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店扮演著維繫山村運作的節點。(圖片提供/魏三峰)

留住山村最美的身影!魏三峰用鏡頭走讀嘉義兩百個村落,「沿山地帶慢時光」綻放溫暖生命力

嘉義中埔鄉的菸農人家,30多年前有個意氣風發的少年,立志從軍報國走遍天涯海角。退伍以後回鄉務農之餘,發現故鄉的山村逐漸凋零。五十歲步入人生下半場時,他拿起照相機,發願要以十年時間拍攝500個嘉義的聚落。

他的名字叫做魏三峰,農閒之餘授課教起「人文攝影」,企圖揪起一群攝影同好,記錄這些地圖上快被遺忘的老村落。他們一步一腳印,走過山村與水圳、聚落,用行腳的方式重新認識鄉土,用有情的鏡頭拍下一張張充滿溫度的照片。

從10月到11月,魏三峰跟他的學員先後在中埔跟梅山,展出他們為故鄉拍攝的寫真集。照片裡面沒有悲情或控訴,而是用溫柔與傾聽的方式,為這些逐漸凋零卻持續綻放生命力的老村子,留下最後的身影跟他們的故事。

多年來約定好每個月互相剃頭髮的好友張純賓與羅振哲。(圖片提供/魏三峰)

叛逆的菸農孩子,從浪跡天涯到戀家返鄉

魏三峰從小就在菸田裏面打滾,中埔菸農家的孩子只要長到到可以走路,就開始跟著大人在菸田裡拔草,再大一點,要鑽進菸田拔菸草的側芽,更大一點就要幫忙摘菸花。

「種菸太辛苦,整家人的生活都在裡面,種到菸的人都會怕。」在那個年代,魏三峰特別想離家,離開那個不停在田裡勞動的家與嚴厲的父親。嘉中畢業那年,他找了伯父跟鄰居偷蓋印章跑去報考軍校,瞞天過海到台北復興崗就讀政戰學校。

二十二年的軍旅生涯,駐防輪調過全島各地跟金馬外島,讓他走過也拍過天涯海角,也成為軍方雜誌特約攝影,有幾年的封面都是他的作品。看過大山大水,內心的呼喚卻越來越強烈,「離開家,才知道自己是一個戀家的人。回到故鄉,一景一物才顯得美好。」故鄉成為他心裡盤旋不去的掛念。

魏三峰主張,人文攝影最重要的部分是人與人真誠善意的交流。(攝影/林吉洋)

離菸的冬季,發願走遍嘉義500個村落

退伍之後魏三峰回鄉務農,閒暇繼續在山區攝影,2016年政府宣布離菸政策,魏三峰號召攝影同好,記錄最後一年的菸葉,他生平第一次自己籌畫的攝影展,就擺設在菸田之中,算是轟轟烈烈歡送把養大自己的菸田。然而他也感慨,長達一世紀的菸業文化竟然如此脆弱。

「以前菸農的生活全部都跟菸有關,離菸後不到一年,菸樓開始因改建、傾頹而拆除。」菸樓一間一間倒下,他也意識到故鄉的地景正在劇烈改變,彷彿自己記憶裡的青春回憶也即一併消失。

老阿嬤守著離菸的老舊菸樓。(圖片提供/魏三峰)

魏三峰驚覺,「山川會在,生態會延續,但是唯有山村的生活劇烈地在改變。」嘉義縣是全國老化最快的縣市,尤其是中埔竹崎梅山一帶的山區,隨著山村人口凋零,越來越多村莊淪為荒蕪,僅留下地圖上的舊地名。

「一個人做這事情怕動力不夠,要Call一群人來做才行。」他陸續與民雄、梅山文教基金會跟嘉義邑山社大,開設三個人文攝影課程,揪一群人跟著他浩浩蕩蕩啟動以鏡頭記錄鄉土的計畫。

郵差盡責地傳遞山村與外界的資訊。(攝影/張季耕,圖片提供/魏三峰)

凋零山村蘊藏濃厚人情和韌性,鏡頭下一一顯影

魏三峰偏好黑白照片,沒有太多虛華,記錄的都是日常生活,特別是一些生活細節。他說拍照只是最後的呈現,真正重要的是透過照片,把這些村落的故事記錄下來。

「第一時間不要馬上舉起相機拍照。」這是魏三峰上課的第一條規則,雖然農家人很古意,不太容易惡言拒絕,但是學員必須要先主動攀談、自我介紹。魏三峰希望學員先聽到當地人講故事,從中找到拍攝的動力。

「老人家一開啟話匣子彷彿進入老時光,自己的故事一個一個出來。有些人會講他的家庭,兒子如何如何?有些人會介紹這個村落,有些人會跟你聊他的生活、他的病痛苦惱。你才能完全投入到他的生活世界裡面。」

偏鄉村落的社區活力站是山村老人的心靈寄託,圖為中埔鄉隆興村長青活力站。(圖片提供/魏三峰)

在他的攝影主題當中,代替子孫孝心的外勞、關上的門鎖、山村裡面的檳榔、筍子或栗子都成為主角,也有在山村裡面穿梭的郵差,盡責的傳遞資訊,還有鄰里的情誼,如相互幫忙理髮的友情。日常畫面一一定格顯影,構成山區生活的真實樣貌。

山村濃厚的人情味和生活的力氣,也被他的鏡頭捕捉下來,村裡的雜貨店就是很棒的主題。大都會的街角已經被超商佔滿,然而在偏鄉村落裡面,雜貨店卻依然盡責地服務鄰里。「山村裡的雜貨店服務能力超乎想像,從文具到瓦斯桶,甚至婚喪嫁娶的用品都在賣。」魏三峰認為凋零中的山村,其韌性仍遠超過人們想像。

雜貨店扮演著維繫山村運作的節點。(圖片提供/魏三峰)

鏡頭不悲情,記錄農村生命力到最後一刻

魏三峰說,他深信「不期而遇就是最好的相遇」,他希望讓學員在隨機的條件下,所有光線場景與現場氣氛,人物的內涵表現、肢體動作,都是真實的樣貌,如此一來才是「人文攝影」的體現。

他與學員展出的作品,平淡、生活化卻充滿震撼力,吸引觀看者沉浸在老時光與此刻的魔幻交集中。魏三峰說,拍攝是一個行動,美麗的風景不只是名勝,有些時候一個轉角,一個老物件就是一個美麗的風景。

攝影展中許多主題是老人孤獨的背影,有張照片是一位老人家率性的將便當用竹竿掛在背後,生動地傳達山村的灑脫與自在。魏三峰說,這位獨居老人是他的老鄰居,不會煮飯,每天出門就走去市場買個便當就回來,一天的三餐就是這個便當。

雖然帶著一點酸楚,但魏三峰解釋,「這是農家的生命力,山上人家的豁達,看破了,有飯吃就夠了,孑然一身也沒什麼好計較的。相對有些人可能很有錢,仍是斤斤計較。」

日日出門買便當,度過一天三餐的獨居老人。(圖片提供/魏三峰)

攝影也是陪伴,老人家收到照片的喜悅是最美的回報

「人文攝影,其實就是人與人相處。有些老人家,經過半天的相處聊天,或買些山產水果,聊天的時光就會變成山村人家好幾天的茶餘飯後的話題。」不少學員在課程之後,也會自己再回到村落裡走走,甚至跟當地人成為朋友。

跟著魏三峰的學員,都能感受到這種鏡頭前後,拍攝者跟被拍攝者對等自然的相處。學員余麗英說,「到處走訪村落,雖然很冷門卻很令人著迷,尤其是拍攝過程跟居民老人家的互動。當我們送照片回去給老人家,老人家意外的驚喜,那份喜悅,比你拍山川大海,日出日落還要高興!」

護理老師退休的陳碧桑也說,「第一次上課時,懷疑為什麼來到這裡(偏僻的村落),但是後來很享受跟老人家聊天,特別是老人家收到回贈照片時,高興的感覺很難忘。」

收到回贈照片的菸樓阿嬤,露出興奮意外的笑容。(圖片提供/魏三峰)

從香港嫁來台灣的秀蓮說,因為這堂課,她才有機會踏入台灣的鄉間,認識風土人情,山區的人們生活簡單,樸實卻很真誠有韌性。她特別有成就感的是,作品在展出後,有些人站在照片前駐足良久,回想起塵封的往事,深深地陷入自己的回憶中。

五年下來走過兩百多個村落,魏三峰遺憾的是,疫情期間老人無法前往活動中心參與社區長照課程,不知有多少人在這段時間抑鬱而終。「山村寂寥蕭條,這門課某方面是希望能夠多帶幾個人來聽老人家講古,把故事記錄下來,也陪一下老人家,讓他們都很開心。」在魏三峰率性幽默的外表下,其實內藏著細膩的心,與愛護鄉親的一片深情。

「沿山地帶慢時光」攝影展資訊:

即日起至10月30日,嘉義縣中埔嘉檳文化館

10月30日至11月29日,嘉義縣梅山文教基金會

魏三峰跟他的攝影班學員。(攝影/林吉洋)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