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林雅恩營養師
昨 (28)日傍晚食藥署發布好市多冷凍莓果下架回收的新聞,著實嚇壞不少民眾,賣出的 1.7 萬公斤(約 9392 包)可能受 A 型肝炎病毒污染的冷凍莓果,已被多少人吃下肚?其中會不會有體質脆弱的孩童、長者或免疫不全的人受害?以後還能不能吃冷凍莓果?這些食物安全與選擇的種種問題,似乎已變成每個家庭和餐飲供應商擔心的隱憂。
即食水果的污染事件國際早有先例
到底 A 型肝炎是如何進到包裝好的冷凍莓果包?其實類似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2013 年已有先例。當時 Costco 好市多商店販售來自供應商 Townsend Farms 的冷凍莓果組合包,導致至少 162 人感染了A型肝炎病毒。當時調查發現,水果組合包中受污染的番石榴籽來自土耳其。同年,歐洲也至少有 1,444 人因食用冷凍莓果組合包而感染 A 型肝炎病毒。
這次的食品污染下架事件,起源於去 (2022) 年底, 美國、紐西蘭有不少民眾同時回報感染 A 型肝炎,引發相關主管機關單位的重視而展開調查,才發現罪魁禍首原來是冷凍莓果包,而且大部分是來自於同一家上述的供應商。
包裝食品的兩大關鍵污染途徑
根據美國及紐西蘭調查過去包裝食品污染的歷史事件來看,無論是被大腸桿菌污染的蘋果汁,或是帶有 A 型肝炎病毒的冷凍莓果,大多經由兩種途徑進到包裝好的食品中:
一、食品加工廠人員衛生管理不佳:A 型肝炎病毒存在於被感染個案的排泄物,若食品生產線上的員工如廁後未做好確實洗手、勤更換手套口罩等個人衛生管理,或是生產工廠的環境控管不佳,蚊蠅昆蟲變成細菌病毒的傳播者,就很容易污染到生產線上食物。
二、灌溉或洗滌食材作物的水源問題:食品工廠附近上下游的水源管理,也通常是造成衛生安全的隱憂。像是美國多年前帶有大腸桿菌的問題蘋果汁事件,就是因為受到加工廠上游的牛隻畜牧場廢水而污染。
食品工廠的控管流程,邏輯上並沒有比火箭科學複雜,但近 20 年產地到餐桌的食物生態鏈發展越來越複雜,一包交到消費者手上的冷凍莓果,可能在智利或加拿大的農園生長,在美國分裝後再運到墨西哥做冷凍包裝,然後再經過世界各地的轉運站,批發包裝變成運送包裝再變成消費者友善的包裝方式,這樣經過好幾個國家、十幾個處理廠、加工廠、包裝廠、集中派遣廠的過程、以及無以計數工作人員的手,全球運輸便利的成果,也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的衛生風險。
冷凍水果還能吃嗎?
有不少人會問,冷凍溫度那麼低,難道不會殺死病毒或細菌嗎?從微生物學來看,要殺死大部分的病菌,至少需要加熱到攝 60˚C 以上。而低於 5˚C 以下的方式,只能讓病菌進入不活化的狀況(inactivated),也就是讓病菌休眠無作用。一旦溫度回溫至 5~60˚C 之間,病菌就會再次活化而造成感染的風險。
這次食安事件給我們的省思,除了驗證「進口不一定就是最佳選擇」,也再次提醒我們勤洗手、瞭解食物溯源、知道怎麼看「食品從哪裡來」的重要性。莓果食物的確有其獨特的營養價值,但在如何確保食物源頭和加工衛生安全的議題上,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更需要關心這些過程,並扮演監督及倡議的聰明角色。
未來冷凍水果能不能吃,其實要靠你我來決定。是不是能更主動地要求廠商提供食物溯源的資訊?更能分辨食物廠商品牌的口碑和品管?以及能否選擇在乎安全與永續的餐飲業者及食品業者?國內有三章一 Q 的機制可以協助消費者做基本判斷,但進口食物又要怎麼分辨?這些可能都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我需要關心的議題,才能漸漸以市場機制排除食品界的歪瓜劣棗。
食安危機可引導的食農教育議題
提供食農教育人員,透過本次食安事件來做食農教育議題討論,讓我們一起從食物和全球供應鏈的角度,引導大家對食農教育的重視。
A 面向_生產與環境:加工流程安全、環境交叉感染、進口包裝食品碳足跡;
B 面向_健康與消費:A型肝炎如何從飲食防治、食品衛生安全;
C 面向_文化與習慣:台灣人吃莓果的各種方式
前提可能是,在地農產品驗人類傳染病的比例! 包含一些開放遊客採摘的! 總不能要求會接觸選物的遊客有餐飲體檢證明吧! 畢竟,其實這類的多國多地多有分布,而且還能人傳人? (如果都驗序列確認傳染因果跟來源株,可能會出現類似之前追蹤傳染鏈,出現一些特別的人與人的連結模式?)
因為,如果是來自食品機關的數據,可能統計就不會包含人傳人的部分(包含比如說,分離出同一家人,究竟是一起攝取而感染,還是群聚感染? 因為要看病毒株序列,但是太近的其實又看不出來?),顯得集中在食品? (而且,通常海關拒絕的數據,跟食品召回(當然也包含生鮮類食品通常不見得會等到結果出來,包含本地農產品市場的,因為有的檢驗就是要很久)的數據,又是分開的部門管理?)
h t tp s : / / w w w. c d c. g o v / h e p a t i t i s / ou t b r e a k s/HepAOutbreaks.htm
聽到甲型肝炎,許多人會想到受污染的食物或水。這是病毒傳播的一種方式,也是國際旅行者被感染的常見方式。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在美國,甲型肝炎更常見於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這就是當前廣泛爆發的人們感染的方式。雖然甲型肝炎可以影響任何人,但某些人群在這些爆發中被感染的風險更大。為幫助阻止疫情爆發,CDC 建議吸毒者(包括非注射吸毒者)、無家可歸者、男男性行為者、肝病患者以及正在或最近處於監獄或監獄。
.
h t t p s: / / d a t a d a s h b o a r d . f d a . g o v/ora/cd/recalls.htm
不過其實也不只生鮮蔬果,A型肝炎的狀況,2019年也有一堆糖果,2017年除了莓果,還有鮪魚? 這些應該是屬於吃的時候可能不會再充分加熱的! (李斯特菌,沙門氏菌,就還有一堆熟食類,比之前出現過的金針菇之類的生鮮多很多)
突然才覺得,該食品包裝上,有註明可以不洗即食生吃之類的嗎?
https://www.fda.gov/food/buy-store-serve-safe-food/selecting-and-serving-produce-safely
許多預切、袋裝或包裝的農產品都經過預洗和即食。如果是這樣,包裝上會註明,您無需進一步清洗即可使用該產品。
如果您選擇清洗標記為“預洗”或“即食”的產品,請確保它不會接觸不干淨的表面或器具。這將有助於避免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