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86年努力,培育鳳梨國家隊18強!鳳梨專家官青杉,揭開台灣鳳梨好吃秘密

「我以前不吃鳳梨,接手研究後天天吃鳳梨,鳳梨是全台灣內外銷都很重要的水果,責任事關重大。」今年是農試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官青杉研究鳳梨的第25年,從「台灣鮮食鳳梨之父」張清勤手中接棒,官青杉是台灣目前最重要的鳳梨專家,日復一日進行鳳梨育種與輔導農民的工作。

台灣在1934年育成首個鳳梨品種─台農1號,歷經86年努力,至今育成18個鳳梨品種,豐富多樣性居世界之冠,鳳梨也成為台灣外銷名列前茅的水果。官青杉表示,鳳梨是熱帶水果,台灣一年溫差可達30度卻能種出比熱帶國家更好吃的鳳梨,關鍵在於品種及栽培技術,這些都是台灣之寶,要珍惜不能外流,才能永保市場優勢。

鑽研鳳梨25年,官青杉成為新一代鳳梨育種家

今年52歲的官青杉,人生將近一半都與鳳梨為伍。「嚴格來說,我沒有讀過大學。」官青杉表示,自己從農專畢業後,84年就來到嘉義分所當助理,而後為了自我精進,才去了嘉義大學農學院取得碩博士學位,一路都以鳳梨為研究對象,而後更從「台灣鮮食鳳梨之父」嘉義分所副研究員張清勤手中接棒,成為新一代的鳳梨育種專家。

「育種的工作其實很單調,等待鳳梨長大的時間居多。」嘉義分所的鳳梨品種保存園內,共蒐集了89種鳳梨,是超過百年的育種成果,從嘉義分所育出的第一個品種「台農1號」,到現在市佔率最高的「台農17號—金鑽」都有。

一行一行的鳳梨前方插著木牌,上頭寫著數字,官青杉解釋著,田裡進行的是鳳梨的雜交育種試驗,牌子的數字分別是開始試驗的年度、第幾次,以及試驗樣本數量,密密麻麻的木牌宛若時代的紀念碑。

在農試所嘉義分所鑽研鳳梨25年的副研究員官青杉,嘉義分所內的鳳梨品種保存園目前有89種鳳梨,每年仍會持續不斷的育種(攝影_林怡均)

雜交育種超過百年的嘉義分所,育出品種全台最多

農試所嘉義分所在1918年成立,重要任務之一便是鳳梨雜交育種與栽培管理,官青杉表示,鳳梨原產自中南美洲,因地理大發現而流通到世界各地,台灣在1694年(康熙年間)就已有鳳梨引進,而到日治時期由於政策因素,鳳梨成為國內農業重要產業之一,因應罐頭加工廠需求,國內大規模從夏威夷、婆羅洲等地開始做引種。

大規模引種的同時也引入了過去沒有的萎凋病,因應加工及種植需求,早年育種目標為高產量、高果肉率且抗萎凋病,在1934年到1936年間,嘉義農試所以雜交育種育出了台農1號至8號,歷經86年,嘉義分所陸續育出了台農13、16、17、18、19、21、22及23號,是國內育出最多鳳梨品種的單位。

目前市佔率近九成品種都是台農17號金鑽鳳梨,再來是台農20號牛奶鳳梨佔4.2%,第三名則是開英種土鳳梨佔2.8%。

台農17號金鑽鳳梨(圖片提供/官青杉)

金鑽鳳梨市佔九成,官青杉最愛台農21號黃金鳳梨

去菜市場買鳳梨,經常會聽到攤販介紹「金鑽鳳梨」、「牛奶鳳梨」、「蘋果鳳梨」,甚至還有「釋迦鳳梨」等,官青杉笑著說明:「農試所育成結果的命名方式就是台農幾號,這些其實都是農民們根據種出來鳳梨的口感、香氣、色澤等,所取的暱稱啦!」

各品種鳳梨的特色不同,例如台農13號冬蜜鳳梨是目前所有品種鳳梨中最適合在秋冬生產的,不過纖維比較粗;台農4號釋迦鳳梨則是台灣光復後第一個鮮食外銷品種,特色是可以手撕;台農6號蘋果鳳梨曾經市佔率超過三成,但因不耐儲放而被金鑽鳳梨取代。

官青杉個人最喜歡吃的鳳梨,是台農21號黃金鳳梨,因為口感佳、像哈密瓜。官青杉分享選拔鳳梨的訣竅,「每個品種在最佳產季時吃,首先要吃起來不會太酸,再來是會不會甜,最後是口感,纖維少、順口的鳳梨最好。」

台農21號黃金鳳梨(圖片提供/官青杉)

同種鳳梨開花彼此不來電,成為研究員之前先當鳳梨農

為何鳳梨雜交育種試驗,會需要持續十餘年,甚至數十年的功夫?官青杉解釋,這和鳳梨生理條件有關,鳳梨是由許多小花聚合而成的複果,市場上買到的鳳梨,外皮上一格一格的就是鳳梨花,鳳梨花是兩性花,但卻是自交不親和,「簡單來說,同一顆鳳梨上的花彼此都看不對眼,不只同一顆,一整片種同種鳳梨,彼此之間都不會來電。」

官青杉說明,由於自交不親和的特性,需由不同品種交配後的鳳梨出現種子,接下來便是等待26至28個月的生長過程,期間要在溫網室中育苗、移到田間定植,然後透過性狀反覆篩選,初選、複選後,再到不同區域去試驗種植,最後才推出,「最重要的是不同縣市的農民都能種起來。」

從育種到栽培管理都必須貼近實務及產業

「育種不能只是待在研究室裡埋頭研究,必須走出去,了解整個產業環節才行。」這是前輩張清勤傳下的育種精神,官青杉也傳承相同態度,從鳳梨生長過程、種植方式、乃至果內酵素及果肉特性,到製作加工以及冷鏈物流要注意的細節,官青杉都完整掌握,「育種的目的有兩種,第一種是引入優良品種,育出更有競爭力的品種來維持市場優勢;第二種是根據農夫或是加工業者遇到的問題,再將品種改良。」

除了育種,鳳梨的栽培管理試驗同樣重要,官青杉回想,剛到嘉義分所第四年時,自己做了鳳梨的延遲發芽分化試驗,試驗結果也讓原本集中在六月底七月初的鳳梨產季,能夠分散到八月以後,「這個試驗讓我印象很深刻,試驗結果讓鳳梨栽培技術突破,也讓產量分散、產季延長。」

說起鳳梨時,官青杉格外有自信,「通常是各地農改場招架不住的問題,才會問到我。」他表示,當初來到嘉義分所時,自己前面7年的時間都在田間,從育苗到栽培管理,無一不學,「我那7年基本上就是個會做研究的鳳梨農,也是當時打下實務基礎,之後輔導農民才不會被問倒。」

鳳梨育種是台灣的寶,需保護不要外流

鳳梨的育種與產業需求及發展密不可分,「其實以前大家喜歡吃土鳳梨,因為水分多,所以鳳梨的酸味會變得不明顯,大家吃起來覺得不酸,會有變甜的錯覺。」官青杉表示,現在最常看到的鳳梨是「台農17號—金鑽鳳梨」,是因為較耐儲放而取代了過去的主流品種。

官青杉透露,其實金鑽鳳梨有很多「缺點」,包含容易在表皮出現裂目受到病蟲害侵襲,果心出現裂梗,則是會讓整顆鳳梨的熟度不均勻,在其他地方生長狀況非常不好,即使有結果也沒有台灣種出來的好吃,但在台灣的適種季節裡,卻較不會出現類似狀況,口感及滋味都深受國人喜愛,也適合加工。

官青杉表示,國際鮮食鳳梨超過九成都是MD2這個品種,但這個品種纖維比較粗,風味層次也沒那麼好,無論是金鑽鳳梨還是牛奶鳳梨,都是台灣育出的品種,若想保有市場優勢,品種或是栽培技術盡可能不要外流,因為,育出一個品種要花很多年,如果品種或是栽培技術外流,要推出新的品種因應會來不及。

24年育成台農23號,果肉柔軟有芒果香氣,耐儲運且適合機械作業

官青杉表示,接下來的育種方向會朝著兩大方向,分別為能在冬季低溫時採收且酸度低,以及在夏季時抗病蟲害而品質佳,此外還要耐儲放,如此一來對於後端運銷會更有幫助。

以今年新推出的台農23號為例,就是適合在秋春兩季栽培的品種,果實呈短圓筒形,果肉黃色、帶有芒果香氣、且肉質柔軟、少有纖維、糖酸度均高且耐儲藏,經過長程海運測試(由臺灣運至加拿大),在攝氏12度、海運19天後,台農23號的褐化程度比台農17號(金鑽鳳梨)來得低,在夏秋時仍能提供品質不錯的鮮果,極具外銷潛力。

多次前往國外考察的官青杉說明,臺灣鳳梨目前種植及採收都高度依賴人力,但農村人力短少,未來應會像國外一樣出現機械採收,台農23號的外型為短圓筒形,且植株低矮,管理方便,可進行機械省工作業。

台農23號果肉色澤鮮豔亮麗(照片提供_官青杉)

吃鳳梨會不會傷胃?官青杉掛保證「吃再多都不嫌多」

「鳳梨育種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官青杉表示,無論是自己還是張清勤,都是經由過去留下的研究資料,以及田間實務累積而來,自己也會傳下所有研究資料,並鼓勵未來接手的人到田裡嘗試。

從不吃到愛上鳳梨的他,現在連帽子上都有鳳梨的圖案,「鳳梨安全又健康,種植上用藥需求不大,富含酵素又能幫助身體消化,煮菜時還能幫助肉質軟化,鳳梨吃再多都不嫌多。」

吃太多鳳梨會不會傷胃呢?官青杉笑著表示:「我吃的鳳梨量是一般人的十倍,這麼多年都沒事,唯一的問題是最近老了,代謝變慢,吃到有一點肚子,最近要多運動,就算是鳳梨專家,身材也不能跟鳳梨一樣圓啊!」

延伸閱讀:

鳳梨銷中受阻衝擊台灣農業系列報導

懷念的鳳梨罐頭 閃亮經濟奇蹟

武漢肺炎衝擊》銷中受阻恐造成骨牌效應,今年鳳梨更好吃請多享用

2019農業政治貿易戰 03》台灣鳳梨出口超過九成依賴中國,銷量三倍躍升是福是禍?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