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危機解密01》文旦多重宇宙釀風暴,產量過大是病根,政治收購角力,加劇產銷失衡

八月中旬正是柚子採收的時刻,走進花蓮瑞穗鶴岡村,沿途果園一顆顆文旦有如小燈籠掛滿樹梢,伸手可及。家家戶戶門前都有一座柚子山,這是柚農一年用心照料果樹的成果,也是整年的主力收入。不過,今年柚農們臉上卻看不見笑容,因為產季才剛開跑,產地價格卻十分低迷,部分柚農更苦於找不到買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旦柚產銷危機每幾年就會浮現一次。今年賣壓會特別沉重,是因白露到中秋是文旦柚銷售的黃金時間,今年差距僅有三天,又遇到中國封殺,儘管銷中產量只佔一成,卻成壓垮駱駝稻草。專家更指出深層的病灶根源:早在30年前,國內文旦柚便已供過於求,現在樹齡成熟、單棵果樹產量增加,碰上中秋節魔咒,產銷壓力就驟增。

為解決文旦柚產銷問題,農委會投入的經費一年比一年多,近四年來收購柚子補助金額累計高達 1 億4770萬元。不過產地農民私底下表示,這些收購的柚子最後大多都埋進土中,文旦柚成為了中央與地方的政治角力場。只要補助收購制度存在,產量過剩的現狀便很難改善。

結實纍纍的文旦,豐收景象背後卻是沉重的賣壓 (攝影/孫維揚)

柚農、包裝場等不到買主,壓力大到夜不能寐

從花蓮市區沿著台9線南下,進入瑞穗時,沿途處處掛著賣文旦柚的旗子,道路兩側都是一邊揀選、一邊販售的農民。在花蓮縣瑞穗鄉開農產行的謝太太,家門口堆滿了文旦柚,幾乎找不到下腳處,她和丈夫種了3甲,還幫同村柚農販賣,但她今年特別焦慮:「大盤商都沒來,柚子價錢也不好,真不知道該賣誰。」

71歲的林先生住在鶴岡村,種有2.5甲文旦柚,今年是他成為職業柚農的30週年,對柚子價格起伏已見怪不怪。文旦柚每台斤生產成本約10元至12元,去年產地價是每台斤14元至16元,今年才剛開採不久就剩不到10元,幾乎已經注定賠本。面對滿園結實累累的柚子,他苦笑道:「價格起落已是常態,中國不買,只是讓問題顯得更嚴重,我們 (農民) 已經沒有力氣去想該怎麼辦了」,他今年的果園預計收成 10 萬斤,其中 6 萬斤還不知銷往何方。

南部某包裝場每年收購鶴岡文旦,包裝後外銷中國。8月3日中國宣布暫停輸入台灣柚子,包裝場負責人五哥(化名)趕緊前往花蓮,本想和農民商量少買一點,但合作超過10年的農民不斷請求:「老闆,價錢沒關係,不要不買啊!」看到農民身旁的家人,他實在不忍心讓農民一家斷炊。最後收購進來的文旦柚共計 30 萬斤,卻讓五哥失眠多日,因為目前只有來自日本的5萬斤訂單,剩下的八成文旦柚去處還沒有著落。

花蓮瑞穗台9線沿途都是一座座的柚子山 (攝影/林怡均)

銷中受阻文旦僅佔產量一成,為何造成嚴重賣壓?

據農委會統計,2021年全國文旦柚產量 7萬1,202公噸,外銷 7,062 公噸,銷中佔 4,821 公噸,換言之,外銷僅佔總產量 9.9%,銷中柚子更只有 6.7 %,不到一成的外銷柚子回流,為何會嚴重打擊產地價格?

文旦柚兩大產區為台南市麻豆區和花蓮縣瑞穗鄉,分別佔總產量29%和19%,麻豆文旦主攻內銷,瑞穗文旦則有三分之一走外銷。據瑞穗鄉農會估計,外銷量約為 3,500 至 4,000 公噸,等於全國外銷文旦過半來自花蓮瑞穗。現在外銷路斷,而瑞穗文旦品牌知名度又不如麻豆,銷售壓力更是巨大。

「不要小看一成的柚子,在樹上密密麻麻的,很恐怖!」花蓮縣玉溪地區農會總幹事蔡宗翰指出,去年銷中的4821公噸換算下來約莫 964 萬顆,從開始採收到銷售的時間往往只有 1 個月,等於每天內銷市場會多出約160公噸的柚子(相當於32萬顆),難保內銷價格不會劇烈震盪,而若產季開跑,產地價就萎靡不振,後續隨著產量上升就更難有起色。

成也中秋敗也中秋,價格一日腰斬家常便飯

蔡宗翰表示,白露前後農民會開始採柚子,但消費者往往過了中秋節就不買柚子,因此白露到中秋便是柚子的黃金銷售期,今年這差距只有三天,偏偏又少了外銷調節,導致產地銷售壓力破表。

所有柚農都密切注意白露到中秋的間隔時間,有產銷班還將近20年的時間表都畫出來貼在牆上提醒,今年間隔僅三天,是七年來最短。花蓮瑞穗柚農陳先生表示,文旦柚留在樹上,如果不採,過了白露會逐漸過熟,風味失衡,「掛在樹上就沒有價值」。

「成也中秋,敗也中秋」,花蓮瑞穗果樹產銷班第六班班長楊儒榥說明,前來集貨場選購柚子的客人都集中在中秋節前,柚子開採後,銷售量會不斷增加,中秋節前三天達到巔峰,但中秋一過,柚子便乏人問津,價格直直落,一天內腰斬都不奇怪。

花蓮縣瑞穗鄉果樹產銷班第六班班長楊儒榥(攝影/林怡均)

30年前已生產過剩,面積雖已下降,但老樹進入產量高峰

銷售時間緊迫使得賣壓沉重,但壓力的源頭則是過剩的產量。「早在30年前,文旦柚產量就已經供過於求」,台灣柑橘之父、嘉義大學園藝系名譽教授呂明雄表示,1986年以前,全台文旦柚種植面積不到 2,000 公頃,直到花東地區整治水土後,農民眼見文旦柚經濟效益佳,便紛紛跟風種植,1997年達到巔峰6,973公頃,當時官方與學者專家便意識到「文旦柚種太多」,努力輔導農民轉作。

隨後從1997年至去年為止,台灣文旦柚的種植面積下降了 2,915 公頃,然而產量卻沒掉多少,每年都在7萬公噸上下徘徊。呂明雄說明,文旦柚的產量會隨著樹齡成熟而增加,1997年時一棵柚樹平均產量200至300斤,現在全台柚子樹的平均年齡已達40歲,每棵柚樹平均產量可達500至600斤,因此即便種植面積下降,總產量卻不見減少。

進一步比對麻豆和瑞穗兩大產區的種植面積,則可發現麻豆的栽培面積每年穩定增加,瑞穗的文旦柚面積則是在2000年開始下降,但在2009年卻回升。呂明雄表示,麻豆文旦品牌經營已久,每年內銷收入好,因此面積有增無減;瑞穗文旦採收時間晚於麻豆,銷售時間短,後來因為中國開放,本來有銷售危機的瑞穗文旦部分轉往銷中,面積因此回升。

政府四年投入1.5億收購,卻加劇產銷失衡,文旦成政治果實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瑞穗的文旦柚面積本來是 602 公頃,但四年內又增加了35公頃。第三代文旦柚青農 L 先生透露,2018年開始,農政單位啟動文旦柚收購計畫,使得產地農民抱持著「反正賣不掉政府會收走」的心態,有恃無恐的增加種植面積。

耙梳農糧署近七年來的補助款(細目連結),可以看到 2018 年起柚子相關經費支出為 2017 年的 10 倍,之後的四年間,投入了 1 億4770萬元用於柚子的採購加工,甚至以「多元循環經濟利用」名目遮掩去化之實。從補助款流向可以發現,全台文旦柚產區均有產銷失衡之虞,以金額來看,花蓮地區產銷失衡情形最為嚴重。

政府收購的果實都去哪了?產地幾位年長的柚農私底下透露,收購政策是2018年才出現,因為該年碰上全國縣市長選舉,因此文旦收購成為執政黨拉攏農民的手段。文旦主要產區中,花蓮縣與中央政治立場不同,因此投入最多收購經費,從那時起,每年柚子的銷售成為中央與地方政府政治角力的戰場,雙方都在比拚誰投入了更多資源。收購的柚子,名目上是要去做加工,「事實上,雙方都不在乎柚子到底有沒有做成加工品,根本也做不了這麼多,大部分柚子都是被埋了。」(文未完,請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柚子危機解密02》文旦渾身是寶,加工卻十分艱難,發展清潔用品、截切鮮果是否能突破重圍?

柚子危機解密03》鮮食為文旦最適市場,如何打破中秋魔咒,拉長銷售期?專家提供長短期解方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