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將近,遊客攜帶或郵寄豬肉製品機會提升,拉高非洲豬瘟入境風險。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以下簡稱「應變中心」)今(4)日宣布,各防疫單位將配合春節期間強化檢疫措施,並呼籲民眾切勿讓豬肉製品入境,共同防堵非洲豬瘟。
應變中心強調,國人旅遊可參考「出國必看不買清單」來防止購買到含豬肉製品,且去(2022)年公告「停止自發生非洲豬瘟之國家(地區)以郵遞寄送輸入豬肉產品」(以下簡稱「停止郵寄豬肉產品」),將對違規郵寄豬肉製品重罰最高100萬,提醒民眾切勿違規收取豬肉製品。此外也會持續檢查養豬業者廚餘處理是否合乎規定,竭力防堵非洲豬瘟進入台灣養豬產業。
國際郵包違規減少,旅客攜帶卻增加
自2005年至今,全球有72個國家發生非洲豬瘟,至今亞洲國家僅台灣與日本為非洲豬瘟非疫區。農委會主委兼應變中心指揮官陳吉仲表示,台灣養豬產業需兼顧口蹄疫、傳統豬瘟與非洲豬瘟三大豬隻疫病防疫。隨著台灣邊境解封,並即將重啟金門、馬祖地區的小三通,預估出入境旅客與郵包等貨物流通量會進入高峰,因此要求各檢疫單位與大眾皆需持續落實檢疫措施,防範非洲豬瘟入境。
陳吉仲說明,2018年8月至去年底,台灣檢驗旅客、快遞郵包、貨運等共4921件含有豬肉的製品,呈現非洲豬瘟陽性反應共427件,其中340件來自中國、75件來自越南、12件來自泰國。他呼籲前往中國的旅客,以及台灣的外籍移工與新住民,切勿攜帶或寄送含豬肉製品來台灣。
去年海關查緝含有豬肉製品共789公斤,國際郵包就佔其中的57.2%,其次為旅客自行攜帶。不過陳吉仲解釋,若與2021年比較,因去年5月防檢局「停止郵寄豬肉產品」公告實施,空運與郵包快遞查緝重量皆有減少,但從旅客查緝到的豬肉製品重量卻從38公斤明顯增加至202公斤,後續會加強旅客行李檢查。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明,目前全球受非洲豬瘟感染的國家,皆無完全清除的紀錄,尤其部分國家出現病毒傳染到野豬的情形,讓疫情持續延燒。另外像是韓國、越南等國家,非洲豬瘟新增案例仍持續攀升,台灣防堵非洲豬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強化入境旅客檢查,出國參考「必看不買」清單
為了在春節期間嚴防非洲豬瘟,陳吉仲表示加強管制措施,特別強化查緝臘肉、火腿、香腸等年節高風險豬肉製品。首要會全面檢查邊境旅客行李,而針對小三通專案,則加強對金門、馬祖的貨物檢查,例如金門將會以X光100%檢查旅客行李。另外也請民航局協助,在啟程地與飛機上對旅客宣導不得攜帶含豬肉製品,以免入境時受罰。
陳吉仲補充,春節期間會持續強化防疫機關嚴查空運、海運等國際郵包攔查,也會請海巡署加強走私豬肉製品的查緝,避免豬肉製品自中國等地區偷渡至台灣境內。
防檢局局長杜文珍則說明,許多禮品含有豬肉,但國人不一定會察覺而攜入境內,例如肉鬆蛋捲、雞仔餅。國人旅遊時,可參考防檢局提供之「出國必看不買清單」,以免買到含豬肉製品又帶回台灣。若是無法確定內容物是否合乎標準,也可在入境之前詢問檢疫人員,「主動詢問並丟棄將不會受罰」。
違規郵寄最高罰100萬,持續監督廚餘養豬
據「停止郵寄豬肉產品」公告,若查獲民眾以郵寄方式輸入含豬肉製品,第一次將罰鍰20萬元,第二次以上則提高至100萬元。杜文珍表示,自去年5月公告至今,郵寄含違規豬肉製品共324件,其中已經裁罰3位收件人20萬元罰鍰。旅客若從疫區攜帶肉品,第一次罰20萬,第二次就開罰100萬。提醒民眾切勿請國外親友郵寄或網購豬肉製品,更不要自己攜帶入境。
除了加強邊境檢疫,為了降低非洲豬瘟透過廚餘傳播至養豬場,陳吉仲說明,2021年10月已禁止2026場飼養數199頭以下的養豬場禁止使用廚餘飼養豬隻,近期也請地方政府逐場檢查養豬場不得私用廚餘養豬,若發現違反規定,將依《飼料管理法》與《動植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對養豬業者開罰。
至於200頭以上飼養量、可用廚餘養豬的場數有425場,環保署將查核這些養豬場的蒸煮設備是否合規,並確實以90℃蒸煮廚餘,若是不符規定也會依法裁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