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鳳梨危機01》吹開愛國煙火,面對鳳梨產銷失衡的真相

鳳梨銷中受阻,國內刮起怒吃鳳梨的金黃旋風,連美國華爾街日報都報導了台灣的鳳梨狂熱:「吃鳳梨已經成了愛國主義的行為。」適逢311震災10週年,日本人也上演「鳳梨的報恩」,日媒爭相報導熱情相挺。一時間台灣鳳梨炙手可熱,價格不降反漲。

然而,這股民族主義風潮會持續多久?鳳梨還要繼續種這麼多嗎?就算安然度過今年難關,當愛國煙火放完、迷霧散去後,國內鳳梨產業的體質仍需要徹底體檢,從種植面積、外銷策略到加工產品,都必須破釜沉舟作出調整或轉型,以下分兩文深度剖析。

鳳梨採收(圖片提供/鳳梨源)

愛國熱潮恐遮蔽理智,鳳梨會不會變成下個高麗菜?

台灣鳳梨走在鋼索上已經好幾年了。近年每逢鳳梨產季,就傳出量大價跌危機,有圈內專家指出,官方統計數據根本不準,年產量絕對不止43萬公噸。光是台糖就出租了600公頃給農民專種外銷鳳梨,不少鳳梨農坦言,國內鳳梨種太多,面積應該縮減。

然而現今熱潮當前,產地竟傳出有大戶鳳梨農打算擴種的消息,在這波被中國封殺而受災的外銷果農也都持續觀望,不願鬆口減少種植。鳳梨極可能被當成抗中旗幟,繼續種就對了,賣得好就賺到,若賣不掉,政府會出面補貼收爛攤子。抱持如此賭博心態,鳳梨很可能變成下一個高麗菜。(推薦閱讀:拆解高麗菜賭局專題報導

農會訂單接到手軟,產地農民批發商卻不敢樂觀

台南關廟是鳳梨重鎮,下週即將進入量產期。關廟區農會推廣部主任黃國斌表示,「目前鳳梨非常搶手,價格狂飆,訂單接到手軟。」他說明,關廟鳳梨以內銷為主,外銷中國的只佔三成左右,若這個搶購風潮能夠持續,應該可以安然度過四、五月的盛產期。

不過關廟的鳳梨批發商、本身也種鳳梨的林秋茂則對現在的熱潮持保留態度。他認為,外銷中國的4萬公噸倒回國內,對國內市場百分之百有影響,價格會受挫,「就算今年有保庇,順利過關,那明年呢?明年的鳳梨已經種下去了,明年還有補助嗎?還有企業認購嗎?」

一望無盡的鳳梨田(攝影/蔡佳珊)

鳳梨還沒真正大出,愛國風吹太兇價格波動

產區再往北移,嘉義民雄的神農獎得主黃添益,正為即將大出的鳳梨發愁。「現在政府叫大家吃鳳梨,大企業說要幫助,問題是現在農民就沒鳳梨給你們,量都還沒動起來,」他說嘉義要再過20天,第一批才會陸續出來,到五月盛產時高屏鳳梨也還在出,真的有辦法消化掉嗎?

「現在是剉咧等,消費者愛國吃鳳梨,價格就一直漲,這不是好現象,漲到一個程度,民眾可能就會說那不用吃了,等到真的大出,行口若賣不動,價格就崩下來。」黃添益還擔心,五月後芒果、荔枝都可能豐收,有多少人還會專情吃鳳梨?

至於政府媒合的企業訂單有上萬箱,看似一大助力,但黃添益直言,企業送鳳梨給員工,員工自用或再送親友,就不用再去市場買了,最後還是影響到市場的銷量。

中國宣布台灣鳳梨暫停輸入開始,台灣人民、企業紛紛搶購鳳梨,鳳梨批發價格一路上揚(資料來源/農產品交易行情網)

鳳梨真實產量無人知,頻頻產銷失衡顯示「種太多」

話說回來,銷售中國這條路斷了,整個台灣的鳳梨就是會過剩。據農民觀察,因為之前種鳳梨到中國太好賣,嘉義有許多稻田或竹林都改種鳳梨,雲林古坑柳丁廢園也改種鳳梨,屏東遼闊的台糖土地,更成為外銷鳳梨的大本營。

台灣到底種了多少鳳梨?圈內專家和農民都說,這是個謎,官方統計數字根本不準。

依照農委會數據,台灣鳳梨2019年的產量為43萬公噸,然而往前追溯,2003年後的產量幾乎都超過這個數字,且在2013年以前外銷量都不高,多半在5000公噸以下。為何過去國內能夠吸納40幾萬噸鳳梨,現在銷中受阻回流,竟需要全國如此上下動員?

資深鳳梨產業人士王先生說明,鳳梨統計數據失真,這件事在所有農業單位彼此心照不宣,現在根本沒人知道台灣到底種多少鳳梨。他指出,十幾年前產量數據跟現在差不多,卻鮮少聽聞鳳梨滯銷,「現在動不動就產銷失衡,真正的產量遠遠不只43萬公噸。」

近年產銷失衡,政府每年收購近億元鳳梨「去化」

作物的產銷失衡可從過去幾年的補助看出端倪,農糧署近四年每逢價格低於監控價,便以去化、採購加工等名目買下產量過盛的農產品,甚至這兩年將「去化」(去商品化、收購後耕鋤)名目美化成「多元循環利用」等類似計畫名稱,但內容與「去化」大同小異,是將過剩蔬果餵給牛豬做飼料或堆肥,而這些計畫名稱前面的工作項目,幾乎都是「產銷調節緊急處理計畫」。

鳳梨2018年起也出現在這些計畫中,《上下游》記者盤點補助金額與細目,加總可以看到政府收購金額從2018年的873萬7145元,成長到2019年的9108萬2778元,2020年亦有9626萬2478元。過去三年鳳梨尚能銷中,卻已產銷失衡,由金額成長可看出失衡狀況正在加劇。(補助細目列表見文末)

農糧署補助的「多元循環利用」等計畫中,收購農產品製作飼料、堆肥,記者直擊堆肥現場,仍可見鳳梨葉殘渣。

農糧署補助收購鳳梨做經濟動物飼料、堆肥(攝影/林怡均)

銷中國太容易、面積驟增,如今受阻農民卻不想減種

國內鳳梨種植面積與日俱增,自2011年9029公頃到2019年1萬1675公頃,光是屏東就擴增了1000公頃。即便數據低估,仍可看出若中國這條路走不通了,整體鳳梨面積理應縮減。

不過這波愛國吃鳳梨熱潮卻可能讓農民三心二意,不願鬆口減種。多位鳳梨大農均表示,靠著外銷其他國家和企業認購,以及國人熱情,「應該可以挺過去」。產地甚至還傳出有些大戶打算要擴張規模,明年又逢選舉年,若真的量大崩盤,政府絕對會出手挽救;也有人還冀望著中國能重新開放進口,「大陸的消費力真的很大,現在是政治層面在影響,應該坐下來好好談。」

繼承父業、在屏東種了上百甲外銷鳳梨的陳家展說,「目前還好,應該有辦法度過盛產期。」過去因為到日本運輸成本高,貿易商興趣缺缺,他的鳳梨多銷中國,如今政府補助貿易商銷日,這條線才動起來。問及是否要減少面積?他仍在觀望,「看通路有沒有打出來,我才能決定。」

銀獅青果合作社的理事主席洪銘聰原本有三成產量交由貿易商銷往中國,如今也指望日本市場,「最近銷日本成長四倍,」他認為今年應可過關,未來也不見得會減種,但會刻意分散產期,避免集中在三、四月盛產。

屏東為國內鳳梨最大產區(照片來源/農業試驗所)

台糖租地種外銷鳳梨,面積三年內暴增2.4倍

初估外銷鳳梨至少有1/3是種在台糖土地上,能否由此調節整體種植面積?台糖公司說明,台糖配合農委會規範出租土地種植外銷鳳梨,2018年有250公頃,2019年500公頃,2020年600公頃。而這600公頃外銷鳳梨園中,前三大縣市屏東就占了450公頃、高雄60公頃、台南70公頃。

換言之,台糖地種外銷鳳梨的面積在三年內暴增2.4倍。農委會也意識到面積過大,要求台糖今年底縮減為500公頃。而內銷部分也有30幾公頃,到年底則會歸零。

然而原本預計在明年要外銷中國的鳳梨,此刻已在田裡成長,即使將來縮減為500公頃,仍會產出2萬5千公噸的鳳梨。這些以外銷為前提而種下去的鳳梨在沒了中國市場後,未來何去何從?

農糧署:外銷受阻後面積會自動減少

對於全台鳳梨種太多,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先前是因為市場有需求,面積才會擴增,「台糖種的鳳梨都要以外銷為主,農民要租,一定要拿到外銷的合約書,」若今年外銷中斷,年底就無法續租,面積也就會自動下降。此外,農糧署也會商討是否再把500公頃下修。

那明年外銷的鳳梨已經種下去了怎麼辦?姚志旺說明,今年要想辦法讓這些通路多元分流,希望能備戰成功,而在種植部分也會輔導農民調整產期,例如透過催花把產期分散,不致於像今年措手不及。

面對農民的憂心,姚志旺表示,外銷國家都已經在拓展,加工等輔導措施也會持續下去,企業訂單主要都在盛產的四、五月,「不會是短暫性的煙火。」

拆掉鳳梨滯銷炸彈,外銷、加工都需突破

針對眼前局勢,若一時無法減少產量,只得積極尋求其他國家的通路,畢竟外銷是穩定市場的重要槓桿,仍須突破。除了鮮果,鳳梨加工之途更不能偏廢。加工業者表示,做鳳梨酥的鳳梨餡,每年需求穩定成長,手搖飲用的鳳梨果粒醬,更隨著全球展店而邁向國際,還有鳳梨果汁、果乾、截切水果杯盒,也都可趁勢伸出觸角在國內外推廣,讓鳳梨成為吃起來更方便且無處不在的水果,才可能徹底拆掉滯銷這顆炸彈。(文未完,外銷加工深入分析請點選這裡)

附錄:2018─2020鳳梨產銷補助計畫列表

延伸閱讀:

終結鳳梨危機02》外銷不能靠報恩,從生鮮走向加工,手搖飲甜點需求強勁

鳳梨銷中受阻衝擊台灣農業系列報導

【評論】分手政治,讓農產外銷走專業的路:中國禁運鳳梨的教訓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