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笠合作社在埔里經營八年,不斷思考農村的發展方向2。(攝影_孫維揚)

來埔里溫暖相放伴!穀笠合作社扎根十年,農業菜鳥變農村引路人,陪更多青年入鄉援農

想瞭解南投埔里的農村生活,找穀笠合作社準沒錯。十年前,一群暨南國際大學學生眼見礦泉水公司爭用埔里農地,起身聲援抗爭,進而認識自己落腳的農村,萌生對農業的感情和興趣,於是從農業門外漢開始在埔里自耕。這些外地來的年輕人在2014年正式成立穀笠合作社,不僅把根深深扎在埔里,更積極創造活絡農村的方式,帶動更多青年進入農村生活。

從一開始,合作社成員幫助走向友善耕作的老農賣米,推出「放伴米」認購,「放伴」的互助精神就一路貫穿至今。他們推行「援農實習生」計畫,讓青年們在幫助農民過程中也學習農耕技術,還舉辦「青年小聚」,讓小農學習行銷農產的技能;另外也開啟「地方調查工作坊」,耙梳農村發展脈絡。穀笠合作社宛如一股清新的活泉注入農村,以農業為根基開展出更多元燦爛的花果,讓大家重新看見農村的價值與可能性。

「放伴米」(照片提供/穀笠合作社吳宗澤)

學生挽袖下田,心懷「相放伴」精神獲得在地農民認同

南投埔里因為海拔適宜、地下水位高而有涼爽氣候、充足水源,能生產優質的茭白筍、百香果、稻米等作物。也因為接壤平地與高山,使得埔里農村隱藏漢人、平埔與高山原住民融合的多元文化。在這盆地中央、寧靜的籃城巷弄裡,穀笠合作社擔當著埔里農村的最佳引路人。

扎根的開端,要追溯到2012年礦泉水公司擴廠事件。當時包裝水公司味丹「多喝水」預計擴大生產線,爭用埔里農地。事件驚動在暨南國際大學就讀的張森葳等人,這群外地學生成立「內埔農業後援會」聲援抗爭,並對當地農民進行深入的訪調,這才發現農村就在他們身邊,而自己卻絲毫不了解。

之後抗爭成功、事件落幕,不過學生們已經對農業產生感情和興趣,決定從零務農經驗開始,自種環境友善的米。張森葳坦言,剛開始不免受到在地人質疑,認為只是學生的兒戲,「但持續待在這塊土地,慢慢自學農耕,農民逐漸看見我們的決心而協助我們」。

張森葳、夏秀慧和吳宗澤等人在2014年成立穀笠合作社,以農民互相協助農事的「相放伴」概念為發想,協助想走向友善耕作的農民李金海賣米,以「放伴米」為名讓消費者認購。結果推出的米被搶購一空,這讓更多農民認為穀笠合作社是「玩真的」。

暨南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鄭坤全是埔里人,這十年來他從旁觀察,「看到他們為埔里的努力,會慢慢放下他們來自外地的疑慮,把他們視同埔里的一份子」。

張森葳、洪健鈞、夏秀慧(由左到右)等穀笠合作社成員,在埔里經營八年,不斷思考農村的發展方向。(攝影/孫維揚)

「援農實習生」引領青年學習務農也解決農村缺工

現在定居在埔里的張森葳笑說,「我認為,是埔里選擇了我們」,穀笠合作社現在除了三個創社至今的核心成員,還有其他固定協助的夥伴,活動也越來越多元,但宗旨一以貫之:就是讓埔里農村能永續經營,讓這片土地的居民相互陪伴。

首先,穀笠合作社看到埔里農村的困境——老農與青農之間出現斷層。老農有很多農耕智慧,卻苦無人力協助和傳承,反觀想務農的青年,如同穀笠合作社最初沒有前輩指引,讓他們不敢進入農村生活。

「我們要成為雙方的陪伴者」。夏秀慧表示,穀笠合作社延伸「放伴米」概念,租用更多農田,讓埔里學生或外地青年來學習種稻與協助農民工作。如今已會種稻的合作社成員,從中指導友善耕作方式,也邀請在地農民傳授技術。近期還推出「援農實習生」計畫,就是讓參與者跟著在地農民吸收實作經驗,同時解決農場缺工問題。

穀笠合作社的成員從原本的農業新手,變成帶領青年進入農村的推手。(照片提供/穀笠合作社)

張森葳補充,參與活動的青年不一定是埔里人,合作社會協助安排生活起居,像是媒合在地老屋提供短期住處,讓他們放心學習農務。為了呈現埔里多元的農作,活動參訪與援農合作涵蓋台光香草園、玫開四度等各種友善農場,讓青年到喜歡的農場學習,更有機會在未來成為農場助力。

夏秀慧說,穀笠合作社作為埔里農業生產的中介者,希望協助想務農的青年養成友善耕作的理念、認識埔里多樣農業的特質,建立農村的記憶。許多青年參與活動後對務農更有信心,甚至決定留在埔里投入農業。

農業外行人遊客愛上埔里,住下來變身務農新血

玫開四度花農郭恩綺在礦泉水擴廠事件就與穀笠合作社認識,看著這群年輕人至今仍在埔里活躍著,「很驚訝他們持續規劃這裡的農村發展」。她認為,有穀笠合作社作為橋樑,埔里農村更能跳脫原本比較封閉的態度,讓不同領域、年紀的人走進來。因為外地人貿然進入農村很容易碰壁,合作社的協助能讓想務農維生的青年,順利接受在地農民指導。而像她一樣的小農,也能透過協助青年實作時補充人力,緩解缺工的問題。

葉佳達三年前來埔里旅遊,因緣際會認識穀笠合作社並嘗試務農。藉由合作社從旁陪伴,讓原本是農業外行人的他能完整體驗農耕過程,「我也確定自己喜歡埔里的農村生活,並想留下來」。現在他不僅定居在埔里,還成為穀笠合作社的一員,帶領更多青年學習農務。

李梓齊是台南鹽水區的蔬菜小農,在農閒時參與今年的援農實習生計畫。雖然本來就在務農,但他認為,合作社扎實教授基礎農耕技能,安排前往各種友善農場汲取栽培技術,讓他受益良多,「不同的農家經驗分享,讓我能反思如何應用在自己的農產品生產」。

藉由援農實習生計畫,參與的青年既可學習農業技能,又能幫老農分擔人力。(攝影/孫維揚)

舉辦「青年小聚」與工作坊,農村社群共同學習瞭解彼此

除了農務,穀笠合作社也將觸角外擴到埔里小農品牌與整個城鎮居民。張森葳稱這個概念為「社群相伴」,希望在埔里生活的人們能共同參與活動,互相接觸而凝聚。「大家認同彼此,就會一起關心這片土地的發展」。

穀笠合作社以埔里紙匠工房為活動據點,舉辦各種「青年小聚」,開設企劃書撰寫、商業攝影等實用技能講座。夏秀慧解釋,現在埔里有不少青年回鄉,推出自有小農品牌,除了農耕,也要會行銷農產品,「青年小聚能讓他們一起來學習,把技能應用在自己品牌運作」。由於講座內容相當實用,不僅是青農,包括埔里店家、新住民,甚至暨南大學的老師也都來參與,埔里的大家被拉攏在一起,創造在這裡生活的共同記憶。

舉辦精實創業講座,讓青年學習品牌建立的策略,也促進社區交流。(照片提供/穀笠合作社陳宜文)

此外合作社還有「地方調查工作坊」,以田野調查來認識埔里農村文化,思考如何維護農村生態。帶領工作坊的洪健鈞解說,埔里村落有漢人、原住民等不同族群融合的文化肌理,如果能讓參與者親自調查,就能刺激他們持續關注農村的發展與轉型。

洪健鈞如今已經成為「埔里最年輕的耆老」,他熟稔鎮上哪間廟宇到下午會成為茭白筍集貨場,也能指出哪間紅磚屋是為了遮掩私建的水井。「我在這裡找到我喜歡的生活模式:挖掘農村的故事」,融合在地人文歷史、地理環境,把埔里的農村樣貌立體呈現。

鄭坤全表示,穀笠合作社擅長以實際行動來回應農村的問題,並讓當地文化記憶與農務知識的重要性得以發揚。例如農村缺工,就透過「援農實習生」來達到雙贏,老農智慧得到傳承,青年也對農村產生好奇而更願意進入。「現在甚至有一種『問埔里農村文化,找不到耆老就找穀笠合作社』的想法」。

穀笠合作社舉辦商業攝影講座,讓青農學習拍攝農產商品照,幫自己的農產品行銷。(照片提供/穀笠合作社陳宜文)

維持彈性與多元,斜槓的農村生活還有無限可能

穀笠合作社如此忙碌,如何支撐營運?初期合作社都是無酬,只有賣米的收入,近幾年計畫才獲得國發會補助。夏秀慧也說,合作社的成員流淌著「斜槓」的基因,像她農閒時會到菜市場打工,張森葳則同時經營民宿與咖啡酒吧。「穀笠合作社對我們來說,更像是生活態度,所以我們都是半農半X」。而且大家會把合作社以外的生活帶回來分享,「這樣也讓合作社維持多元視野」。

十年深耕,這群外地學生如今不僅是埔里的橋樑,也是農業的橋樑,每年都有回鄉或外地青年,看到穀笠合作社為在地建立穩固的農村互助體系而進入埔里。埔里的社群網絡不斷擴大,也捲動更多公共議題的討論,像是埔里地下水變少,茭白筍收成下降的解決方式等等。穀笠合作社證明了農村也能回春,也讓前來農村的人們深切感受互相陪伴的溫暖與活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