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台灣鳳梨外銷盲點:外銷果品無標準SOP,無差別補助造成良莠不齊

銷中鳳梨受阻,台灣鳳梨轉售新加坡,然而,一位新加坡台商蔡先生分別從當地最大連鎖超市NTUC、團購台灣鳳梨,及當地較高價的商業中心水果店SF Farm等管道購買台灣鳳梨,卻出現糖度低、褐變及黑腐等狀況。新聞刊出後,有不少新加坡民眾回應,蔡先生並非個案,不少人都遇到類似問題,希望台灣能更重視外銷水果的整體表現。

對此,《上下游》訪問國內多位從事水果貿易數十年的業者、專家,嘗試從台灣鳳梨由產地、包裝場、裝櫃、到岸的過程分析問題癥結,發現主要關鍵有二:首先,溫度是維持鳳梨品質的關鍵,鳳梨飄洋過海,每一關卡的溫度變化都會影響品質,但目前鳳梨除了銷日、澳有制訂果品標準外,銷往他國均無,也無制訂運輸SOP,導致外銷水果表現不一,影響整體形象。

其次,農委會進行內銷收購、外銷補貼,卻並未對目標外銷市場調查、追蹤到岸後果實品質變化及擬定品質和行銷策略。業者認為,應改變「無差別補助」,以獎勵做出區隔,才能留下認真經營市場的貿易業者。

(各地新加坡民眾回應購買台灣鳳梨經驗、新加坡媒體8视界新聞新加坡網友留言,匯集整理/林怡均)

(本文為探討問題並不希望個別農友或業界人士被肉搜追查,因此文內均採化名。)

問題一:為何會外銷甜度不高的綠鳳梨?出貨熟度是關鍵

台灣境內買到的鳳梨黃熟好吃,但是此回在新加坡出現問題的鳳梨,卻出現外表全綠、轉黃後甜度不高等現象,原因為何?實際詢問出貨的鳳梨農民陳先生表示,所有出貨規格都是依照通路商要求,過去曾出過成熟的黃鳳梨,到目前為止從未收到過客訴。

農友自認按要求行事,但出貨鳳梨甜度不高的確為事實,問題出在哪裡?「以時間來推算,這是臨時轉單。」跨足水果進出口的業者許小姐表示,中國2月26日宣布3月1日起暫停輸入,台灣業者僅有3天時間因應,3月的訂單短時間內可以轉單的國家是香港及新加坡,但鳳梨要3月中後才會進入盛產期,此時出口的鳳梨糖度自然不高。

此外,外銷鳳梨是依照買家需求而出貨的,許小姐說明,新加坡超市所售鳳梨多為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的MD2鳳梨,而MD2鳳梨銷售時外觀就是綠的,且新加坡要求鳳梨的展售期要10天,「去年有業者出成熟的黃鳳梨給NTUC,結果後來被罵,對方對進口鳳梨的要求就是綠鳳梨。」顯然當地業者不了解台灣鳳梨的品質特性。

台商蔡先生於高價超市及平價超市分別購買台灣鳳梨,從條碼發現都是相同農友出貨,都發現有甜度低、黑心現象。本圖鳳梨購買自新加坡商業中心水果店SF Farm所購買的walker品牌台灣鳳梨(圖片提供/蔡先生)
台商蔡先生於高價超市及平價超市分別購買台灣鳳梨,從條碼發現都是相同農友出貨,都發現有甜度低、黑心現象。本圖鳳梨購買自新加坡NTUC 超市(圖片提供/蔡先生)

銷日鳳梨規格明確,外表、熟度均有要求

相較於新加坡通路規格不一,出口到日本的鳳梨則有明確規格。許小姐表示,台灣鳳梨要銷往日本的熟度必須是2目黃以上(鳳梨果皮底部1排稱為1目),到岸時則需達5目黃。另一位從事外銷水果30多年的李先生也表示,日本要求台灣鳳梨必須要有一定甜度,自己在出貨前都會測試,果肉切開中段糖度要達17度才會出貨,新加坡不同買家要求則不同。

外銷日本對果品轉黃有明確要求(照片來源/日台交流広場(台湾と日本)

問題二:為何鳳梨會出現黑心現象?溫度控制是關鍵

資深鳳梨產業人士王先生說明,鳳梨是熱帶水果,相較於蘋果、梨子、水蜜桃等,當儲運過程溫度太低或時間太長,且上岸開櫃後的溫度若相差太大,鳳梨果實會因寒害造成果肉有褐化現象。「通常果心溫度不能低於10°C。」而上岸開櫃後的溫度若相差太大,也會使鳳梨因真菌入侵出現黑腐。然而,要一路都控制在適當溫度,從裝櫃、運輸到上架的每個環節,都是專業眉角。

鳳梨海運至日本及新加坡、到岸上架的時間接近,約為7天,許小姐說明,外銷鳳梨在產地採收後,送入集貨場分級包裝到裝櫃約需1至2個工作天,裝櫃後的鳳梨可撐2週,扣除7天報關及航運,鳳梨到岸後還有7天的櫥架時間,「這是最理想的狀況,不過實際到岸的鳳梨會因為海運貨櫃溫度的設定而有所差異。」

貨櫃溫度控制各家不同,溫度低於10°C會損害果品

目前台灣鳳梨出口多用冷櫃,冷櫃可設定在零下40°C至25°C的恆溫。許小姐則表示,每一家貿易業者的裝櫃情形、溫度設定都不同,「整櫃是不是只有鳳梨,溫度設定會不同。」例如,輸往日本、新加坡等鄰近國家的鳳梨都是滿櫃;輸往加拿大的鳳梨則會和其他水果併櫃。

以鳳梨來說,農試所建議貨櫃溫度設定為13°C至15°C,然而鳳梨採收時的溫度通常在21°C以上,裝入13°C的貨櫃後,需要3天到5天果心溫度才會達到13°C,許小姐表示,「這時候都快要到岸了,所以我們通常會將貨櫃溫度再設定低一點。」

貨櫃儲運溫度會影響鳳梨上岸後的品質,但各家貿易業者設定溫度卻是各自為政。許小姐設定為10°C,李先生則是設定在10°C至13°C,許小姐表示,鳳梨儲運的溫度並無標準,實際數字是各家的秘密,而有無預冷也會影響後續儲運。

上岸後的通路冷藏方式,也會影響鳳梨品質

除了儲運,上岸後的冷藏溫度亦會影響。王先生解釋,「新加坡緯度比台灣低,長年溫度都在30°C左右,與櫃內溫度會相差約15°C以上。」

李先生說明,銷日鳳梨上岸後進入冷藏庫,輸往東南亞的鳳梨則不一定,「我們都會跟客戶說要如何保存,日本人一定會照做,但其他國家就難說。」許小姐也證實此說法:「新加坡客戶會問,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照做。」而檢視在新加坡的台灣鳳梨,確實不同超市的櫥架溫度會有所差異。

新加坡NTUC超市與商業中心水果店SF Farm對台灣鳳梨的櫥架保存方式不同(照片提供/蔡先生)

農委會只訂收購價沒規定品質,出口果實品質參差不齊

2家貿易業者均認為,台灣鳳梨外銷疏漏的環節相當多,從田間生產、包裝集貨場到海運均無統一標準或是SOP,導致外銷品果品質量不一,有的海外台人甚至形容「出了台灣,買到的台灣鳳梨就像在抽獎,好壞機率各半。」

李先生表示,國內外銷鳳梨的包裝場標準不一,且「標準包裝集貨場」數量屈指可數,「每家包裝場對於果實大小、熟度、糖度等品質要求不一。」銷日鳳梨要求產銷履歷,銷往香港及新加坡的鳳梨則否,且港、新因為非農業生產區域,從台灣裝船離港無需經過檢疫。「果實品質等於是要靠業者自律。」

「我們業者多次反映,希望農委會訂定外銷果品標準,但回應都是不干涉自由市場。」許小姐則說明,毫無標準的結果會造成劣幣驅良幣,若同一外銷國有多家業者,品質把關最鬆散的同業往往會成為讓人提心吊膽的「未爆彈」。

以本次銷往新加坡的鳳梨為例,許小姐表示,農委會只有規定收購價格不得低於每公斤21元,但卻未規定收購果實的品質,甚至還沒進入產季就不斷衝刺外銷訂單,造成輸出果實品質不一,「有的農民會提早採收,甚至好的壞的都交上來,成千上萬顆鳳梨,業者趕著交貨,難保不會有疏漏。」

業者希望訂定外銷果標準及SOP、補助及獎勵應有區別

要讓台灣外銷鳳梨品質更上一層樓,許小姐表示,所有外銷鮮果都應訂定出對應外銷國的品質規範及SOP,此外,也應對各國做徹底市場調查及長期規劃,例如:台灣鳳梨想鎖定新加坡及日本的高階消費者,應採收哪種熟度、儲運要用哪種溫度、哪種紙箱規格及堆疊方式、到岸後要如何保存,成本精算後的價位要如何訂定,應要有明確標準。

回顧近五年農委會的出國考察報告,鳳梨僅有澳洲一國的市場調查,中國、日本及新加坡均無市場調查報告。王先生表示,每逢鳳梨產銷失衡,農委會就祭出對內收購、外銷補助的方式,經費動輒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元,但卻連最基本外銷市場調查、海運到岸後的上架過程都沒做過品質變化追蹤,「最基本的調查都沒做,難怪外銷策略訂不出來。」

王先生則認為,貿易商出貨品質參差不齊,目前外銷補助採齊頭式獎勵,無益於建置長期市場,應把外銷補助留給認真的業者,例如:若擔心輸日鳳梨農藥超標,應鼓勵外銷業者將要出貨的鳳梨做農藥檢測,有檢測的業者才予以補助。

農委會:將協助改善

針對外銷新加坡鳳梨品質不良,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林志鴻說明,該批鳳梨是3月初採收的,採收時節還未進入鳳梨盛產季,因此滋味略酸,下一批上架鳳梨味道會較甜。至於業者反映與新加坡超市多年溝通鳳梨熟度的問題,林志鴻表示,國際處會和業者詢問,然後和新加坡NTUC超市交涉,解決兩國之間對於鳳梨熟度認知的落差。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不排除有少數的不肖業者未依照相關規定及要求辦理,農委會除在產地端從農民到集貨包裝分級等要求外,外銷業者亦要依照國際處有關領取獎勵的規定,如不能削價競爭,否則不能領取獎勵。

延伸閱讀:

【海外真相】外銷新加坡鳳梨品質不良,台商:願意支持台灣鳳梨,品管務必加強

鳳梨銷中受阻衝擊台灣農業系列報導

終結鳳梨危機02》外銷不能靠報恩,從生鮮走向加工,躍上世界舞台

終結鳳梨危機01》吹開愛國煙火,面對鳳梨產銷失衡的真相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News&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