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醫師制度試行多年,幫助農民改善作物栽培管理,精準使用農藥,也守護消費者食品安全。去(2022)年底《植物醫師法》通過一讀,卻有中西醫界聯合聲明要求植物醫師不能使用「醫師」名稱。為免立法延宕,農業學者發起連署「維持植物醫師法名稱加速立法」,引起產地端熱烈響應,藉由農會與農民的實質反饋,向大眾彰顯植物醫師的成果。
目前已經有近百個農會參與連署,加上農民總共破千人,大家異口同聲表示,植物醫師幫助降低農藥使用量,產出的作物品質更好,也不用擔心農藥超標,是農作生產的得力助手。學者強調,唯有立法才能讓植物醫師有明確公權力協助管理農藥使用,呼籲立法院順從民意,儘速完成立法。
植物醫師協助農藥源頭控管,立法箭在弦上
植物醫師任務在於協助農民學習農作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知識,用多元方式維持作物健康,避免農藥誤用與超用。植物醫師制度在農會等農業場所試行多年,農業學界更推動立法逾10年,終在去(2022)年11月底,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通過《植物醫師法》草案一讀,並免送朝野協商,準備逕付二讀。
不過在去年12月底,西醫、中醫等醫師公會聯合聲明,要求從事植物醫師人員不得以「醫師」一詞稱呼,認為「醫植物的不能叫做醫師」,不只推遲立法,也讓大眾對於「植物醫師」名稱產生疑惑。農業學界因而發起連署,希望從農民與地方農會反饋植物醫師協助農耕的成效,凸顯植物醫師制度對農作生產的必要性。
臺灣大學昆蟲系教授兼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主任蕭旭峰強調,《獸醫師法》立法後,大眾才逐漸建立動物生病時要尋找獸醫用藥治療的概念。同理,《植物醫師法》的推動,也是期望有政府認證的植物醫師,能從根源解決「農民不懂用藥、農藥商不清楚農民需求、消費者擔心食安」的問題。
百位植物醫師在第一線協助農民,成為最佳救火隊
植物醫師制度試行後,超過100位「儲備植物醫師」深入農業鄉鎮,成為農民遇上栽培問題時的「即時救火隊」。屏東科技大學植物醫學系副教授陳文華說明,許多儲備植物醫師據點位在農會,並長時間觀察當地農民的農耕實況,因此能快速、精準的給予栽培管理與用藥建議,同時源頭把關農藥使用,減少蔬果農藥殘留超標。
儲備植物醫師郭尚明自2021年開始任職於雲林莿桐鄉農會,他解釋,農會為了協助推廣植物醫師,會舉辦一些作物耕作說明會,當地產銷班成員、青農參與時就會接觸到;農會也會轉介前來購買資材、詢問栽培問題的農民與他認識,他再透過顯微鏡調查、實際田間走訪等方式,更精準給予農民栽培、用藥建議。
降低農藥不合格率,提升作物品質
農民因為植物醫師制度獲得而能精準用藥、提升農產品品質。雲林莿桐小黃瓜農王健生表示,小黃瓜是連續採收的作物,郭尚明會建議他在採收期使用亞磷酸、脂肪酸鉀鹽類等非農藥資材防治病蟲害,現在小黃瓜採收後都可以通過農藥檢驗。他也因為小黃瓜的農藥使用更精準,獲得2021年度全國農業創新精英選拔大賽季軍,「都是有植物醫師協助的關係」。
雲林崙背洋香瓜農李偲豪主要栽種甜度較高的「卡蜜拉」品種,因此較容易遇到採收後果實腐損的情形。他透過與儲備植物醫師討論,以精準控制水份防止裂果,並定期消毒環境、清園來控制病原菌,就減少果實耗損率一半以上。他認為,植物醫師歷經學校教學與實習訓練,能提供農民正確的栽培、病蟲害控管學識,協助增加作物收成。
儲備植物醫師李宗翰任職於臺灣大學植物教學醫院雲林分院,據他協助農民的經驗,發現許多50歲以上的中年農民,已經逐漸熟識、認同植物醫師,受眾不侷限在青農。此外,受氣候變遷影響,田間病蟲害變化更劇烈,農民有感於植物醫師能協助隨時更新田間病蟲害預警,因此增加信賴感,也願意學習更多科學化的作物栽培管理方式。
植物醫師成效有目共睹,近百個農會支持
此次連署,蕭旭峰認為是植物醫師制度的「期中成績單」,向大眾呈現出第一線的生產端受益於植物醫師的感想。他表示,連署著重在農業較密集、雲林至屏東的農會與農民,統計經過約一個月,「有九成以上的農會肯定植物醫師制度」,且至今即有約100個農會連署期望《植物醫師法》儘速立法,響應非常熱烈。
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特聘教授郭章信說明,植物醫師在農會駐點後,農會只需協助植物醫師跟農民建立互信關係,農民即可直接尋求專業的病蟲害診斷與用藥處方。因此他在拜訪農會代表時,經常獲得「我們一定要簽連署」的回饋。
莿桐鄉農會總幹事張鈺萱代表農會連署,她解釋,農會已與郭章信的植物醫師團隊合作多年,共同協助農民對小黃瓜、豆類等作物用藥更精準,明顯改善作物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目前農會因為有郭尚明駐點,讓農民遇到病蟲害時,不再發生必須整個清園、毫無收益的慘況,「病蟲害不等人,植物醫師能立即協助農民,意義重大」。
急需明確法源賦予公權力,眾盼立法盡快完成
目前學界已將植物醫師立法連署資料電子發文至立法院,並持續尋求更多農會、農民連署。蕭旭峰強調,連署中的正面反饋,顯示植物醫師制度試行已達到在專區實際協助農民、協助教育農民的成效,《植物醫師法》立法須盡快完成,「台灣農藥誤用、超用情況仍相當普遍,就是未有專業人士協助管理」,唯有《植物醫師法》明訂植物醫師的公權力,才更能落實農藥精確使用。
李宗翰表示,目前任職至今經手近2000則農民委託,皆未遇到農民因為「醫師」稱呼而混淆植物醫師的職責範圍。反而因為尚未立法,頭銜需冠上「儲備」或「實習」,造成農民會質疑植物醫師的專業性。郭尚明也認為,因為仍未有法源依據,可能有非經過學校正規訓練的人士自稱植物醫師,明確立法才能讓植物醫師有國家認證,確實保障農民的權益。
郭章信呼籲,由專業的植物醫師輔助控管農藥使用,不僅是提升農民安全與收益,更是同時與人醫、獸醫共同守護社會大眾的健康。因此希望立法委員考量全體大眾的利益,儘速通過《植物醫師法》。
台灣農藥誤用、超用情況仍相當普遍,就是未有專業人士協助管理
那農藥管理人員為什麼要考試每年還要上課?那噴藥的人為什麼要考試?
農友買去用,用量是外人可以控制?
跟有無植物醫生,有什麼關係?
要補助農會名目一大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