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斷魂椒、死神椒,誰是世界辣椒王?辣椒最辣不在籽?日本農學專家導覽《辣椒的世界》

想像麻婆豆腐沒了椒麻感、麻辣鴨血不再又熱又辣、紅油抄手沒有浮一層紅油,嗜辣者的世界將就此黯淡無光。

許多人「無辣不歡」,但您能夠吃多辣?知道辣度怎麼分級?誰又是辣椒王?世界各地都怎麼吃辣椒?辣椒也可以做甜點?吃辣真的能減肥嗎?《辣椒的世界》帶大家認識辣椒的迷人之處,不論您是否嗜辣,都請一起來辣一下吧!

(以下內容摘自《辣椒的世界:認識世界各地的辣椒種類與料理異趣》一書,文字經晨星出版授權。文中小標由《上下游》另行編輯,與原書無涉,且為閱讀需要,調整部分擷取內容,更多精彩文字請詳見該書。)

辣椒讓食物的風味更有變化。(攝影/Engin Akyurt;圖片來源/Pexels)

辛辣味成分——辣椒素

許多人都知道辣椒果實之所以辛辣,來自所含的辣椒素成分。儘管統稱叫「辣椒素」,但實際上包括了約二十種構造類似的物質,在化學上將之統稱為「類辣椒素」(capsaicinoids)。

辣椒的「辣」感主要來自 辣椒素。(圖片/pixabay)

但是透過化學分析裝置「高效液相層析儀」測定辣椒果實時,分析出的類辣椒素中只有辣椒素 (capsaicin)、二氫辣椒素 (Dihydrocapsaicin)、去甲雙氫辣椒鹼 (Nordihydrocapsaicin) 三種成分。可以確定的是,只有這三種成分會影響到吃辣椒時,味覺對辣味的感覺。

實際檢驗辣椒果實可發現,這三種物質當中含量最豐富的是辣椒素,其次為二氫辣椒素,和這兩種物質相比,去甲雙氫辣椒鹼的含量微乎其微。而且這三種成分帶來的辣味感受也各有特色。二氫辣椒素的辣味強度只有辣椒素的一半,去甲雙氫辣椒鹼的辣味強度雖然與辣椒素不相上下,但是辣味會殘留在嘴巴裡。所以,通常辣椒素含量較二氫辣椒素多的辣椒,吃起來辣味優質,味道比較「鮮明」。

同樣都是椒,青椒、甜椒為何不會辣?

在辣椒果實的結構中,果實中稱作隔壁 (Septum) 的組織內細胞會合成類辣椒素。進行合成的過程中,果實組織首先透過個別不同的合成途徑合成酚類與脂肪鏈,然後兩者再結合,生成辣椒素等類辣椒素。

在青椒與紅甜椒這些完全不含辣味成分的辣椒品種中,前述的合成途徑到了最後階段時合成功能就會失靈。這是因為結合酚類與脂肪鏈兩種原料的轉化酶基因突變,無法發揮結合的作用造成的結果。因此,青椒與紅甜椒就無法合成類辣椒素,當然就不帶辣味。

青椒與紅甜椒就無法合成類辣椒素,因此不帶辣味。 (攝影/Jamal Yahyayev;圖片來源/ pexels)

胡椒、山椒、生薑及山葵再辣都辣不過辣椒素

帶有辣味的植物中,胡椒的辣味來源是胡椒鹼,山椒是山椒素,生薑是生薑醇或薑醇,但是不論是哪一種辣味成分,其辣味的強度與辣椒素相比都難以望其項背。

山葵以及芥菜、蘿蔔這類油菜科植物為了避免昆蟲或動物持續啃咬,被咬過的地方,也就是細胞壞死的部位會開始產生辣味,以阻止昆蟲與動物繼續啃食。蘿蔔泥在研磨以後,隨著經過時間愈久,其辣味也愈來愈強烈。原因在於細胞遭到破壞以後,酵素的作用讓蘿蔔泥逐漸變辣。以像鯊魚皮般緻密的粉碎刀所磨出來的山葵,味道尤其辛辣,其中原因就在於細胞遭到破壞的程度更嚴重。

山葵的辣是透過鼻子直衝腦門的嗆辣,相對地,辣椒的辣味是只在嘴裡擴散開的熱辣,刺激的感覺不會傳遞到鼻子。山葵之所以嗆鼻,是因為山葵的辣味成分異硫氰酸烯丙酯具有高度的揮發性,吃進嘴裡後因人體體溫發生汽化,於是刺激的氣體傳到鼻腔裡。另一方面,辣椒的辣椒素揮發性不高,因此不會衝入鼻中。了解異硫氰酸烯丙酯此一特性後,就知道吃山葵時避免嗆辣衝入腦門的訣竅──從鼻子吸氣再由嘴巴吐出,刺激性氣體應該就沒有機會跑進鼻腔裡了。

什麼!辣椒最辣的不是種子?

一般人常說辣椒最辣的地方是辣椒籽,但很遺憾那是個誤會,辣椒籽沒有合成辣椒素的能力,也沒辦法積存辣椒素。在辣椒果實內,辣椒籽附著在隔壁或與隔壁相連的胎座 (Placenta) 上,所以在果實黃熟或乾燥時,從隔壁表面細胞釋放出的辣椒素就會附著在種子表面上,可能因此讓一般人誤解辣椒籽本身帶有辣味。

我們常聽到烹飪老師在解說時說道:「辣椒的種子會辣,所以先挖掉種子以後再入菜,辣味就會溫和一些。」這個說法其實也不能說不對,在把乾燥辣椒果實中的辣椒籽挖掉時,通常也會一迸去除辣味來源的乾燥隔壁組織。

直到不久以前,我們都以為辣味成分的合成與堆積是在「胎座」組織上,這是個附著辣椒籽、從果實中央延伸到隔壁的組織。不過杉山立志教授的研究解開了這道謎題,確定合成辣味成分的功能存在於隔壁中而非胎座上。

隔壁與胎座的結構相連,有些品種的這兩個部位難以區分,因此過去一直以為辣味合成功能存在於胎座上,或者同時存在胎座與隔壁上。但是杉山教授以「哈瓦那辣椒」這種胎座與隔壁位置明確區分的品種作為研究對象時,證實了辣椒果實中合成、堆積辣味成分的部位是在隔壁組織。

辣椒籽沒有合成辣椒素的能力, 合成辣味成分的功能存在於「隔壁」。 (攝影/Nataliya Vaitkevich;圖片來源/ pexels)

紅辣椒、綠辣椒誰比較辣?

還有一個常遭誤解的是,綠色辣椒與紅色辣椒何者較辣的問題。大多數人可能以為,尚未成熟的綠色果實,其辣味應該比成熟的紅色果實溫和;但事實上,只要是同一品種,或者來自同一植株的果實,只要果實個體大小差不多,綠色辣椒通常比紅色的辣。

紅紅綠綠的辣椒(攝影/Mark Stebnicki;圖片來源/ pexels )

辣椒的花在受粉以後果實會逐漸長大,在果實停止成長以前,會一直維持綠色不會轉紅。果實必須在長得足夠大與成熟、停止生長時才會轉成紅色。辣椒果實內的類辣椒素含量會隨著果實的成長增加,在果實停止成長的時候──也就是即將轉成紅色之前的綠色狀態,果實中的類辣椒素含量最高。之後,隨著果實逐漸變紅,果實中的類辣椒素會被分解,逐漸減少。不過,這時候與成長時的類辣椒素增加速度相比,減少的變動穩定,所以實際品嘗味道時會覺得綠色果實與紅色果實同樣辛辣。

辣椒維他命 C 完勝檸檬

辣椒的維他命 C 含量超越檸檬,除此以外,辣椒的辣椒素具有減鹽效果,在薄鹽料理中添加一些辣椒素就能增進口味,在清淡當中也能滿足味蕾的需求。另外辣椒素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若塗抹在傷口上則具有鎮痛作用,而且適量地使用還能提供保護胃部黏膜的效果。

辣椒還有另一個特徵,辣椒的赤紅色澤來自於辣椒紅素與辣椒紫紅素的色素成分(統稱為類胡蘿蔔素),也含有抗氧化的效果(防止細胞氧化)。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約等於台灣教育部)提供的數值,每 100 公克檸檬中含 100 毫克的維他命 C,相對地,同量的匈牙利甜椒則含有 200 毫克、紅甜椒含有 170 毫克、黃甜椒含有 150 毫克、辣椒 120 毫克,這些色澤豔麗的辣椒類果實,所含的維他命 C 量都超越檸檬。

誰是世界第一辣?「最勁辣椒王寶座」競爭激烈

哈瓦那辣椒「曾經被喻為世界最辣」,這個認證來自於鼎鼎大名的「金氏紀錄」。在記錄世界第一的金氏紀錄中,西元 1994 年到 2006 年之間記載哈瓦那辣椒是世上「最辣的辣椒」。但是金氏紀錄認證的品種,是從哈瓦那辣椒中篩選改良的品種「墨西哥紅色殺手」,並非原來橙色的哈瓦那辣椒。

墨西哥紅色殺手正如其名,果實紅色,尺寸也比哈瓦那辣椒大。另外,這個品種是以突變育種的方式栽培,一節會長出數個紅色的果實,適合栽種在溫暖而溼潤的氣候環境。

但是這個金氏紀錄後來又數度被改寫,西元 2006 年的「SBCapmax」、2007 年的「印度斷魂椒」陸續奪走了哈瓦那辣椒最勁辣椒王的寶座。接下來, 2011 年「千里達毒蠍布奇T辣椒」又奪走了王位,不過不到兩年時間, 2013 年出現的「卡羅來納死神椒」搶占勁辣第一名,王座的競爭日益激烈。

筆者曾經使用「印度斷魂椒」的果實進行實驗時,儘管我們口罩不離口鼻,但是整個實驗過程當中不是噴嚏打不停,不然就是臉部感覺刺痛的灼熱,過程慘烈。由於它的劇烈勁辣,導致實驗時很難找到願意幫忙的學生,這是我目前遭遇的一大煩惱。

延伸閱讀

【番椒圖鑑】辣椒是甜椒的祖先?甜椒小時候是青椒?打開番椒家族的繽紛族譜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