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雞蛋稀缺的今日,走進桃園楊梅的「良辰吉蛋行」,蛋架上滿滿的雞蛋給人一種豐足的幸福感,蛋盤間夾著寫有姓名、電話的紙條,註明它們將「蛋落誰家」,讓雞蛋顯得格外珍貴。
更珍貴的是蛋行老闆蔡鈺珊的善心,她除了固定將蛋行的利潤捐給石虎保育協會,還以各種行動倡議石虎保育。事實上,正是石虎引路,她才開創這家蛋行,販售艾格生態農場的「牧草純好蛋」。不過這則溫馨的故事卻要從雲豹開始說起⋯⋯
別人當社長造橋舖路 她當社長救石虎
蔡鈺珊從小就對美術有興趣,不過隨著聯考分數和職場發展,後來成為醫院的行政主管。一開始她配合老闆參加扶輪社的活動,因緣際會下也成為梅蘭扶輪社的社長。
扶輪社的宗旨是藉由人脈的拓展來服務社會,建公園、舖馬路、贈送救護車是許多社長力促的成果,不過喜歡動物的蔡鈺珊想要跳脫框架,打算在任內協助台灣瀕危動物。「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雲豹」,不過拜訪台灣雲豹專家姜博仁後得知雲豹已經絕種,她接受建議,轉而協助同樣瀕危的貓科動物:石虎。
蔡鈺珊說自己本來就喜歡貓,她和愛貓如癡、有「石虎媽媽」外號的陳美汀一見如故,那一屆的扶輪社就在她的堅持下,投入石虎保育的工作。蔡鈺珊申請到國際扶輪基金會全球獎助金約台幣 100 萬元,全數投入通霄楓樹窩社區,不僅協助雞農改建農舍、減少石虎侵入造成的雞隻損失,也幫忙銷售轉型無毒耕種的「石虎米」,希望稻農得到合理的利潤後能持續減用農藥,維持友善石虎的環境。
想創業又想做好事 賣石虎蛋兩全其美
不過扶輪社社長任期僅一年,蔡鈺珊雖然覺得有意義的事應該繼續推動,但總不能一直自掏腰包買「石虎米」。她在楓樹窩社區做保育工作時,知道舅舅的農場也在附近。艾格生態農場本來是生產肉雞,不過幾年前雞蛋發生芬普尼事件後,舅舅萌生賣無毒雞蛋的念頭。同時他也接觸到動物福利的理念,於是農場慢慢轉型,飼養放牧蛋雞。
蔡鈺珊提到,舅舅除了讓母雞維持「一雞一窩」的天性、在自己的木箱中產蛋,偌大的牧場也任由牠們嬉戲運動,飼料中還添加「台畜 3 號」狼尾草,讓母雞補充礦物質及維生素。她卸任扶輪社社長時,剛好雞蛋開始量產,舅舅問她願不願意幫忙銷售「牧草純好蛋」。
蔡鈺珊說,家族雖然沒有人經商,但她從小就想自己創業,即便在醫療行業擔任高級主管,仍有「為人作嫁」的遺憾。不過她平素不下廚、不認識雞蛋,能夠靠賣蛋創業嗎?
帶著忐忑之心,蔡鈺珊靠著人情五箱、十箱賣雞蛋,同時也細細思索,她認為只要努力就可以跟雞蛋「變熟」,不該輕易放棄千載難逢的機會,加上苗栗是媽媽的故鄉,而舅舅的農場又出現過石虎,「感覺冥冥之中有什麼力量把我帶到這裡,希望我來做一點好事。」
做一點什麼好事呢?「良辰吉蛋行」開張,將自然放牧好蛋賣出去,把石虎保育做起來。
自學成為雞蛋專家 用說的不夠還用畫的
為了跟雞蛋變熟,蔡鈺珊花了很多時間自學,如今不只說得一口好蛋,也用插畫與客戶溝通。像是如何判斷雞蛋新鮮與否?「會沉在水裡面的蛋最新鮮。」雞蛋帶血可以吃嗎?「母雞排卵過程中,若濾泡破裂、輸卵管摩擦出血會滲到蛋黃或蛋白,只要煮熟就沒有問題喔。」雞蛋要怎麼存放?「雞蛋的鈍端有氣室可隔開蛋與蛋殼,應讓鈍端朝上,間隔變大能降低感染沙門氏菌的風險。」
蔡鈺珊發揮美術專長,將這些訊息畫成可愛的圖卡公布在臉書粉專,一方面建立專業的形象,一方面教育消費者雞蛋的知識,很多時候「畫」比「話」更有用。
例如她最常被新客人問道:「為什麼你們的雞蛋一顆 12 元這麼貴?」這時她會秀出圖卡,讓客人知道同樣的面積,格子籠可以養最多雞、得到最多蛋,價格當然便宜。「我不是反對格子籠蛋,台灣需要格子籠蛋,我只是想讓大家知道放牧蛋為何比較貴?」
另外,她也花許多心思跟客人解釋「良辰吉蛋行」只賣常溫蛋的原因。蔡鈺珊表示:「蛋殼是細胞膜,水洗會把雞蛋天然的保護力洗掉了,所以洗選蛋必須冷藏。」但她賣的是農場直營的鮮蛋,每一顆都靠人工用布擦拭蛋殼,而且很快就銷售完畢。她並以「母雞生蛋後 21 天小雞才孵化,期間雞蛋也沒有進冰箱」來佐證,只要不水洗、雞蛋就可常溫出售的道理。
把雞蛋當精品賣 讓雞蛋也有可愛的家
因為對自己的雞蛋太有自信,擔心塑膠袋包裝降低質感,再加上賣蛋競爭激烈,為了讓位在楊梅小巷弄的「良辰吉蛋行」脫穎而出,蔡鈺珊想了許多吸睛的方法。「楊梅附近有很多人自己養雞,而且鄰居們也覺得我的雞蛋太貴」,既然蛋價無法降低,她只好提高雞蛋質感,用木盒與竹籃來裝雞蛋,把雞蛋當精品來賣。
為此,蔡鈺珊跑去學木工,再幫客人客製木盒蓋,她以手繪後雷射雕刻的技法,在盒蓋上繪製獨一無二的插畫,有些把一家人畫得卡哇伊,客人屢屢拿木盒來買蛋,讓雞蛋有個可愛的家;還有人為了感謝醫師照顧母親,客製一個畫了醫師肖像的木盒,再裝滿雞蛋送給醫師。
就這樣,尋常無比的雞蛋,變成精緻的禮物。蔡鈺珊表示:「每天都要吃雞蛋,拿來送給自己尊重的人、喜歡的人、愛護的人,都是很適合的!」
靠著這些體貼的作為,優質牧草蛋的名聲漸漸打響,蛋行經營五年來,早已走出楊梅小鎮,現在全台灣都有忠實顧客,「客人常說,吃了我家的蛋,其他的蛋都無法入口」。
賣蛋不忘保育石虎 「每人每天做一點」是關鍵
如今全台陷入缺蛋危機,「良辰吉蛋行」狀況還好嗎?蔡鈺珊坦言,農場的蛋雞狀況還不錯,只是突然擁入的訂單讓她有時候也面臨無蛋可賣的窘境。記者採訪時就有好幾位顧客、好幾通電話來買蛋,蔡鈺珊只能跟他們說抱歉。不過她也強調,長期支持她的客戶讓她最感動,「只要有蛋,我都是先滿足他們」。
賣蛋之餘,蔡鈺珊從事石虎保育的工作仍然沒有停歇。她除了固定捐出賣蛋所得給石虎保育協會,也會到處演講,宣導生態的重要性;還常常帶領學童替石虎杯墊著色,讓孩子認識石虎。擅長插畫的她發揮文學想像力,將出版與石虎有關的童書。近日還繪製了石虎字母,開放讓大家使用。她也提到想繪製石虎的 line 貼圖,願意協助上架的人請與她聯絡。
「石虎蛋」之名有沒有帶來更多生意?蔡鈺珊坦言,雞蛋跟石虎的連結很弱,買蛋的客人多半是因為雞蛋品質好,不是因為支持她保育石虎。不過她旋即表示,「只要跟我買蛋,就會從包裝上認識石虎,這是無形的推廣」,她認為只要每個人每天做一點,石虎保育的重要性就會被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