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效的農藥不收錢!林慶從農藥行老闆自學成植物良醫,走踏田間研究,就是要幫農民賺錢

嘉義竹崎鄉有一家「富農農業資材行」,老闆林慶是深受農民信賴的「師傅」。他解決農民的疑難雜症不單靠賣各種農藥,還從各方農業人士學習每個農耕環節知識,然後到田地考察,教授全面的栽培建議,讓農民精進農耕能力還避免農藥誤用。

一般人常覺得農藥行老闆就是只想推銷農藥,但是林慶不同。他為農民試驗各種病蟲害防治方式,沒有效果就不收錢,也持續改進自己的用藥指南並公開分享,讓農民減少用藥量,更安全的提升收成。林慶秉持為農民生計著想的心,要證明農業資材商可以是最好的植物醫師,更可以是富裕農民的靠山。

林慶熟讀作物栽培與病蟲害相關書籍,再把知識傳授給農民(攝影/孫維揚)

為農民東問西跑,教學單位都是智囊寶庫

現年57歲的林慶,販售農業資材邁入23年。他講述處理田間災害經驗時,嘴巴彷彿停不下來,侃侃而談。店開在嘉義,他卻全台趴趴走,到台中防止作物寒害、在屏東研究抵擋酸雨,甚至前往台東改善農田土壤,幾乎精熟所有作物栽培環節。

林慶的農作知識,源自最初作為有機肥業務時,公司聘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楊秋忠教授定期授課,奠基他的土壤與肥料知識。他也經常在運送肥料時,接受農民「隨堂小考」,詢問他作物出現病徵後的治療方式。剛開始無法給予精準答覆與建議,但覺得「不懂就是要問!」的林慶,協助寄送樣本給農業研究與教學單位,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中興大學、各地農業改良場或農業試驗所,都是他問診管道。(閱讀楊秋忠教授解釋下肥秘訣,請點選這裡

林慶在婚後自立農業資材行,因為有合夥人顧店,自己就更頻繁地跟著農業教師與研究員到田間現場,瞭解病蟲害辨認與防治。例如他曾跟隨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系林益昇教授到試驗田,學習尖孢鐮刀菌造成的萎凋病病徵,並用砧木避免病害。同時也自讀作物栽培書籍,舉凡農藥、肥料、土壤、植物生長的知識他都努力吸收,「知道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避免作物再發生同樣問題。」

美濃區農會儲備植物醫生張哲維認為,林慶好學的態度,讓任何人都樂意教他新知。兩人先前合作研究胡瓜褐斑病時,林慶發現自己誤認是胡瓜露菌病,導致先前的防治效果不彰,就虛心向張哲維請教辨認方式。之後雖然是林慶自己找到胡瓜褐斑病防治方法,仍致電感謝張哲維的教導。

胡瓜褐斑病與胡瓜露菌病難以辨認,林慶與張哲維請教後才找出防治方法。(圖片提供/張哲維)

走出店面學以致用,在田間上起栽培管理課

除了老師與研究人員,林慶也會自己到農夫的田間學習。「農業資材行商只等農民上門,會看不到現場。」他解釋,剛入行賣農業資材時,農民沒有智慧型手機傳送田間照片,也不知道如何描述植物病徵,「那我乾脆去現場看」。

主動進入田間不只是為農民找出作物問題,也刺激自己學以致用。他舉例,之前處理嘉義中埔的板栗蟲癭,到了現場才知道蟲癭是害蟲在植物組織裡,外噴農藥沒有用。「我後來幫板栗『吊點滴』」,林慶從治療柑橘黃龍病的方式發想,在板栗樹幹鑽孔,把藥劑改用打氣機灌入植株,讓藥劑從板栗內部接觸害蟲,成功解決蟲癭。

「林慶說,瞭解土地與農民,才能找到問題」,台東太麻里農戶曾志華分享林慶指導他栽培番茄的過程。第一年他的番茄苗發黃,但太麻里比較少前輩種植果菜,他從臉書社團找到林慶協助。「他沒有只靠電話詢問就賣藥給我」,曾志華說,林慶像「遠端遙控」要求他口述與拍照,以瞭解植株狀況,然後教他調整栽培方式,原來問題源自番茄根系發育不良,調整土壤鬆度與補肥後,「五天番茄就重新轉綠」。林慶之後還特地到台東勘查他的番茄園,教導改善土壤團粒、有機質含量,讓番茄更強健,「這樣就能減少用藥」。

屏東里港吾家瓜園的吳志賢也說,林慶會依據農民現況修正栽培建議。像是屏東秋季雨水酸鹼值低,一般會蓋溫網室防止酸雨侵蝕作物,但不少農民無法負擔成本。於是林慶推薦農民為作物塗蠟,讓葉片像蓮葉一樣可以防水。他還在田間測試用蠟濃度,讓農民不用擔心雨水累積在葉片上,放晴後燒傷作物。吳志賢觀察,林慶教農民使用資材時,力求最大效益,讓藥劑用量很少就有效果,農民防治門檻與成本都能降低。

林慶(左)到田間親自指導農民(圖片提供/曾志華)

絕對不賣無效的藥,公開分享藥劑配方

「林慶不像印象中的農業資材商,一直推銷藥劑。」台中安美農場場主江豐吉表示,每回林慶來拜訪,都會先觀察農田環境、土壤、水源,以栽培建議出發,而非直接用藥。

例如寒流來襲,林慶是建議番茄園浸水,維持土溫以保護番茄根部。寒流結束再以低濃度肥料強健植株,「結果那年附近的番茄都寒害,就我的番茄沒事。」至於需要藥劑時,林慶一定清楚說明用藥細節,避免農民誤用。他也會請農民回報作物狀況,判斷是否產生藥害或是效果不佳,再調整建議。

吳志賢表示,有些農業資材商不懂農民問題就兜售藥劑,作物與農民反而蒙受藥害。而林慶會明瞭作物病因再給予用藥建議,不確定時一定會跟農業、農藥專業人員確認,「他認為把功效不好或未知的藥劑給農民是欺騙。」如果要試驗藥劑成效,他會給予農民配方,「然後直到配方解決農民問題以前都不收錢」。

「藥劑沒有用,幹嘛叫農民買?」林慶直白回應,藥劑要有明確防治或治療目的再販售給農民。他曾遇過香蕉葉子黃化,以為是葉斑病或黑心病,但送藥過去沒有效果。他直接去田間觀察並調整用藥,堅持沒效就不收農民費用。後來觀察香蕉葉黃化病徵與擴散速度,推測是疫病感染,成功利用疫病藥劑治療香蕉。

林慶認為,農民照顧作物像照顧小孩,首要強健作物、預防潛在病蟲害,使用藥劑是最後手段。「農夫很辛苦,噴農藥一下子就滿頭大汗,還可能中毒。」他覺得農民若不當用藥,就容易有農藥殘留與產生藥害,所以農業資材商要為農民把關,用最少藥量達到最大收成,「農民有改善就好,我不差那一點錢」。

心繫農民生計,讓農民更好是自己職責

現在網路發達,林慶也在臉書經營不同作物社團,分享自己知識與防治實例給農民,也方便他們隨時提出問題。「林慶對農民很雞婆」,吳志賢說,林慶從來不推辭農民的困擾,而且認為自己一旦停歇,就可能有農民因為產量不好離農。所以他仍不斷吸收更多栽培經驗,並善用網路更快讓農民受益。

林慶有時公開自己的藥劑配方,也不會介意農民跟誰購買,這反而讓農民更願意支持林慶生意,「因為林慶給農民的經驗與關切無價。」

林慶認為,現在台灣農業推行農藥減量、植物醫生等制度,農藥資材商也有義務幫助農民把作物照顧得更好,同時減少用藥,自然能做到台灣農藥減量的願景。雖然他自嘲這樣讓自己收益不高,「但我希望農夫賺錢」,才符合他農業資材行的名稱:富農。「我富裕農民,造福他們,才不愧於作為農業資材商。」

林慶求知若渴,也樂於分享知識,在網路上頻繁與農民互動交流,教學相長(攝影/孫維揚)

延伸閱讀:

為何化肥用越多土壤越瘦?中研院士楊秋忠這麼說

土壤碩士開農藥行 陳興宗特效藥處方:我勸你不要再下肥了!

這間農藥行不賣農藥 陳鳳義與青農兄弟們

別小看這間雲林鄉下肥料店,他們破解肥料密碼、挽救空心菜危機,拿下全球大廠台灣總代理!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