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濕地水面上最近出現許多動來動去的小小黑點,原來是黑面琵鷺的季節到了!位在遷移路線中央的台灣,一年四季都有大小候鳥來訪,有些是過境、有的來渡冬,西部沿海濕地則是牠們南來北往時最佳休息地與覓食區。不過天然濕地日漸流失,而周邊的農田、鹽田和魚塭,積水時如同人為濕地,也有著非常豐富的生態,只要農民或漁民稍微改變一下工作習性,就可以讓候鳥們好好飽餐一頓,更是我們宴請這些重要貴賓的好去處。
台江國家公園長期推動營造友善候鳥棲地,請養殖漁民在收成後先別把水全部放乾,留20公分深的水大約五天,裡頭的小魚小蝦和螺貝就是候鳥大餐。三年來,投入的漁民數量已經成長十倍,今年來到 34 位,魚塭面積更高達 195 公頃,並推出「黑琵牌」商標。另外還有七股、北門的蔥頭田和蒜田,淹田時如同候鳥的自助餐廳,會吃掉大量的搖蚊幼蟲。不過,西部沿海的濕地、鹽田、農田和魚塭,眼下都面臨大規模光電開發,與友善候鳥的行動背道而馳。
不只有黑面琵鷺,台灣一年四季都有候鳥來訪
隨著東北季風的吹拂漸強,南飛避寒的遠方嬌客陸續飛抵台灣,有著飯匙臉龐的黑面琵鷺可說是國人最熟悉的候鳥種類,牠們也成群出現在台南沿海的濕地,準備在台渡過今 (2022) 年度的冬天。
除定期於深秋來訪的黑面琵鷺之外,由於台灣正巧位在「東亞—澳洲國際候鳥遷徙線(EAAF)」中央,因此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候鳥們會前來造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副研究員洪夢祺介紹,不論是暫居台灣渡冬或只是中途暫歇,南來北往的候鳥種類與數量皆相當豐富,如雁鴨、鷹斑鷸、小環頸鴴等鷸鴴類都是台灣常見的候鳥。
台灣不僅地理位置重要,同時也擁有適合各類候鳥棲息、覓食的濕地環境,才有機會迎接這些各地遠道而來的朋友。例如台南沿海北門、學甲、將軍、七股等四個行政區,就有曾文溪口、四草、七股鹽田、北門等多個國際級與國家級重要濕地,周圍的魚塭、鹽田,和蔥頭田、大蒜田等人為濕地,也彌補了天然濕地長年流失導致候鳥棲息地、覓食地的不足。
沿海農田、鹽田和魚塭,都是候鳥的自助餐廳
「剛開始在七股工作時,發現夏秋季蔥頭田開始種之前,有些田會積水,而且有鳥類會利用」,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黃書彥回憶起三年多前與中心同仁共同開展魚塭、鹽田和蔥頭田等人為濕地,作為提供候鳥覓食地的緣起。
黃書彥說,先前就得知許多魚塭會在入冬前完成收成,之後再陸續排乾池水,進行曬池與消毒,以迎接明年度的養殖工作。此時殘留在池水中的生物,便能提供冬季候鳥食用。另外,七股作為全台最大紅蔥頭產地,蔥頭會在9、10月時種下,在此之前,農民為了將田內過高的鹽分洗掉,會先引水入田或利用自然降下的雨水,讓水把鹽分帶到土壤深處,以免影響作物後續的生長,此時的積水農田也意外成為鳥類可隨到隨吃的「天然自助餐」。
然而,來台的候鳥種類很多,高矮胖瘦各有差異,食物類型也略有不同。與黃書彥共同進行研究的洪夢祺表示, 7、8 月時就已陸續抵台的鷸科、鴴科水鳥體型較小、腿也比黑面琵鷺這類鷺科鳥類短上許多,雖說同樣在濕地活動,但牠們只能在水淺的地方走動覓食,所以會露出泥濘地面的紅樹林、潮間帶、鹽田或土壤濕潤、略有積水的蔥頭田,才是這些鷸、鴴類短腿水鳥可大快朵頤的好去處。
洪夢祺也介紹,農田的淡水環境所能提供的食物種類與魚塭、鹽田這類鹹水環境稍有不同。農田裡的食物包括各種蚯蚓或俗稱紅蟲的搖蚊幼蟲,但鹹水環境則會是魚蝦蟹的小苗、福壽螺等螺貝類以及俗稱豐年蝦的橈腳類等等。他說,正因為這些人為形塑的濕地環境擁有豐富的食物來源,能讓這些飛越千里的候鳥們可以飽餐,補充下一趟飛行所需的體力。
以「黑琵牌」鼓勵漁民共營生態友善棲地
該如何維持這些人為濕地,使候鳥來台時都能利用?座落在濕地重鎮的台江國家公園,成立至今十多年,努力與公園周邊的農友、漁民溝通,推動居民共同參與營造友善候鳥棲地的行動,甚至成立國家公園自有品牌「黑琵牌」,將此商標給予積極投入的農、漁民使用,以鼓勵與肯定他們的付出。
友善棲地主要是希望漁民在收成完畢後別急著排乾魚塭的池水,暫緩五到六天,讓水位停在 20 公分上下,並保留池內的其他生物,讓大、小候鳥都能前來飽餐幾頓,這正是黃書彥所說,魚塭可供候鳥覓食棲息的具體實踐。
國家公園的推廣已長達十多年,台江國家公園保育研究課技正楊尚欽說,漁民過去認為「鳥會吃魚,所以水鳥與養殖業長期被認為相互衝突」,這類觀念讓最初在推廣共同營造友善棲地的行動遭遇不少挫折,甚至有人提出「養鳥幹嘛,人都吃不飽了」的批評。
漁民:操作簡單不費事,還能為產品加值
「漁民的改變是最讓人感動的」,楊尚欽表示,在經費有限的前提下,同仁們仍努力不懈以多元方式推動,像是邀請漁民觀摩如何進行友善養殖、輔導周邊漁民嘗試作營造生態友善棲地等,漁民逐漸明瞭候鳥並不會威脅他們的經濟利益,甚至發現原來只需要透過簡單的措施,就能達到收入與環境生態共存的目標,自家產品也能因此加值。他說,「我們把漁民當作夥伴,以陪伴的方式慢慢去做,他們也逐漸認同我們所做的」。
台江國家公園於 2020 年正式啟動營造生態友善棲地行動,當時僅有三位養殖戶、共 10.8 公頃的魚塭參與,但隔年人數立即翻倍,參與漁民增加到 11 位,魚塭面積更擴張到 52.45 公頃,今年投入的漁民數量甚至成長十倍之多,來到 34 位,且投入的魚塭面積更高達 195 公頃。
台江國家公園以西的羽堤生態漁場已連續兩年參與營造生態友善棲地的行動,剛剛榮獲「黑琵牌」商標使用權。漁場經營者楊典澔表示,營造生態友善棲地其實只需要曬池前讓池水水位停在 20 公分左右維持五天,之後其他作業流程都跟原本一樣,操作上輕而易舉,卻能對環境更為友善。
天然濕地大量流失,必須重視人為濕地的多元價值
黃書彥表示,目前台灣僅存可供候鳥利用的重要天然濕地就是潮間帶,但西部地區六、七十年來已經減少 60% 以上,即便設立了國家公園與環境敏感區,但鳥會四處移動,因此如果能善加利用魚塭、蔥頭田與停曬鹽田等人為濕地,並且好好管理,「其實是有機會彌補天然濕地喪失的空缺」。
「就濕地來說,它們消失的現象在東亞普遍存在,不僅僅是台灣」,台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潘致遠表示,因為濕地看似不具經濟價值,確實也無法帶來立即性的經濟效益,所以工業區、光電板的開發都朝濕地前進。然而,濕地除了生態價值外,同時還有吸收雨水、調節洪水的滯洪功能、涵養地下水以及調節氣溫等無形的價值,「這些都跟我們的生命財產和健康息息相關,很難量化成金錢的價值,也經常被人們忽略」。
長期以來,鳥友都注意到候鳥會利用淹水的農田, 7 至 9 月間還會到七股放水的旱田周邊進行觀察,潘致遠認為,這類人為濕地確實彌補了天然濕地大量消失的空缺,「我們很樂見這樣的行動可以擴大或至少繼續維持,友善棲地營造這件事對生態而言,是有很大的幫助」。
農、漁民做小調整,NGO 認養鹽灘地 卻面臨光電開發
除了台江國家公園和養殖漁民攜手合作營造友善棲地的行動外,黃書彥表示,許多沿海地區的蔥、蒜頭田,若願意採用較友善的農法或在淹田時稍早降低水位至 5 到 10 公分,短短三到五天就能讓這群遠征的鳥兒覓食。據他在蔥頭田的覆網對照實驗結果,只要來訪的候鳥群體夠多,牠們的進食速度會非常快,三天就可吃掉 60% 的搖蚊幼蟲。
然而,黃書彥也坦言,由於農田和魚塭直接涉及生產者的生計,農友在田間管理上也有各自的考量,但沿海綿延成片的停曬鹽田,土地權歸國有財產署,國有鹽灘地應是當前最適合利用的對象。他指出,鹽田對人類多只有夏季防洪的功能,但應能供應全年度不同類型候鳥所用,只是長期以來缺乏系統性與計畫性的管理,較難為候鳥所用,十分可惜。
目前嘉南沿海幾個國有鹽灘地,已陸續由 NGO 向國有財產署認養,例如今年 4 月,台南市野鳥學會與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協會、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荒野保護協會等六個環團共同認養將軍和七股約 1230 公頃的國有鹽灘地。
潘致遠說明,現在大家都還在摸索如何運作與管理鹽灘地,包含水利系統和水位調控,同時也在籌措相關經費,尤其光電業的生態回饋金仍在協調給付方式,而未能完成撥付,使得濕地的認養管理工作還無法全面展開。但他強調當前備受矚目的光電議題影響範圍既廣也深,社會大眾需非常嚴肅的看待與檢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