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高架化施工挖出2700年前遺址,卻被批評保護文資不力,文化局反駁護航工程一說。(圖片提供嘉義市文化局)

挖到嘉義史前先人遺骨,鐵路高架還繼續蓋?文資界籲停工,市府駁:已善盡保護責任

嘉義鐵路高架工程意外挖掘出2700年前的「台斗坑遺址」,包括五具先人遺骨,然而工程仍繼續進行,文物有損壞和遺失的疑慮,引發在地文資保護人士抗議。洪雅文化協會總幹事余國信批評,嘉義市政府仍是工程優先思維,消極保護文資、護航鐵道工程,導致人骨和遺址不斷遭受破壞。他認為這是空前寶貴的文化資產,呼籲應立即停工,召開文資審議委員會。

嘉義市文化局則反駁,並非「沒有任何審議與保存措施」或為工程護航,強調已經申請擴大試掘範圍,倒是文資保護人士無法提出有力證據,證明其他範圍還有遺址存在。

鐵道高架化施工挖出2700年前遺址,卻被批評保護文資不力,文化局反駁護航工程一說。(圖片提供嘉義市文化局)

余國信:出土文物已毀損,應停工優先保護文資

「台斗坑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嘉義地區「灰黑陶文化」,學者推估有可能是諸羅平埔族洪雅人祖先,極具研究及歷史價值。這原本是件喜訊,現在卻似乎變成工程單位、中央及地方文化主管機關與文資保護人士相互角力的燙手山芋。

嘉義洪雅文化協會總幹事余國信表示,政府現在的做法是「搶救式考古」,為了要趕時間讓位給工程,可能導致遺址二次傷害。他認為,市府為求政績只顧鐵道高架化政策早日達標,文化局做法僅是掩護廠商加速施工。他強調,這是嘉義的大事,也是台灣考古界的大事,但至今沒有被充分討論,文化局僅說程序合法,卻不願拿出具體保護作為。

余國信也批評,搶救式考古早已被學界揚棄,不懂為何現任文資委員仍維護這種粗暴做法。他指出,「現地考古、農業種子研究、灰燼溫度、燒什麼木頭、工具、DNA等,還有人股顏面、陶器復原等,目前都沒有在做。」他更痛批,委外廠商人員跟設備都不足,加上現場監管缺失,出土文物骨骸經歷豪雨風化,已有部分遭受損壞甚至遺失。

余國信主張,不確定有無後續的遺址,應全面試掘全線橋墩。他強調,並非要阻擋鐵道高架化工程,但是如此重要的文物已經出土,市府不能只顧鐵道工程早日完工,亦有責任依法保護這些文化資產。

洪雅書房負責人余國信長期關注文資議題,為鐵道工程挖到千年遺址槓上市政府。(圖片來源文化部)

文化局:不認同以文資反對工程,應回歸理性討論

嘉義市文化局文資科長林朝基表示,目前考古部分是依據鐵路高架工程環評結論,對台斗坑遺址進行內涵研究調查的試挖掘,發現遺址後已經召開文資審議委員會。陳情人余國信主張高架化沿線還有文資出土,但文化局辦理會勘並沒有發現陳情人所說之陶片出土,不過文資委員仍決議提送計畫,針對工程沿線橋墩投影範圍繼續擴大試掘範圍,但是不在遺址範圍的高架化工程則會繼續進行。

林朝基強調,高架化工程碰到文資出土,文化局已採取文資優先,但是民間應該理性討論,而非利用文資發現來反對鐵道高架化。陳情人主張不該搶救式挖掘,但是文化資產若不出土,又要如何建構台灣史前文化?保存修復的責任,目前已委託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進行,他也直言「如果民間人士還不認同,我也不知何謂保存文資?」

目前挖掘到的人骨,已送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進行修復、研究,未來也將回歸嘉義市提供文化單位研究嘉義歷史之用。後續將爭取補助繼續進一步研究,完成後提送文資審議會審議,有機會成為嘉義第一座考古遺址。

事件發生後,文化局邀請民間文資人士前往會勘,確認其他施工地點有無遺址出土。(圖片提供/民間文資團體)

快完工才發現史前遺址,錯在文化部延誤時機

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教授兼嘉義市文資委員劉益昌表示,「這是嘉義史前遺址的重大發現,距今約2400-3000年,可能是諸羅平埔族洪雅人祖先,而且保存狀況相當良好,有人骨與文化層同時出土,可以了解完整雲嘉地區到台南北部急水溪以北的史前生活文化。」

劉益昌指出,目前最大的爭議在於,重大工程為避免傷害遺址,應在環評階段同時由文化部依《文化資產保護法》進行工程前勘查試掘,但當初文化部「在工程前」沒有依法調查。環保署亦未行文知會文化部,逕將環評結論中的文資勘查責任,直接移給地方文資主管機關,導致委託廠商進行考古試掘時,鐵道高架化已處於「施工中」階段,就結果而言,市府已盡程序義務保護文資。

面對民間人士主張鐵道高架化應全面停工,他認為工程已經接近完工,這一訴求實際上有困難,且民眾也未必能接受。目前就是盡快將施工範圍內挖掘後妥善保存、研究。不過在施工影響範圍外,他認為應朝向原址保存,才能最大限度保留這個重要遺址的文物價值。

高架化工程橋墩基座向下挖掘達七、八層樓,挖到史前時代遺址,文資團體主張全線停工試掘,但文資主管機關認為應按證據判定,不能以保護為名要求工程全面停擺。(圖片提供/文資團體)

文資專家:應公開審議而非工程優先,莫急於一時

在大學任教文化資產保護的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認為,文化資產保護法立法後,還是會出現開發與文資衝突,問題在於人為因素。在政策推動前認真調查,跟工程啟動後再來不小心遇到,這兩種結果完全會不同。他以日本為例,一旦發掘到重要遺址,不惜變更設計也要保護遺址,但國內文資主管機關仍只求履行基本法律義務,不敢採取積極作為,實際仍是工程(優先)導向,文化資產就在合法程序下遭到破壞。

那麼,挖出來之後採取「異地保存」?蕭文杰指出,遺址是當地發展歷史,若以現地博物館保存方式,可展現場域歷史與週邊環境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如果是移地保存,導致遺址與周邊環境、當地人群關係被切斷,便失去意義,且移轉過程很可能就是二度破壞。

蕭文杰認為,在目前資訊不透明情況下,外界無從得知到底挖到什麼?市府應進一步公開。他也補充,「台灣平埔族並沒有消失,而是融合在我們的血液中,史前的諸羅人與當代嘉義人的血緣關係為何,值得研究。」為長遠考量,應先針對遺址重要性進行審議,如有必要性應可爭取時間變更設計,而非急於一時。

挖到珍稀遺址,但外界至今仍不清楚文物出土狀況與內容,質疑文化局資訊不透明。(圖片提供/文資團體)

地方團體:挖到先人是大事,市民應參與討論

嘉義市博愛社區大學顧問蕭英偉指出,社區大學發展地方文史「後驛學」的時候就了解到,嘉義後站屬於平埔族諸羅山南社範圍,而目前北站挖掘到的地方屬於北社範圍。由於高架橋墩向下挖掘相當深,當年嘉義市長涂醒哲任內爭取高架化工程時,社大已在公聽會提出建言當地很有可能存在遺址。

蕭英偉並不反對高架化工程,但既然挖到遺址,對地方政府跟嘉義市民都是一個相當重大的發現,應該要很小心的處理,「我們要重塑文化主體性的話,這是2700年的歷史,老的嘉義人,這個問題應該被嘉義市民討論。」

遭批不作為,文化部文資局:屬地方權責,已派南科考古館專家支援

針對劉益昌提出文化部文資局在環評時未作妥善評估調查,文資局科長黃云亭表示,本案在2010年環評通過時,文資局已就權責對各階段環評提出審查意見,隨後10年內,經歷普查、地表勘查、試掘均未發現文資跡象,並無劉益昌所言之疏失。

黃並補充,2020年環評結論修正後,由文化局要求鐵道局對世賢路南北進行搶救發掘及試掘,才有今日遺址出土。文資局接獲通報後亦與嘉義市文化局辦理會勘,協調結果判定屬地方文化局權責,民間人士余國信也在場應知情。但既然地方人士提出需求,文化部也由所屬史前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協助遺骨修復工作,若經費不足,中央也會予以補助,並非坐視不管。

而針對民間質疑目前廠商設備、人員不足,出土文物有損害甚至遺失等疑慮,文資局認為該廠商符合資格,也不可能如民間建議由中央研究院接手,且本案仍屬「疑似考古遺址」,在未能列入國家級文資前,仍屬於地方權責。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