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門的溫柔革命》養菇溫暖東北海岸山村,重燃老人村火花

歲暮前後,東北季風如常地在北台灣潑辣撒野,淒冷依舊的東北角和北海岸地區(以下簡稱「東/北地區」)卻默默凝聚一股白色的力量,碩大雪白的猴頭菇為山村和濱海聚落帶來希望與溫暖。

被農友們戲稱為「楊董」,熱血的楊儒門在風喈雨霏的天候中引進太空包植菇的產業,要讓東/北地區的農友們在秋冬農閒之餘有更多收入,讓年輕人願意返鄉。他說日本山村「樹葉變事業」,幫老人村找回活力,也注入年輕生命力,「種菇有可能是東/北地區的『逆齡』事業嗎?」總是要試了才知道。

鄭榮龍(右)是「下冬天經濟」的一號菇農,種蠔菇與猴頭菇。(攝影/楊語芸)

夏日務農 冬天養菇,活絡東北角經濟

東北角和北海岸地區的農民,一年只有五個月可以務農,他們或是種植農作物如水稻、地瓜、芋頭、茭白筍,或是採收劍筍、桂竹筍、綠竹筍,春夏作物的產季結束後,九月進入雨季,台灣北部沿海從石門到貢寮的農村有半年時間宛若冬眠,農夫沒有農事可忙,連綿的雨季讓家園死氣沈沈。

東北季風吹啊吹,卻從沒在此地吹起台灣其他農村流行的青農風,「就算半年可以賺到一年的收入,年輕人也不會願意回來。」楊儒門觀察到,入秋之後百無聊賴,下雨下到人要發霉,年輕人待不住,怎會願意落地生根。

在金山契作彩田米長達五年,就算「楊董」只是戲稱的頭銜,楊儒門也沒辦法漠視美好的山村人口斷層。行動派的他心心念念著「總該有什麼是冬天也可以照顧的作物,讓大家終年務農吧」,這個掛在心頭的問題在遇到米大菇食的鄭任凱後,有了具體的答案。(米大菇食的故事很精彩,請點選閱讀

以循環經濟促成養菇聚落

平溪菇農鄭任凱與楊儒門結緣在 248 農學市集。在台灣眾多菇農中,「米大菇食」的特色是遵循藍色經濟的精神:讓一個循環中的「廢料」成為另一個循環的「養分」。鄭任凱使用可溯源、可再利用的資材來養菇,例如稻桿和咖啡渣,既拉長農業廢棄物的生命里程,又減少垃圾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米大養菇的介質原本是彰化溪州的稻桿,但彰化到平溪的碳足跡偏高,不符鄭任凱的理念。他無意中發現楊儒門契作的彩田米在宜蘭碾米,米糠還要麻煩米廠代為處理,「他的垃圾是我的資材」,鄭任凱開口跟楊儒門索討稻桿跟米糠,兩個男人就在養菇這事上「迸出愛的火花」:讓東北角和北海岸成為台灣的養菇聚落,年輕人願意返鄉務農,循環經濟在地茁壯,讓大家對土地的愛,成為溫暖農村的不滅火光。

藍色的「下冬天經濟」 零浪費的循環

鄭任凱的養菇循環經濟,一個菇包要用三次。稻桿和咖啡渣製成的太空「一包」先植入蠔菇或猴頭菇菌絲,「一包」收成後回收打碎,重新製成「二包」,植入草菇、洋菇菌絲,「二包」收成後再重複製程製成「三包」,用來種草莓或薑。種薑的好處是可以避險,第一年收成的是嫩薑,第二年是粉薑,之後就是老薑,農民可依當年的薑品價格決定要不要採收。「三包」收成後,來自於農田的介質回到農田中成為肥料,完成零浪費的循環。

選定猴頭菇與蠔菇入門,是因為這兩種菇的養殖技術最簡單,只要環境適合(濕度夠、通風好、可遮光),絕對不會失敗。鄭任凱負責供應已經走菌的菇包和技術指導,楊儒門負責建立產銷鏈,他幫這門冬天養菇的產業取名為「下冬天經濟」,這是他想了廿、三十個名字後選定的,「用台語唸,把重音放在『下』,拉長,很有味道。」他說。

下冬天經濟種植蠔菇,增加農友冬日收入,也提高年輕人返鄉意願。(攝影/楊語芸)

以半批發的量販方式 直接供應給餐廳

「每次做新的事,像是一開始在金山契作友善水稻或是開辦農夫市集,人家都覺得我有病,但是做新的事比較好玩。」楊儒門推動養菇經濟,不只連結產、銷兩端,連首發的試種菇包也是他自掏腰包、找朋友贊助,花了十幾萬元。

楊儒門說,下冬天經濟收成的菇沒打算走零售通路,「我很討厭包材用一次就變成垃圾,而且很多都不能回收,」再加上每份包裝的材料及工錢接近 20 元,根本不划算。小包裝還有一種隱形的浪費,為了符合標準盒的尺寸,蠔菇不能養到太大,但明明它長到菌傘撐開、重量十足時才最好吃,但那時蠔菇已經放不進盒子裡。

他採用半批發的量販方式,一籃籃出售給火鍋店或熱炒店。因為不必在乎菇體的尺寸,農友可以種出更重的菇,「將本求利,快速變現,直接獲益。」餐廳通路已經談好了嗎?楊董說得豪氣,「我無啥物步,就是朋友濟。」(我沒什麼本事,就是朋友多。)

從北海岸到東北角 拉人脈一起改善環境

「下冬天經濟」去年開始試作,共有金山、猴硐、貢寮的五位農友戮力合作,鄭任凱先替大家上課,檢視各別養菇環境,並提供每位 500 至 1,000 個太空菇包和各種技術指導,楊儒門甚至天天巡邏這些養菇處,幫大家解決問題。

既然是這麼費時的事,為什麼不在金山推廣就好?就跟「在金山契作友善水稻是為了名正言順去金山潛水」的邏輯一樣,楊儒門說自己推動東北角地區養菇,「是為了名正言順到澳底潛水」。(閱讀金山稻米的故事請點選這裡)

潛水範圍從北海岸擴展到東北角,楊儒門也拉著自己的人脈一起支持下冬天經濟,瑞芳好幾家餐廳已經熱好油鍋,等著他送菇上門。「願意跟我合作的人,都是希望可以一起改變農村環境,」楊儒門說,這些低調的餐廳是「下冬天經濟」最好的後盾。

蕭言橦示範「猴頭菇佛跳牆」(攝影/楊語芸)

老人一起來養菇 動腦人不老

借鏡日本四國上勝町「樹葉變黃金」的案例,楊儒門打破只有農友可以種菇的想法,北海岸和東北角有很多獨居老人或老夫妻,多半被認為是沒有生產力的退休老人,但在楊儒門眼中,他們都是種菇的生力軍。

「一包」九月來到菇寮後,可以收成五、六次,每次間隔兩個星期,也就是說,猴頭菇及蠔菇全數收成後,專業農夫便進入春耕農忙時間,「二包」的洋菇和草菇就可改由這些老人接手種植。楊儒門分析,老人家種菇有多重好處,首先在同儕壓力下,「別人每天交 20 斤菇,我卻只能交 5 斤」,這樣一比較,就會思索、學習如何提高產量,動腦人就不會老

其次,種菇雖然簡單,但總是會勞動到身體。賣菇賺錢的成就感,也會讓他們重拾生活的動力。再加上交菇時會跟別人互動,萬一缺席沒交貨,收菇的人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給予關心,社會網絡就此建立。

另外,利用社區中的閒置空間一起來種菇,除了可以把菇當作社區共食的食材,賣菇的錢變成公積金,更可以回饋到老人身上。「社會高齡化之後,長照應該用更有創意的方式來進行。」豪邁的楊董解決了農業經濟問題,順道也幫忙提昇社會福利。

農友們受到熱情感染 今年會擴大規模

「下冬天經濟」的夥伴們,原本都是 248 農學市集的農友,與其說他們挺楊儒門,無寧說大家是被他想要改變環境的熱情所感染。

貢寮菇友蕭言橦本是段木香菇的小農,也是得過廚藝冠軍的廚師,他是「下冬天經濟」中的廚師長,把自己種的猴頭菇應用在料理上,負責開發各種菇味料理。蕭言橦試種太空包後,認為種猴頭菇的技術並不困難,但需要累積經驗。

陳進傑的菇寮在舊猴硐國小改建的「猴硐生態教育園區」內,園區內種植許多蔬菜,也培育鵪鶉,讓小朋友可以親近自然、體驗農事。雖然是專業農夫,但他認為種菇「技術門檻很高,」以種出雪白又大、品質一致的猴頭菇為目標,「還得跟大家觀摩學習」。

金山的鄭榮龍原本種的是太空包香菇,但香菇生長期長,而且有烘乾的技術,他改種蠔菇、木耳和猴頭菇後,覺得有專業團隊陪伴著他,「心肝頭真穩」(安心)。三位菇農異口同聲,今年會擴大種植數量,達到經濟規模,「因為楊董會幫忙大家找到通路」。

蕭言橦(左)與楊儒門檢視猴頭菇的生長狀況。(攝影/楊語芸)

東/北聚落成為養菇重地 年輕人就會返鄉

除了在地餐廳外,楊儒門的確與某連鎖火鍋店談妥合作的條件,但要等供應的數量穩定到位,合作才能起跑。在他規劃的版圖中,今年九月至少有 50 位農友加入,每人每天交 10 斤菇,經濟模式就可以推展,未來則希望從北海岸的石門、金山、萬里到東北角的平溪、雙溪、貢寮、猴硐,能夠有 200 位菇友,一起拼出養菇聚落的名聲。

鄭任凱說,「楊儒門做的事很有畫面感,他想讓農村環境更美,這件事感動了我。」他形容楊儒門是不計較利益的商人,真心關心農友的需要,在彼此互利的前提下,一起生產好的農作物,整件事都充滿溫暖。

想到香菇,會想到新社或埔里,若問及猴頭菇或蠔菇,大家腦中一片空白。「這個空白就是我們的機會,」鄭任凱認為,東/北聚落可以成為猴頭菇或蠔菇、洋菇、草菇的重要產地,未來鮮食、加工都有機會,只要有心改變,改變就一定會到來。

借用鄭任凱的話詢問楊儒門,「下冬天經濟」是希望年輕人返鄉,目前看到改變的契機了嗎?」「有,他們一定會回來。」楊儒門語氣堅定,目光爍爍。

延伸閱讀:

超強循環利用,一個菇包種三次!米大菇食開創永續養菇新模式,種菇不砍樹

楊儒門專訪》這世界大家都在唱歌。顧好腹肚,才有辦法顧社會

恢復水田精彩生態,楊儒門契作友善水稻,農友:赤腳踩土更自在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