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啦,來台灣的飛魚卵!氣候暖化漁場北移,台灣獨特稻草取卵漁法,恐將步入黃昏

您吃過飛魚卵香腸嗎?金黃色小顆粒一咬即爆開的口感令人十分驚豔。我們都知道,天氣漸暖,飛魚會陸續出現在太平洋的洋面上展翅跳躍,但真正為台灣帶來飛魚卵的飛魚,卻是一群自北方南下的小型飛魚。

來自澎湖與北海岸的漁船每年5月至7月會前往北方三島,利用漁民自己發明的「草蓆」,放入海中吸引飛魚產卵,進而捕撈飛魚卵。這種漁法很神奇,可以只捕魚卵不捕魚,在為漁民帶來豐厚收入的同時,又不會傷害魚群繁衍,是人類與環境雙贏漁法。可惜近年氣候變遷、海水暖化,導致整個漁場北移,飛魚卵產量急遽減少,飛魚卵漁業步入黃昏,未來是否能再享用台灣產的飛魚卵,仍是未知數。

飛魚卵的色澤金黃,價格也相當不錯,因此有「海上黃金」之稱(圖片提供/基隆市產業發展處海洋及農漁發展科)

飛魚卵漁業:只捕魚卵,不捕魚的特殊漁業

國立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王世斌介紹,飛魚卵漁業主要捕撈「尖頭細身飛魚」的魚卵,但不會捕撈產卵飛魚的本體,這種以「卵」為目標的漁業,全球也只有少數國家,如印尼、秘魯有類似的魚卵漁業。

他解釋,尖頭細身飛魚的體型甚小,最大體長不超過18公分,牠們主要是從日本南下到台灣海域,與多數隨黑潮北上,途經花東、蘭嶼沿海的大型飛魚不同,也因此台灣的飛魚卵漁業,主要集中在東北海域彭佳嶼、棉花嶼附近,捕撈期約在每年的5月至7月。

王世斌表示,飛魚卵漁業在台灣的歷史最少有三、四十年之久,過去的捕撈量每年可達600公噸以上,甚至近千噸,當時數量之多,許多都外銷日本,而且平均價格也很不錯,一公斤能賣到兩百元以上,又被稱作「海上黃金」。但近年因氣候變遷、中國漁船競爭,飛魚卵產量大幅萎縮,台灣基本內需量,變成要從印尼進口補足。

漁民發揮草根智慧,發明草蓆吸引飛魚來產卵

漁民是如何能在捕撈魚卵的同時,卻不傷到飛魚本身呢?王世斌介紹,飛魚大約會在10公尺左右的水深產卵,牠們在產卵前,會先尋找海上的漂流物,包含大型海藻、浮木等,並將帶有黏著絲的魚卵產在上面,而母魚在產完後就會離開。台灣漁民發現飛魚有這種特性,因此發明了利用「草蓆」吸引飛魚前來產卵的創新漁法,將草蓆拋在海面上,等飛魚來產卵,之後再將草蓆回收,運氣好的話,重複幾次便能滿載而歸。

「我民國68年就開始捕飛魚卵了,最早也是我開始捕飛魚卵的」,討海年資超過50年,更是全國唯一兩度榮獲全國模範漁民的船長林新永說,「以前飛魚卵都是在海裡撿」,除了漂浮的海藻,還有像是梅雨季節從山上沖入海中的一些枯木、斷竹或芒草,飛魚都會在上面產卵。

飛魚卵帶有黏著絲,因此會牢牢黏在漁民用來捕撈飛魚卵的草蓆上(圖片提供/基隆市產業發展處海洋及農漁發展科)

「有次我撿到以前人裝菜、裝農具的大草包,結果發現飛魚在草包口,產了十多斤的卵,後來我就請老婆的大姐,他們種田剩下的稻草,幫我織成草蓆」。草蓆大小約比半張單人床再小一點,林新永笑著說,沒想到拿去海裡測試,效果非常好。之後用草蓆收飛魚卵的方法就漸漸在漁民之間傳開,造就台灣飛魚卵漁業的盛況。

林新永表示,當時有些漁民也曾嘗試丟不同的東西到海中,像是曾撿到芒草上有飛魚卵的人,就去山上砍芒草來放,撿到竹子的人會砍竹子,也看過有人放海邊的林投,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一般草蓆放下去,第一天都不會來產卵,大部分都是第二天才會有,所以如果第二天收上來發現有卵,就繼續放,如果沒有就換地方」,林新永解說,漁民出去一趟大部分會放三次,時間也將近一個禮拜左右。

漁民在四十多年前發現了飛魚產卵的特性,因此發明用草蓆吸引飛魚在上面產卵的漁法(圖片提供/基隆市產業發展處海洋及農漁發展科)
草蓆經過日曬之後,可再重複使用(圖片提供/基隆市產業發展處海洋及農漁發展科)

捕飛魚卵需登記,澎湖漁船是飛魚卵漁業主力

漁業署於2011年訂定《兼營飛魚卵漁業之管理及應遵行事項》,要求所有當年度要捕撈飛魚卵的漁船都必須先向政府登記,不僅船上要插官方發給的橘色旗子,草蓆也都要標上船名與編號,每年限捕350公噸。

王世斌介紹,早年在飛魚卵產量尚豐富,有數百近千公噸的全盛時期,應該有一至兩百艘漁船投入飛魚卵漁業,且八成都從澎湖特地遠道至東北海域捕撈飛魚卵,主要和澎湖的漁撈季節環境有關,而新北、基隆的在地漁船,則多以兼營的方式進行,除了飛魚卵以外,也同時會捕別種漁獲。

林新永則補充,「澎湖的船也比較大,一次都會帶一百多件草蓆,我們這邊的船比較小,像我就帶40件左右」。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漁政管理科曾小姐表示,近幾年登記兼營飛魚卵漁業的漁船數,大約都只有10艘出頭,尤其今年更只有九艘登記,且真正出港的漁船不到登記的1/3,主要是許多船長因為沒聽到飛魚來汛的消息,疫情後的人力也相當不足,怕遠航一趟撲空又虧本,索性選擇留在澎湖。

飛魚卵產季一到,便會陸續看到漁船上載有大量草蓆,並插上橘色許可捕撈的旗子(圖片提供/基隆市產業發展處海洋及農漁發展科)

吃飛魚卵會讓飛魚越來越少嗎?

「不會!」王世斌解釋,飛魚屬於食物鏈中、底層的魚類,牠們絕大多數的卵,本來就是天敵的食物來源之一,雖然人為捕撈也會造成魚卵成功孵化的數量降低,但經過長期追蹤研究推算出,最少只要有10公噸的飛魚卵留在海中,便能維持尖頭細身飛魚的族群繁衍。

他也指出,周邊沿岸以飛魚為食物來源的上層魚類,數量沒有明顯減少,也間接證明飛魚卵漁業的存在,不會對此族群繁衍與相關生態系造成過大影響。

氣候暖化、海水升溫漁場北移,飛魚卵漁業恐成「夕陽漁業」

然而,王世斌表示,近年飛魚卵的捕獲量確實有大幅遞減的狀況,他認為,「飛魚卵漁業萎縮,最主要的原因是氣候變遷」,飛魚消失或不來產卵應是氣候暖化造成整個漁場北移所致。

「環境因子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王世斌解釋,飛魚是生活在海洋非常表層的魚種,受水溫影響很大,如尖頭細身飛魚最適合產卵的溫度是26~29°C,但依近年的海水溫監測紀錄,東北海域的水溫都在29°C以上,若單就溫度來看,「飛魚根本沒必要南下到台灣產卵」,漁場應該已從彭佳嶼、棉花嶼海域,推至北緯28度以北,遠超過台灣漁船可作業的區域。

以今年為例,清明節以前,東北海域的水溫偏低,但5、6月之後卻馬上升溫到28、29°C以上,加上今年西南風、南風持續吹拂,導致水流向北,阻擋了飛魚南下的路徑,王世斌認為今年飛魚卵漁業遭遇「雙重打擊」,因此,在逼近7月31日官方訂定的飛魚卵可捕撈期之前,漁業署即時統計仍只有325公斤,不到去年的一成,更遑論七、八年前還有上百公噸飛魚卵的時期。

今年澎湖只有來兩艘船,幾乎沒補到飛魚卵就回去了,我也聽說沒什麼飛魚出現,今年乾脆就不出港了,怕不符成本效益」,林新永表示,前幾年狀況就已不佳,今年更是糟糕。

家族在基隆八斗子經營水產銷售超過50年的巨暉商行老闆陳秀燕,飛魚卵長期是她店內的熱銷產品,她表示,「真的只有慘字可以形容」,去年飛魚卵還有幾公噸,今年連一噸都不到,「飛魚卵產業這幾年已進入黃昏期,海裡飛魚越來越少」。

延伸閱讀:

秘密+食譜》飛魚隨黑潮巡游台灣,一躍滑翔四百公尺,肉質鮮甜、一夜干香,飛魚卵口感爆炸卡滋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