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蔬店重新凝聚了新來義部落族人的向心力,左為店長Aljan,右為協會志工Ljavaus(攝影/林怡均)

把部落種回來!「部落蔬店」挺來義小農,小米、黑藜、月桃產品賣到欲罷不能

用一間蔬菜店慢慢把部落種回來!莫拉克風災重創高屏原鄉,屏東的義林、丹林、來義部落搬到新來義永久屋,為重新凝聚部落,新來義部落發展協會自 2014 年起鼓勵族人回到原居地務農,以不用農藥的友善栽培方式,種植小米、紅藜、黑藜等傳統作物以及蔬菜,並開設粉專協助族人銷售。

協會理事長 Gaku 表示:「想不到賣菜賣到欲罷不能,於是就開店了!」2020 年 2 月,部落蔬店正式開張,客群集中於高屏一帶,不過新竹縣、台東縣的原鄉部落也會特別來購買,因爲原住民傳統食材採購管道少,但各地的原鄉部落仍有觀光及基本飲食需求,所以部落蔬店的小米、紅藜、黑藜、樹豆廣受歡迎,甚至還以月桃開發出沐浴產品。

新來義部落發展協會成立部落蔬店,鼓勵族人回到原居地友善栽培小米、紅藜、黑藜、山芋等傳統食材(攝影/林怡均)

莫拉克颱風重創來義,永久屋讓部落失去認同感

部落蔬店坐落在林邊溪畔,緊鄰著聯外道路,斗大的招牌特別顯眼。一大早,部落的 Ina (族語的女性長者) 紛紛前往自家農園,這裡的作物非常特別,有玉米、花生、地瓜、樹薯、山藥、小米、紅藜、黑藜、樹豆、月桃、小山芋、葛鬱金、龍鬚菜、刺蔥、假酸漿葉等,即便是常見的地瓜也有許多不同品種,多樣的作物讓每個農園都如花園般多采多姿。

農園離部落蔬店最近的 Ubi,採完龍鬚菜之後馬上送到部落蔬店上架販售,架上還有她種的小米和黑藜,這些產品都廣受好評,她送菜來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三年多。

蔬店的出現與部落新狀態有關,Gaku 表示,莫拉克風災後,義林、丹林及來義部落被安置到永久屋居住,族人把永久屋稱之為「新來義」,但永久屋的居住空間有限,又有漏水等問題,住起來並不舒適。

Gaku 坦言,部落裡的族人年輕時多到大城市裡當鐵工,隨著年歲漸長紛紛回到部落。不過年長者不習慣住永久屋,會跑到原居地、重溫童年的務農時光,年輕一輩雖在「新來義」長大,但生活模式已和傳統有出入,部落的認同感、向心力都不如以往,因此部落發展協會決定組織農耕隊,以此凝聚族人。

部落小農 Ubi 每天會到田間工作,收成的作物皆送至部落蔬店販售(攝影/林怡均)

以務農凝聚族人,協會賣菜賣到欲罷不能

義林、丹林及來義三部落均為排灣族,協會志工 Ljavaus 表示,排灣族在收成時,會把作物分為三份,分別給家人、部落以及部落以外的親友。過去部落長者務農收成後,回程路上都會沿路分享,協會希望延續這樣的分享精神,並讓部落族人可以增加收入,因此在 2015 年成立粉專開始販售農產品。

部落農戶的種植面積都不大,每戶平均頂多三分地,協會的四位幹部也分工經營粉專、擺攤、賣菜等事務。Gaku 表示,一開始賣菜是以勞動部的計劃經費聘請一位專職人員,隨著計畫期限慢慢告終,協會本來想結束,「想不到賣菜賣到欲罷不能,於是就開店了」。

部落販售的農產品為何大受好評?Ljavaus 分析,部落長輩所種植傳統作物,例如:小米、紅藜、黑藜、樹豆、山芋等作物,部落的長者有食用需求,還有很大的客群來自其他部落,如屏東霧台、泰武、三地門及春日、新竹和台東金峰,很多原民仍有傳統飲食需求,或是要提供原住民風味餐點如小米粽、吉拿富,都會用到這些傳統食材,因此相當熱銷。

部落蔬店販售產品都是原鄉部落所需,鄰近鄉鎮的原民也會來採買(攝影/林怡均)

友善栽培農產便可上架,抽成僅 10%

2020 年 2 月,部落蔬店正式開幕,第一個月營業額就突破 20 萬元。Gaku 透露,目前每月營業額約 10 萬至 15 萬元,去年營業總額為 280 萬元。蔬店的收入幾乎都原封不動交給農民,Ljavaus 說明,所有農產品的抽成只有 10%,等於一把 35 元的龍鬚菜,蔬店賺不到 4 元,營業額 90% 都是付給農民,抽成的 10% 則用於顧店夥伴的薪資及水電費。

蔬店目前有 20 個合作農戶,但並未與農民簽訂任何契約,Ljavaus 表示,族人之間的互動有信任基礎,店裡所販售的農作物都沒有使用農藥,而為了保障消費者,Gaku 平時都會去看各個田區,也會到小農家中詢問種植情形。

此外,只要是部落小農友善栽培產出的農產,無論數量多少,即使只是一兩把蔬菜,蔬店也願意幫農民上架販售。此外,蔬店也不會限制小農銷售管道,別的通路想要採購,小農都可以自由販售。

部落內小農多採取友善耕種,產出來的作物都可以上架到蔬店(攝影/林怡均)

友善栽培是延續部落傳統耕種模式,但有時賣相不佳。Ljavaus 說明,蔬店常常會與農民討論種植狀況,「彼此笑一下,為什麼會把菜種成這樣」,透過幽默輕鬆的方式提醒農民要加強管理,農民後來也會去農改場、農民學院上課,學習使用光合菌、蘇力菌等微生物資材來防治病蟲害,除草則是人力割除或徒手拔除。蔬店的菜大部分都能賣掉,少數沒賣完的會促銷出清或由志工買回去。

 Ljavaus 表示,蔬店建立客戶資料檔案,還有買菜的 line 群組,有收成的時候都會主動聯繫客戶,「光是做熟客,幾乎就會賣光光」,每個月最熱銷的作物要屬小米、紅藜及黑藜,銷售額將近總業績五成。

小米、紅藜、黑藜及樹豆是店內最熱銷的產品,受到原鄉部落的熱烈歡迎(攝影/林怡均)

小米、黑藜、樹豆、山芋熱銷,送禮自用兩相宜

受歡迎的小米並不好照顧,Ljavaus 直言,小米品種多,有黃色也有黑色,但非常難種,不同品種的播種季節也不同,太濕、太乾都不能播種,人力播種後兩三週開始發芽,快結穗時要搭網子,搭配竹筒或鐵罐來趕鳥,「不然會被麻雀吃掉、影響收成」,收成後要先曬過,再打穀去殼。族人過去會用杵臼來脫殼,但考量到族人年歲漸長,蔬店用盈餘買了一台脫殼機給族人共用。

售架上紅藜、黑藜及樹豆顏色繽紛,Ljavaus 表示,各地部落的藜品種都不同,黑藜是來義特有的品種,樹豆也有紅、黃、黑等不同顏色,風味亦有差異。這些特別的雜糧搭配在一起十分吸睛,甚至有公司指名採購,蔬店還將各式傳統雜糧搭配成禮盒販售,甚至將族人常用的月桃開發出洗潔用品。

部落 Ina 會保留不同品種的小米,來年繼續種植(攝影/林怡均)
紅藜是部落傳統作物(攝影/林怡均)

每個農園裡幾乎都有月桃,Ljavaus 說明,月桃與族人的生活密不可分,部落耆老會將月桃心、月桃花摘下,煮成茶來喝或是食用,月桃葉曬乾、經過整理可以用於編織,不過食藥署法規並未將月桃列為安全食材,因此蔬店才將月桃加工成洗潔用品販售,部落 Ina 也組成工坊,延續上一輩的編織技藝,把月桃葉做成提籃、蓆子、燈罩等工藝品販售。

部落裡也種有芋頭和地瓜,Ljavaus 分享,和平地水芋不同,部落種植的芋頭是旱芋,族人稱之為「小山芋」,體積較小,但風味明顯。

地瓜也有好幾個品種,芋頭和地瓜除了鮮食用,也會曬乾做加工,來義部落會將地瓜和芋頭加入吉拿富,「各地部落的吉拿富吃法都不一樣」,來義的吉拿富加入地瓜籤粉,甚至用不同餡料還會搭配不同葉子,如假酸漿葉配芋頭、地瓜籤粉,克蘭葉則會包小米粽。

月桃與原民生活密不可分(攝影/林怡均)
部落蔬店將月桃開發成洗潔用品(攝影/林怡均)

蔬店挺族人,以農務把部落種回來

Ubi 是部落蔬店合作已久的小農,她每天都親自照顧農園裡的十多種作物。「我啊,從小就跟著爸爸媽媽下田了」,雖然在外工作了數十年才返鄉,她沒有忘記每項作物的產季、特性。Ubi 認為,務農的生活特別充實,心裡很踏實,務農也是懷念父母、祖父母的方式,而部落蔬店的出現更讓族人士氣大振,「開幕的時候,老人家都好高興,看到自己種的東西賣光光,好有成就感」。

《上下游》到訪當天,竟有客人專程從高雄鳥松來買菜,詢問來客蔬店有何特別之處,對方回應:「菜很特別,吃起來很新鮮、很有活力,來買菜還能享受美景,感覺很好!」

蔬店為部落帶來活力和收入,Ljavaus 表示,族人都將蔬店視為公共空間,有東西要宅配、孩子上下學等待時間都會來蔬店,甚至遇到朋友就在店內聊天。蔬店也會舉辦體驗活動,部落 Ina 可以做菜給客人吃;月桃編織教學也讓更多人認識傳統技藝。

未來蔬店還有其他規劃嗎?Gaku 表示,現階段經營還有成長空間,暫時沒有新的計畫,蔬店會繼續當部落小農的平台,讓小農可以把傳統作物保種、繼續栽培,透過族人務農,「部落會慢慢被種回來」。

部落 Ina 以月桃葉製作工藝品,延續傳統技藝(攝影/林怡均)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上下游News&Market