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退休的農委會前副主委黃金城擁有經濟動物傳染疫病防治的專業,又熟知畜牧產業狀況,過去是台灣防疫重要的守門人,也被業界視為像朋友一樣的夥伴,「待人真誠」與「腳踏實地」是眾人對他共同的評價。即便退休,他仍以一貫直面問題的作風接受《上下游》專訪,為產業提出建言。
Q:經過多年努力,口蹄疫和傳統豬瘟已經拔針,非洲豬瘟受到控制,接下來台灣豬要朝哪個方向努力,才能作好防疫、提升產業競爭力?
A:台灣豬隻的防疫工作,即便放諸國際,都算是很進步。後續還有的風險,無非就是「廚餘養豬」。亞洲目前只剩下台灣與日本沒有非洲豬瘟疫情,其他國家的豬肉都有風險,例如幾年前越南母女非法走私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肉製品到台灣,萬一這些肉品成為廚餘、又未經蒸煮進入豬體,將為我們的產業帶來極大的風險。
未蒸煮的廚餘很可能成為防疫破口,在不禁用廚餘的前提下,一定要百分之百阻絕傳播源。雖說政府規定蒸煮廚餘的標準,但若蒸煮設備位在養豬場內,廚餘入場蒸煮前就可能讓豬隻面臨危險,因此台灣養豬要使用廚餘,必須在養豬場外設置共同蒸煮中心。
只是這樣的鄰避設施不容易找到場地,只能等待農委會或環保署在農地或環保用地上建置。其實完全禁用廚餘、全面改用飼料就一了百了,但農委會知道豬農的立場,畢竟廚餘是相對廉價的豬食。另外,廚餘也不是不能用,日本就是採場外共同蒸煮的方法,台灣也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
台灣的豬肉極具競爭力,許多人認為應該擴大規模,但我認為大型工業化養豬場在台灣不可行,因為我們的土地狹小,也不太可能規劃專業區,只能設法提升現有養豬場的條件。糞便異味的處理一定是未來雞場、豬場無可迴避的難題,台灣一向重視飼養技術的提昇,環境的改善卻長期被忽略,只待有民眾通報,縣市政府才會去處罰。我認為法規的落實與飼養環境的改善,應該要同步執行。
我在退休前,農委會已規劃執行百億基金,要用四年時間協助中小型養殖戶改善鄰避設施,像是設置高床設施、讓自動機器人掃去糞便,減少醱酵的臭味。不過我認為(199頭以下)小型養豬場未來仍會慢慢被淘汰,一來他們不具經濟規模,只是賺個人工錢,但場主年邁、無人接手,逃脫不了被淘汰的命運。其次,環境也會淘汰他們,因為我們對設備的要求愈來愈多,小場通常無力投資,必然會被迫退場。
Q:蛋荒真相究竟如何?缺蛋的數量為何莫衷一是?畜產事業統計數據混亂,容易導致政府無法快速釐清並解決問題,該如何改善?
A:2022年年初的蛋荒,讓農委會下定決心,針對產業做全面盤點。養雞協會長期依賴打電話詢問蛋農產量,這中間有許多失真的空間。畜牧處則加入比較客觀的數據,如運蛋車趟次及箱數、洗選蛋數量等來評估,我認為數據比養雞協會更為精準。洗選蛋是年輕母雞下的蛋,如果洗選蛋數量下降,就代表供應會出現問題。
除了禽流感的影響,這兩年的蛋荒確實是因為老雞偏多,種雞、中雞供應不足,蛋農被迫用產量較低的二春、三春蛋雞支應,雞蛋供需嚴重失衡。政府檢討產銷時才發現,我們應該預先盤點淘汰雞,再回頭決定蛋種雞必須進口的數量,讓蛋種雞供應數量遠超過淘汰雞。過去從種雞、中雞到產蛋雞過程中的耗損被低估了,我退休前就要求,蛋種雞的進口量要從去年的 20 萬隻調整到今年的 30 萬隻。
有人說台灣自己培育蛋種雞就不必仰賴進口,但這何嘗容易?台灣蛋種雞已經育了幾十年,除了畜產所,學術單位也投入心血,只是以國際蛋雞的規模,一隻蛋雞一年至少要產 280 顆蛋才合格,二次大戰後歐美先進廠商全力投入育種,才有這樣的效果。我們的有色雞是季節性產蛋,不管是產蛋或增重效果都還不穩定。培育種雞是長期的工作,但我承認台灣進度有限,政府也的確未在「育成自己的種雞」上特別盡心力。
至於這次的蛋荒,很多人輕易說出「以量制價」、「讓市場決定」,不過雞蛋是平價的蛋白質來源,如果「以量制價」會讓兩成國人吃不起雞蛋,政府不能不考慮。以現階段來說,雞蛋產地價已經漲到 42.5 元(每台斤),我認為足以反映飼料漲價成本,現在的蛋荒是因為種雞、蛋雞、回春雞的結構因素與禽流感所致,漲價不是根本解方。
另外我也要強調,如果要讓禽流感像豬病一樣在台灣完全阻斷,技術上我們做得到,但代價是「蛋荒會更嚴重」,再加上病毒是候鳥傳播的,今年清了,明年還是有風險,這才是問題所在。
Q:國人牛肉消費量不斷增加,不過國產牛肉市占率僅 5%,該如何爭取更高的市占率?進口牛肉羊肉具有價格優勢,台灣的機會又在哪裡?
A:農委會從 3、40 年前就想發展牛羊產業,我們還成立台灣牛、羊的保種中心,但因為找不到特殊的利基,產業發展並不容易。日本也進口大量牛肉,但他們仍然養出和牛,創造出無可替代的市占率。
我要強調,找出特色非常重要,以豬肉而言,台灣豬肉比進口豬肉昂貴,但卻能維持九成的自給率,為什麼?因為我們習慣溫體豬肉,而且台灣豬從小就被閹割,沒有肉腥味。老實說,台灣人吃豬肉的方式,涮火鍋片、熬排骨湯或蒜泥白肉,這些吃法讓豬肉品質無所遁形,如果我們像西方用大量香料調味,台灣豬也就失去優勢了。
台灣天氣太熱,草料的養分不如溫帶國家,飼料玉米的種植成本也不低,同樣要飼養油花密布的肉牛,我們的成本比美國高出許多。再加上台灣早期農村社會不吃牛肉,我們是從吃牛排開始認識牛要怎麼吃,也養成「有油花才好吃」的觀念,紐澳吃乾草的肉牛只能作牛肉麵,台南吃的溫體牛規模又太小。飼養成本高居不下,確實削弱台灣牛的競爭力,要擴大市占率不容易。
同樣也是因為進口羊肉價格遠低於國產羊,國內餐廳使用的羊排不太可能換成台灣國產羊排,冬天吃羊肉爐也不是全民運動。我認為台灣肉牛、肉羊的優勢是可以溯源,有品質保證,只是這樣還不夠,必須找出自己產品的特色,不論做品牌、做加工,業者需設法擴大市占率。我也很想說台灣牛羊前途無限,但劃大餅是沒有用的,這是一條艱辛的道路,要投入必須有這樣的體認。
Q:2025 年《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將全面生效,紐西蘭液態乳全面零關稅,超市架上已經有越來越多進口鮮奶,台灣酪農要如何轉型才能因應這些衝擊?
A:國際貿易的開放絕對會衝擊本地農業,我們能做的就是找出自己的特色。台灣牛乳若與進口牛乳喝起來如出一轍,在價格考量下,何必喝台灣的鮮乳?跟牛肉、羊肉的道理一樣,乳業必須找出自己的利基來吸引國人消費,可溯源的品質保證是其一,把加工類產品做得比進口的更好是其二,再看看能否用這些條件,慢慢擴大品牌能見度和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