梨嗎?楊宇帆表示,去年種過台農4號釋迦鳳梨,「釋迦鳳梨不怕雨、品質穩定,唯一缺點是產量低。」產量低意味著收入少,且加工用鳳梨的價格不比鮮食,純粹種植加工用鳳梨,收入也比不上種鮮食鳳梨。

他說明,加工用鳳梨的價格比鮮食鳳梨低,對生產者來說,統一的管理方式較為省力也才能降低成本,因此大規模種植的鳳梨農較適合種植加工用鳳梨。

電商業者:不建議農委會一直促銷,應以加工導向調整產業

「除了讓民眾買到便宜又好吃的鳳梨,此時更是提振鳳梨產業的最佳時機。」電商通路「直接跟農夫買」業者金欣儀表示,去年疫情影響已出現銷中鳳梨回流的現象,她當時參加農委會辦理的農產嘉年華,一同協助農民,這次亦然,「要稱讚農委會反應很快,不過同一招不能一直用下去。」

金欣儀說明,長年觀察下來,每逢農產品產銷出現問題,政府便用促銷的方式疏散農產品,例如:去年農產嘉年華提供消費者折扣,到電商通路去選購。「但這樣一旦沒有折扣,消費者購買意願就下降,也讓農產品價值難以提高。」金表示,農委會從2月26日公布訂購鳳梨至今為止,她接到很多電話,她認為消費者最在意的其實是如何協助農民,而非只在意價格。

「我們通路也會有壓力。」金欣儀認為,國人再怎麼吃,鮮食鳳梨供過於求時,通路商也賣不動,相較於鮮食,鳳梨加工品的保存期限長,也能分擔銷售壓力,農政單位應以加工導向來調整國內鳳梨產業,「不要硬把鮮食鳳梨拿去加工,而是一開始就種植要做加工的鳳梨。」

延伸閱讀:

歷經86年努力,培育鳳梨國家隊18強!鳳梨專家官青杉,揭開台灣鳳梨好吃秘密

鳳梨消中受阻衝擊台灣農業系列報導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